商貿服務發展意見
時間:2022-06-09 11:03:00
導語:商貿服務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進步加強區商貿服務業可持續發展,科學建設區現代商業體系,提高我區商貿服務業的整體競爭力,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生活和經濟結構調整,增加我區財政收入,特制定區商貿服務業發展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區“六區三帶”功能布局,抓住新區開發開放的重大歷史機遇,緊緊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商業體系的基本目標,堅持規劃引導、以人為本、保存歷史文脈和提升經濟貢獻率的原則。統籌規劃,科學引導,突出發展重點,逐步建立規模適度、布局合理、功能齊全、業態先進、競爭有序的現代化商貿服務業體系。
二、總體思路、發展戰略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思路
從我區“十一五”規劃的總體要求和“六區三帶”總體功能布局出發,立足于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按照“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強化特色、綜合協調”的原則,功能調整與定向建設并舉,引導我區商業建設有序發展。做到發展高端商貿和民俗商業相統一,商貿服務業總部和科技產業總部相統一,特色商業建設與社區便民商業相結合。進一步增強我區商貿服務業的輻射力和競爭力,使商貿服務業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
(二)發展戰略
著力打造不同層次的中心商圈,發揮大型的商業集聚區對區域商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培育大型商貿服務企業和特色服務品牌,挖掘天津“老字號”和特色商品,引進國際、國內著名品牌;開發整合我區的歷史文化資源,創造消費文化時尚,促進商貿服務業的持續繁榮。
(三)發展目標
近期目標(-2015年)
全區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年增長率不低于18%,2015年實現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到600億元,商業增加值達到260億元;人均商業服務業面積由年的1.55平方米,增加到2.2平方米;人均零售面積由年的0.6平方米,增加到1平方米;區域總營業面積達到280萬平方米。
遠期目標(2016-2020年)
全區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年增長率不低于15%,2020年實現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到1200億元,商業增加值達到500億元;人均商業服務業面積由2015年的2.2平方米,增加到2.8平方米;人均零售面積由2015年的1平方米,增加到1.2平方米;區域總營業面積達到400萬平方米。
三、商貿服務業布局
(一)商貿區、街的建設
1、商貿區
(1)東馬路民俗商貿區
規劃建成我區規模最大、集商務、商業、旅游、餐飲、娛樂于一體的商貿中心區。重點規劃建設老城廂核心地帶,充分利用旅游、休閑設施和聚集的大型商業設施,建設成符合商貿旅游業發展要求的,帶動高端消費的不夜城。
(2)奧體中心休閑商務區
規劃建成高檔休閑商務區(RBD)。把握水上公園開放的機遇,在水上東路、水上西路、南翠屏公園等地,建設大型商業商務設施。與此同時,對水上公園周邊重點地塊和重點道路沿線規劃發展餐飲、旅游、娛樂、體育和總部等商務休閑產業。
(3)環天南大科技研發貿易區
規劃建成環渤海科技轉化及商務總部區。形成集中心商務商貿、科技研發、創意產業、生物醫藥多功能于一體的科技貿易區,同時發展飲食娛樂、特色文化與國際名品等多種高端設施。
(4)海光寺-西南角商業商務區
規劃建成區級商業商務中心區。規劃建設七大特色功能區,即:特色商業商務區;酒店商住區;文化娛樂區;金融機構總部區;核心商務區;長江道沿線兩側要建設高檔商業商務設施。
(5)新南馬路五金城機電物流區
規劃建成市級商貿物流中心區。通過建設、改造、提升,推動大型批發市場向現代化、信息化、規模化發展,使其成為帶動全區、輻射三北、影響全國的現代化商品物流集散地。
2、特色商業街
(1)古文化街
規劃期內,古文化街要進一步整治周邊環境,提升文化品味,發展成為天津市獨特的商貿旅游互動、具有古典文化特色的商業街。
(2)商業街
規劃期內,商業街要以民俗文化拉動商業經營。南、北、東街要保護好文化古跡;恢復和引進傳統“老字號”。西街則建成國際一線品牌云集的高端奢侈品消費商業街。
(3)西道科貿街
規劃期內,依托現有大型賣場和專業賣場,通過提升改造景觀燈光,改造完善沿街IT專賣店標識廣告等標志設施,提升景觀形象,成為我市乃至環渤海地區獨具特色的科貿街。
(4)水上北道飲食文化街
規劃期內,全力引進知名餐飲企業入駐,打造高檔商務餐飲的優雅環境,建立顯著街標,提升燈光裝飾和外檐裝修,使之成為企業界和成功人士開展社交活動的重要場所。
(5)水上東路餐飲酒吧街
規劃期內,按照餐飲、酒吧、咖啡屋等休閑娛樂業態定位。通過對現有設施的業態調整和提升改造,打造以中高端消費群體為目標顧客的餐飲酒吧街。
(6)長江汽貿商務街
規劃期內,長江汽貿商務街要在加大改造力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土地資源利用率,同時保留長江汽貿商務街的必要功能,建設4S專營店、汽車配件、維修、倉儲區。
(7)上谷商業街
規劃期內,進一步加大招商和業態調整的力度,引進餐飲、酒吧、咖啡、冷飲等夜市網點,不斷擴大二次消費的經營業態。同時進一步對建筑物的外檐和夜景燈光進行裝飾改造。
(8)老城廂河床酒吧街
規劃期內,要充分利用湖畔水景景觀,引導和鼓勵國內外著名餐飲、品牌商業進駐,打造以西餐、酒吧、高檔中餐為主的高級休閑娛樂街區。
(9)黃河道商貿商務街
規劃期內,通過完善商貿氛圍,改造沿線環境,提升黃河道商貿商務街的整體形象,成為我區獨具特色的商貿商務標志路。
3、社區商業
社區商業要重點解決配套用地不足和規范程度不高問題。
(1)菜市場
規劃期內,應從在缺乏菜市場的地區選址建設標準化菜市場和對現有菜市場進行規范化管理兩個方面加強菜市場建設管理工作。在原有28個標準化菜市場的基礎上,規劃建設14個標準化菜市場,使總數達到42個。
(2)便民商業網點
規劃期內,對現有的便民商業網點以提升設施檔次、完善服務功能、規范運營機制為主,加快商業網點連鎖化進程。同時推動市場化程度不高的銀行、郵政、藥店等商業網點進駐社區,使便民商業網點在實現便民利民功能的同時,與區域經濟發展保持協調一致。
(3)社區商業中心
社區商業中心不僅滿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更提高了居民綜合生活質量。截至年底,我區共培育社區商業中心9個。規劃期內,再根據實際情況培育社區商業中心30個,達到每三萬人擁有一個社區商業中心。
4、專業批發市場
規劃期內,對基礎較好、有一定規模專業批發市場進行升級改造,不斷提高新南馬路五金城、興業里鞋城等專業批發市場電子化交易和管理水平。根據西區規劃定位需要適量建設特色專賣市場,同時對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發展前景的市場予以保留和提升。整合資源,對不銹鋼市場規劃逐步西遷。
(二)商業業態的建設與發展
1、大型百貨商場
大型百貨商場應布置在市級商業中心區,目標顧客以流動顧客為主。目標地區主要為東馬路民俗商貿區、海光寺-西南角商業商務區和奧體中心休閑商務區,規劃期內達到12個。
2、大型綜合超市
大型綜合超市應選址在交通便捷、居民稠密的區域,要有足夠的停車位等配套設施,并盡量減少對居民的干擾。目標地區為新南馬路五金城機電物流區、海光寺-西南角商業商貿區、奧體中心休閑商務區。
3、餐飲店
規劃期內要對餐飲網點的分布和發展進行規范和引導,在現有11家國家特、一級餐飲企業的基礎上,再發展30家左右國家特、一級餐飲企業,從而形成管理規范、分布合理、品類豐富的發展格局。嚴格限制大型餐飲網點進入居民社區。
4、星級酒店
規劃期內,要鼓勵建設四星、五星級酒店,提升高星級酒店的比例,以東馬路民俗商貿區、海光寺-西南角商業商務區、黃河道商貿商務街、水上北道餐飲街和奧體中心休閑商務區為目標區域,使高星級酒店達到12個。
四、實施舉措
(一)發揮規劃引領作用
商貿服務業的規劃建設必須要以城市總體規劃為出發點,又要以商貿服務業發展的基本規律為依據。要在政府統一協調下,合理規劃布局,控制土地使用,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保證商貿服務業的健康發展。
(二)加強引導調控作用
商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格按照《區商貿服務業發展指導意見》加強與市、區有關部門的協調與溝通,認真做好商貿區、特色商業街和社區商業建設與發展的指導、協調、監督和管理。提升商貿區、特色商業街注冊企業的公司化比例,提升商業企業的稅收貢獻率。
(三)開展提升服務質量,創建服務品牌工作
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商貿服務業行業服務規范,開展服務技能培訓。強化質量管理,建立和健全政府與企業間長效機制,推動服務達標,使我區商貿服務業的服務質量和水平明顯提升,服務環境、效率明顯提高,創建鮮明特色的服務品牌,提升我區商貿服務業的整體水平。
(四)做好重點項目的招商引資工作
要采取各種方式、有針對性地推介商貿服務業重點建設項目。廣泛吸收國內外資本共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對于在特定區域內鼓勵設置的大型商業商務設施由區政府給予政策扶持。
- 上一篇:干部搶農時促春耕動員會講話
- 下一篇:市城區規劃管理的制定
精品范文
10商貿實訓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