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民生工程意見
時間:2022-03-21 08:26:00
導語:推進民生工程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認真落實《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民生工程安排意見和市民生工程考核項目分解表的通知》(洪府廳發[2009]42號)精神,結合實際,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統籌兼顧、可持續實施”的要求,今年預計包括省市區在內新增安排資金6937萬元,總量超過26187萬元(其中區級新增安排5423萬元,總量安排16163萬元),著重圍繞七個方面扎實推進我區民生工程,努力辦好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62件實事。
一、努力擴大就業和促進創業
1、進一步擴大就業。全區城鎮新增就業0.935萬人,其中“4050”人員新增就業0.15萬人,確保零就業家庭就業安置率100%;將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未安置的城鎮退役軍人在內的各類失業人員統一納入失業登記范圍,享受就業扶持政策。
2、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優先安排返鄉外出務工人員。
3、加強就業培訓。農村勞動力率轉移培訓0.03萬人;省內工業園區定向培訓藍領0.01萬人;免費為下崗失業人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未就業離校畢業生、城鎮復員退伍軍人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培訓規模0.29萬人,其中創業培訓0.03萬人。
4、擴大小額貸款規模。完成小額擔保貸款0.22億元,以創業促就業。其中0.132億元用于支持個人創業,0.088億元用于中小企業融資擔保。
5、幫助殘疾人就業。免費培訓50名殘疾人,為殘疾人購買公益性崗位6個,殘疾人就業率達到66%。
二、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6、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根據全市統一部署,按照略高于全國平均調整增幅的標準,從1月1日起,全區人均增加140元。
7、擴大養老保險覆蓋范圍。重點擴大企業改制接續人員參加養老保險;采取優惠政策鼓勵未參加養老保險的城鎮大集體職工參保。全區城鎮職工參加養老保險達到1.263萬人。
8、推進農民養老保險試點。出臺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辦法,建立農民工養老保險制度。
9、提高失業保險統籌水平。參加失業保險達到0.6105萬人,失業保險征繳總量達到94.52萬元。
三、不斷提高社會救助和基層基礎建設水平
10、提高城鄉低保對象補助標準。將城市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差標準由165元提高到180元;將農村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差標準由60元提高到70元。
11、提高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將分散供養人員的供養標準每人每年由1500元提高到1560元;將集中供養人員的供養標準每人每年由2760元提高到2820元,集中供養率繼續鞏固在80%。
12、完善國有企業“老工傷”人員傷殘津貼制度和提高上世紀六十年代精簡退職老職工救濟金水平。對因國企改制,又未納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管理的國有企業“老工傷”人員補辦傷殘津貼所需費用,由同級財政給予補助,納入統籌地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管理;適當調整因工致殘人員傷殘津貼待遇;精簡退職老職工救濟金平均每人每月增加30元。城市(含城鎮)由每人每月17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農村每人每月131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61元。
13、提高部分困難企事業退休職工生活補助標準。增加城鎮大集體困難企業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低的退休職工生活補助。
14、提高城鎮“三無”特困群眾集中供養標準。全區城鎮集中供養的“三無”特困群眾(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撫養義務人或撫養義務人無撫養能力)供養標準不低于每人每月300元。
15、完善城鄉臨時救助。對因臨時性、突發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難的群眾實行臨時救助。
16、關愛孤殘兒童生活。倡導扶殘助殘、關愛兒童的良好社會風尚,向孤殘兒童送溫暖、獻愛心。
17、繼續執行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并實行農村獨女二女不再生育家庭計劃生育補充養老保險及城鄉0-6周歲計劃生育家庭“愛心保險”,落實率均達100%。
18、建立因自然災害死亡人員撫慰金和去世特困群眾遺體火化免費制度。按照每人5000元的標準撫慰因自然災害死亡家屬;對去世的特困群眾(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對象、城鎮集中供養的“三無”特困群眾)免費火化。所需資金由當地財政安排解決。
19、增加企業軍轉干部和部分退休軍人生活補助,適當提高義務兵優待標準和退役士兵和參戰人員自謀職業補助水平。按每人每月30元增加帶病回鄉退伍軍人和參戰人員生活補助(已于2008年10月1日開始執行);提高企業軍轉干部解困標準;增加1953年前參軍后復員到企業工作的退役軍人生活補助。
20、進一步完善居委會和“三院”工作人員補貼制度。省財政新增的資金用于居委會工作人員和敬老院、福利院中不屬于行政和全額撥款事業編制的人員給予工作補貼;對上述單位主要負責人,無正式編制且擔任主要領導職務時間較長,沒有參加養老保險的,達到退休年齡并退離后,由省財政發放一定的退休補助;參加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承擔的繳費,全部由財政負擔。
21、逐步對全區家委會改制、整合。新增社區居委會所需工作經費由市、區兩級財政按現行承擔比例落實。
22、區級司法法律援助專項資金增加到4萬元,用于困難群眾實施法律援助。加大城區司法所建設力度建立完整的法律網絡體系。區司法局)
23、增加救災救濟專項資金。切實增強應對突發事故、災害的保障能力,強化應急處置工作機制。在省市增加轉移支付補助的基礎上,區財政新增安排30萬元。區財政局)
24、對執收執罰部門收支完全脫鉤給予補助。對收支脫鉤的公檢法部門按照經費保障的要求全額給予補助,著力提升司法機關公信度和執罰透明度。區財政局)
25、扎實推進平安建設。區級財政新增安排資金15萬元,全面鋪開“一分錢”創安工程,做到群防群治,建設平安。區綜治辦)
26、深入開展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活動。增加計劃生育專項經費,完善利益導向機制。區計生委)
27、全力實施建設文化大區戰略。建立健全區、街(鎮)、社區(村)三級文化網絡,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在省市財政增加轉移支付補助的基礎上,區財政新增安排專項資金,用于保障文化產業發展,促進社會文明。區文廣局)
四、大力加強醫療保障和食品藥品安全
28、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參保職工達到0.95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使用率達到90%。
29、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設。全區城鎮居民和大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范圍,基金使用率達到90%。
30、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按人均籌資標準100元,其中財政80元(中央財政補助40元,省財政補助34元,市、縣財政補助各3元),參合率達90%以上。區衛生局)
31、擴大城鎮職工工傷保險覆蓋范圍。城鎮職工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0.64萬人,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人數達到0.1萬人。
32、進一步完善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制度。將城鄉低保邊緣戶、新增四類人員、城鎮集中供養的“三無”特困群眾和上世紀六十年代精簡退職老職工救濟對象納入城鄉醫療救助范圍。
33、擴大全區兒童一類疫苗接種范圍。確保全區兒童國家規劃免疫疫苗免費接種率達到100%,“五苗”常規接種率達到90%,新增疫苗接種率達到80%。區衛生局)
34、推進城鎮居民公共衛生服務制度。向全區城市居民中的60歲以上老年人、0-3歲兒童、孕產婦、35-60歲婦女、低保對象、殘疾人等六類人群,發放公共衛生服務卡,并完善服務設施,提高服務水平。區衛生局)
35、幫助殘疾人康復。為1000名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其中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手術50例,貧困精神病患者醫療救助125人,貧困肢殘人裝配假肢7例,貧困殘疾人輔助器具配發818人。
36、完善優撫對象看病就醫制度。啟動方便、簡捷的“一站式”醫療管理服務工作,確保1-6級殘疾軍人和退伍紅軍戰士基本醫療費用保障率達到100%,其它重點優撫對象基本醫療費用保障率達80%以上
37、建立鄉鎮衛生人員經費保障機制,對鄉鎮衛生院人員基本工資由差額補助轉為全額保障。區衛生局)
38、建立村級醫生公共衛生服務補助制度。推進醫療改革,降低群眾看病負擔等問題。對依法取得了村醫生證書或執業助理醫師等資格、并經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注冊后在村衛生室執業的醫生,按每人每年1000元標準進行補助。區衛生局)
39、加強食品藥品安全檢測工作,保障人民群眾食品藥品安全。區衛生局)
40、加強城鄉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區90%村衛生所、100%鄉鎮中心衛生院、100%縣級綜合醫院、85%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服務能力達到國家建設標準。區衛生局)
41、著力改善醫療服務條件。做好計劃免疫預防接種門診的裝修改造,推進疾控中心新址建設,提升預防免疫服務和疾病控制水平。區衛生局)
五、積極發展教育、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
42、增加城鄉義務教育發展經費。支持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大班改小班”建設;向城鄉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免費提供地方課程通用教材。區教體局)
43、擴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范圍。加大對考取公辦大學公辦高校和獨立學院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補助力度加大對全區公辦學校高中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補助力度。區教體局)
44、資助困難家庭子女入讀技工院校。對農村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元以下的初、高中畢業生及城市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4050人員子女入讀技工院校,給予一定的補助和幫助。區教體局
45、加大城鄉義務教育績效工資支持力度,區財政新增安排1500萬元專項資金,對義務教育績效工資專項補助。區教體局)
46、繼續推進農村文化“三項活動”。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1場電影;每個農村中小學每年放映4場電影;鎮每年購買文藝演出不少于4場,組織開展文體活動每年不少于2次。區文廣局)
47、提高農村寬帶網絡覆蓋率。使行政村寬帶網絡覆蓋率達到100%。區農辦)
48、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投資建設不少于2個“農家書屋”。區文廣局)
49、加強基層體育健身場所建設,新建一批全民健身路徑。區教體局)
50、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全面完成孺子亭學校改造工程,加快推進桃花學校建設,力爭啟動2所九年一貫制示范學校建設。區教體局)
51、對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生均公用經費進行補助。按小學生均301元,初中生均501元的標準進行補助。區教體局)
52、向城鄉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區教體局)
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
53、擴大廉租住房保障。新增廉租住房租賃補貼戶數達到3372戶。新建廉租住房706套、3.67萬平方米。區房管局)
54、積極推進城市棚戶區(危舊住宅區)改造,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的居住條件。區房管局)
55、繼續配合做好經濟適用房申購工作。做到經濟適用住房政策的全覆蓋。區房管局)
56、進一步完善失地農民住房保障,全力推進桃花鎮、朝陽農場、同盟村拆遷還建房和農民公寓建設工程。桃花鎮、朝陽農場、十字街街辦)
七、改善人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7、推進新農村建設。結合省市有關部署,重點打造9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安排專項資金用于不少于5個自然村的農民家庭生活垃圾處理問題。區農辦)
58、加快集貿市場升級改造。加強集貿市場管理,提升改造2家集貿市場。區商貿委)
59、配合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配合“農家店”的建設和改造。區商貿委)
- 上一篇:廣場小區停車收費標準批復
- 下一篇:全市居家養老整體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