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局工業發展實行意見
時間:2022-01-10 10:50:00
導語:經貿局工業發展實行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落實省、市經貿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四謀發展”和構建海西綠色腹地躍升發展的要求,積極應對工業經濟的挑戰,集中優勢資源和生產要素,穩步推進重點工業企業的發展,進一步加快產業集聚,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效益,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努力實現我市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圍繞“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目標,以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以創業競賽和“項目建設年”活動為載體,強化“項目、品牌、創新、服務”四個帶動,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機遇,推動結構調整優化、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競爭力提升,以超常的措施、優質的服務和有效的運作,幫助企業共渡經濟“寒冬”,努力實現全市工業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
二、主要目標
年度全市工業運行預期目標為: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0家,達80家,全社會工業總產值29.86億元,比增20%;其中:規模工業產值25億元,比增23.15%;工業增加值10.90億元,比增19.78%;單位GDP綜合能耗降低率1%;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到0.30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3%。
三、主要措施
(一)繼續加快工業平臺建設,確保工業發展空間
全力推進仙店園區三期工程建設或向鐵路西側發展,擴展生態工業平臺3000畝以上。完善武夷新區內路、水、電、訊等配套基礎設施。提倡集約用地,提高投資強度,提升土地利用率,發揮土地資源最大效益。鼓勵企業建設多層標準廠房,調整產業結構,實行二次招商。盤活閑置生態工業用地。盤活清理企業用地,合理利用現有企業老廠房等。做好園區外無污染、能耗少、效益高、勞動密集型企業科學選址;啟動創意園區的規劃、選址,進一步推動我市工業發展進程。
(二)抓好清理閑置土地,繼續做好“騰龍換鳥”工作
協助新區管委會繼續認真做好對新區一期原有企業閑置土地進行清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進行二次招商;在去年成功地對青龍木業、力馬藝畫兩家公司嫁接基礎上,繼續鼓勵竹木加工企業進行二次招商,通過“騰龍換鳥”全面提升原有企業的產品質量和產業競爭力,加速產業升級嫁接,逐步實現由資源型工業企業向環保、生態、旅游型工業企業發展。
(三)繼續做大做強現有工業企業,增加經濟總量
根據當前形勢進一步出臺企業融資、勞動力轉移、科技創新、培育品牌、發展環境和創意園區建設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進一步鼓勵工業企業引進先進技術,開發新興產品,積極引導竹木加工企業整合,吸收股本,推行產品嫁接,做優做精現有規模工業。進一步培育祥龍、明興、世竹環保、依竹緣等企業盡快成為億元的龍頭企業。重點培育茶葉加工工業企業和現有的科技含量高、節能型和環保型的小型工業企業,做大做強一批工業企業,增強工業發展后勁。協調赤誠酒業等企業用知識產權抵押貸款和應收帳款的貸款問題,以解決資金需求。引導鼓勵和協助長青工藝、夷森木業、美和旅游工藝、藍興木業等企業“二次創業”,推動綠洲酒業、萬和園食品、品豪食品、虎源冰泉、藝竹綠色工業、泰華實業、鑫泰光電、勝南服飾、亞細亞環保、永盛木業、宏武燈飾等一批企業進入規模企業。發揮部門優勢,積極幫助企業向省部級爭取資金,以解決企業資金短缺,確保總量持續增長。
(四)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實施品牌帶動戰略
加快企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大創新投入,力爭組建行業性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積極幫助企業落實項目實施條件,積極組織企業參加“6•18”等項目成果對接活動,建立項目儲備庫。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積極實施品牌帶動戰略,以培育品牌為載體,發展品牌經濟為目標,帶動全市產品質量總體水平的全面提高。建立和完善培育商標品牌的激勵機制來推動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引導企業走上品牌運營的發展軌道,把自主品牌作為企業重要的資產來經營,創造和掌握更多的知識產權。推進標準化戰略實施,引導企業建立健全標準化工作體系,鼓勵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國家(行業)、省地標準制(修)定,擴大市場話語權。同時,要建立品牌和新產品的保護機制,完善打假網絡,從嚴打擊違法假冒行為,切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五)加大招商選資力度,確保工業發展后勁
充分利用“5.13”旅洽會、“6.18”成交會、“9.8”投洽會、“11•18”茶博會等平臺,堅持專員招商、廣泛招商、電子招商相結合。做好項目用地選址、規劃、落地的評審工作,引進符合我市產業發展的導向項目,尤其引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項目落地,杜絕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項目落地。鼓勵現有高能耗型工業企業進行產品調整,推行產品創新、產品升級,促使高能耗型工業企業向低能耗型工業企業轉變;對現有污染型工業企業如黑煙、噪音、污水、粉塵等進行綜合治理,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力爭打造一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和諧工業發展環境。積極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力求突破重大投產項目,產業鏈延伸項目、生物醫藥及創意等新興產業項目。
(六)加強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和分析,確保工業經濟正常運行
緊緊圍繞全市工業運行目標,按月季度做好工業經濟運行工作,關注客觀經濟政策,主動應對影響工業經濟發展的政策動向,尤其是金融、財稅、外貿等政策動向,及時預見、及時發現工業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將情況及時傳導給企業,讓企業及時應對,謀劃促進發展的措施,進一步完善與企業間溝通、聯絡制度,及時收集、匯總、分析重點企業、新增長點項目的主要經濟指標,準確把握影響工業經濟運行走勢。把握重點項目跟蹤分析,以確保重點項目有序如期完成。
(七)創新工作體制和機制,優化工業發展環境
進一步完善對各職能部門服務現有工業企業和新項目落地的考評機制,完善督查機制,建立激勵機制。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工作體制,進一步優化工業發展環境,全市干部職工要緊緊圍繞工業經濟發展大局,突出服務項目。建立市直部門與企業捆綁幫扶機制,繼續把服務企業發展和工業項目落地作為創業競賽和績效評估內容。職能部門服務工業企業的責任,加強部門與部門之間,部門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聯動互動服務,及時幫助解決發展中存在融資、勞動力、用地、原材料、基礎設施建設及其它瓶頸問題。進一步優化投資和服務工業企業環境。
(八)改進融資服務機制,密切政銀企合作
緊緊圍繞工業企業金融服務為目標,進一步增進政銀企之間的溝通交流,充分發揮政銀企信息平臺作用。鼓勵建立中心企業融資擔保中心機構,以解決重點工業企業急需資金問題,培育上市企業,充分利用民間資本,發展資本市場。密切政銀企合作和聯系,增進政府、銀行、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提高金融配置效率。及時為工業發展提供支持;落實省上《市應急保障周轉資金運行機制暫行辦法》,研究、協調解決重點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的資金鏈應急保障工作;會同銀監、人行加強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交流與合作,通過銀行業信貸溝通,進一步強化銀行業金融機構與企業的溝通平臺,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宣傳和推動企業及時應用銀行業金融機構推出的新型金融產品服務。
(九)構建和諧工業企業,抓好安全生產
繼續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大政府和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力度,建立安全生產責任網絡體系,強化日常安全生產監管,加大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力度,規范生產秩序。建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確保年度全市安全生產控制目標的實現,以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
(十)加強本局自身建設,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經貿部門全局要牢固樹立發展為大、發展為重、發展為先的思想,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發展大局,突出服務項目,動員和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把加快發展的愿望作為具體行動,在各自崗位上、在實際行動中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落實各項工作舉措。全體經貿系統干部、職工通過加強學習,提高專業素質;真誠服務,即事即辦;勇于創新,敢于協調,善于解決,推動全市生態工業又好又快協調發展。
- 上一篇:領導在煤炭運銷匯報會講話
- 下一篇:飲用水源水質保護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