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出售效益轉變工作意見

時間:2022-02-17 04:37:00

導語:牲畜出售效益轉變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牲畜出售效益轉變工作意見

各縣人民政府、州級各部門、省州屬行政企事業單位:

推進農村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切實增加農牧民收入是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農村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根據我州實際,切實加強牲畜出欄出售工作,加快畜牧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經濟優勢,實現由數量畜牧業向效益畜牧業轉變,促進農牧民增收,提出如下意見,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總體思路

認真貫徹中央、省、州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堅持以建設生態畜牧業為方向,以加快畜牧業結構調整為重點,以增加農牧民收入為核心,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引導和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努力探索招商引資的新路子,堅定不移地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促進農牧民增收。

二、具體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宣傳,齊心協力抓好出欄

各級政府要從戰略的高度、生態的角度認識牲畜出欄出售工作的重要性,要充分認識牲畜出欄出售對發展農牧區經濟、改變傳統生產方式、培育農牧民市場觀念的巨大推動作用。我州農牧區產業結構調整難度大,牧區經濟的發展、農牧民增收仍主要取決于畜牧業經濟的發展。要下大力氣抓好畜牧產業化經營,讓畜產品走出州,勢在必行。因此,牲畜出欄出售不僅僅是畜牧部門和農牧民群眾的事,而且是各級政府尤其是鄉(鎮)政府的重要工作。

加強牲畜出欄出售工作的宣傳,不僅要加強對各級干部,還要加強對廣大農牧民群眾的宣傳,特別是要加強對寺廟僧尼的深入宣傳和教育,使讓廣大干部、農牧民群眾、寺廟僧尼真正認識到加大牲畜出欄出售是草原法律、法規的強制要求,是保護自身生存家園的需要,是子孫后代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提高生活質量和脫貧致富的需要,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戰略需要,從而齊心協力,共同抓好相關工作。

(二)恪守誠信,壯大企業,通過市場引導出欄

當前,要在引進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隆生集團等企業進州參與畜產品開發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更多的龍頭企業進州參與畜產品開發。積極推行行政引導、經濟杠桿主導的牲畜合同定購制度。各有關縣要組織懂經濟、通信息、善協調的人員組成工作組專門協調解決畜產品加工企業和農牧民群眾的牲畜購銷矛盾。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不得出現農牧民漫天要價,加工企業白條收購、隨意壓價的現象。提倡龍頭企業通過建立風險基金、利潤返還等多種方式使農牧民獲得更多的實惠。整合我州畜牧資源,提高效益,原料供應點與銷售加工點之間逐步建立利益襝機制。各地要千方百計為企業營造良好的加工生產環境,以吸引更多外地企業進州開發畜產品,堅定州內外畜產品開發企業參與我州畜產品開發和加大投資的信心和決心。

(三)落實責任,獎懲逗硬,采用目標考核完成出欄

從今年起,州政府將把牲畜出欄出售工作作為專項督辦事項,要求各有關縣要建立由目標辦、計委、農行、公安、統計、稅務、工商、畜牧等部門主要領導組成的領導小組,純牧業縣由政府一把手、半農半牧業縣由政府分管領導擔任組長,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牲畜出欄出售工作。建立牲畜出欄出售工作獎懲制度。分管縣長和區鄉干部的考核要以牲畜出欄出售、農牧民增收兩項作為硬指標。要把責任落實到人頭,目標落實到鄉村,任務落實到戶,縣、鄉、村、戶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畜牧部門要逐級簽訂技術服務合同,要及時把服務重點從產前、產中轉移到產后上來。

(四)建立協會,暢通渠道,利用營銷組織搞活出欄

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則,抓好各地畜牧業專業協會(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和規范,要特別注重培育“企業+協會+農戶”或“支部+協會+基地”等產業化經營體系。目前,在專業(營銷)協會尚不健全的情況下,鄉(鎮)政府和畜牧部門幫助組織運銷牲畜,相關龍頭企業應支付一定的組織費用。各有關縣要大張旗鼓地宣傳農村專業協會的作用和先進典型,普及合作知識,調動廣大農牧民的參與熱情,在全州上下形成鼓勵、支持專業協會發展的輿論環境和良好氛圍。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大力支持畜牧專業協會和營銷大戶,利用一切有利條件,搞好服務。鼓勵和引導廣大干部和農牧民群眾開展牲畜營銷工作。進一步抓好畜產品批發零售和活畜交易市場建設,積極實施畜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工程,交通、交警、檢疫、工商等部門都要為確保畜產品安全暢通出州作好工作。出臺獎勵政策,對抓出欄工作成效顯著的專業協會、營銷大戶及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五)突出重點,抓好結合,樹立典型帶動出欄

各有關縣要逐村逐戶核定牲畜數量,摸清家底。重點抓好牲畜數量多、畜草矛盾突出、草地退化嚴重的鄉、村、戶的牲畜出欄出售的調查核實工作。牲畜數量達到80頭以上的農牧戶、8000頭以上的村、30000頭以上的鄉,要作為出欄的重點,確定限期出欄的目標,落實專人負責。各有關縣特別是8個退牧還草項目縣要按照項目實施方案的具體要求和草原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加強草原保護,切實加大項目區的牲畜出欄工作力度,每個縣要建1個以上牲畜出欄出售的典型鄉,建1—2個草畜平衡示范村,牲畜出欄出售工作和畜群結構調整、改變飼養方式、安全優質畜產品基地建設、項目布局實施相結合,出臺農牧民出欄獎勵辦法,樹立一批牲畜出欄的典型鄉村戶,通過典型帶動出欄。今后,對出欄積極性高、完成任務好的縣鄉村通過優先安排項目和加大投入力度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