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農業局年度農業工作意見

時間:2022-10-24 08:39:00

導語:區農業局年度農業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農業局年度農業工作意見

今年,是中央省市第個1號文件,我局將緊緊圍繞上級的方針政策,強化和落實各項具體工作措施,充分利用各種農業發展優勢資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把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一)調整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在切實保護耕地,增加糧食總產的基礎上,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種植格局,積極扶持“一鄉一業、一村一品”,鞏固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特色產業,不斷加快種植基地建設,重點擴大杞柳、蔬菜、桑蠶、茶葉、干鮮果等種植面積。由點帶面,打造區域品牌,在質的提高上求突破,在量的擴張上下功夫,增強特色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二)加快科技推廣步伐。建立完善農業科技推廣創新體系,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重點結合農業科技項目實施,充分利用農技、科技入戶、明白紙等推廣載體和手段,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提高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著力推廣小麥良種和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精準施藥等技術;加大植物疫病的測報防御工作;整合利用各種網絡資源,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以區農廣校為陣地,加大成人高等教育和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力度,繼續實施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工程,拓寬農民增收空間,年內爭取轉移勞動力萬余人次。逐步把廣大農民培養成較強市場意識、較高生產技能、較好發展理念的現代農業經營者。

(三)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不斷加大“扶優、扶大、扶強”工作力度,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發展肉制品、植物油、蔬菜、草柳編制品等農產品加工、深加工集群。繼續做好省、市級農業產業化企業推薦、申報工作,爭取年內新發展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家、發展專業合作組織個,年銷售收入過萬元的企業達家,過萬元的企業達家。通過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市場模式,鼓勵龍頭企業通過設立風險基金、訂單生產、保護價收購等多種形式,與農民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聯結機制。

(四)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以農業產業化為切入點,積極推動無公害、綠色產品認證及基地建設工作,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新建標準化基地—處、新認證無公害或綠色農產品品牌—個。

(五)嚴格落實支農惠農政策。認真落實上級對農業的各項補貼政策,增加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資綜合直補,對農民的各項補貼資金全部通過涉農“一本通”,及時、準確、足額的發放到農民手中;繼續開展農村土地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工作,落實好農村土地承包政策,切實維護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通過實行農村會計委托制,進一步規范農村財務管理運作,加強對農村財務的監管力度;逐步完善農村村務公開和“一事一議”制度,認真落實農民負擔“一票否決”制;及時接待涉農來信來訪,解決農村熱點難點問題;積極穩妥的抓好鄉、村兩級債務化解工作,年要積極探索在新形勢下債務化解的新方法、新路子,加大全區鄉村兩級債務化解力度和進度。

(六)加快農村生態能源建設。緊緊圍繞沼氣建設和秸稈綜合利用兩個重點,積極爭取和實施農村能源項目,大力加強農村沼氣、風能、太陽能等新型清潔能源的綜合利用,改善農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力爭年內新建戶用沼氣池個。

(七)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調整工作思路,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樹立大局觀念,強化服務意識,扎扎實實為農民辦實事,努力建設一支素質高、能力強、作風優的農業服務隊伍,為我區發展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