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局毛竹業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09 09:54:00
導語:林業局毛竹業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更好地培育毛竹資源,搞好竹產業的開發利用,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齊頭并進。特制訂關于進一步推進毛竹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一、大力推進毛竹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
隨著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空間的不斷擴大,毛竹產品已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親睞,廣泛用于建材、家俱、醫藥、造紙、電腦鍵盤、醫療保健、綠色食品、高分子材料以及旅游觀光等,為保護森林生態資源,減少環境污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一批新開發的竹產品,如重竹地板、高檔竹家俱、竹模壓平托盤、側壓板、竹鍵盤等竹產品已經走上市場,并形成了規模生產和出口創匯。近年來,由于全市加大了竹產品的研發,僅今年投入竹產品開發的資金達到了8.92億元,明年將突破10億元以上;全市工業園區就竹產業一項可增加轉移農村勞動力萬人以上。綜上所述,大力推進我市竹產業的發展,對于建設森林、實現綠色崛起、維護生態安全、推動強縣富民等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大力推進毛竹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1、指導思想
引導林農和企業走綠色崛起、低碳環保之路,下大力氣培育豐產林基地,千方百計提高單產、增加毛竹蓄積量,進一步優化工業園區招商引資環境,不斷創新產品科技研發,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檔次,走出一條以竹代木、以竹代塑、強縣富民的新路子,從而打造為全省最大的竹產業加工基地。
2、發展目標
近期目標(2011-2015年):采取新造、低產林改造和誘導鞭根擴竹,建設100萬畝毛竹豐產林基地,使全市豐產毛竹林基地達到200萬畝;實施品牌發展戰略,重點培植年產值超億元的龍頭企業15個,5000萬元-1億元的骨干企業25個。到2015年,全市毛竹林平均立竹度達到140株/畝,豐產毛竹林達到160株/畝,實現毛竹年產值100億元以上。
遠期目標(2016-2020年):加強毛竹林撫育管理,提高竹林生產力,加大龍頭企業培植力度,著力打造贛西北毛竹產業經濟帶。到2020年,全市毛竹林面積穩定在420萬畝以上,豐產林基地進一步擴大,平均立竹度達到150株/畝以上,豐產林達到達200株/畝以上,實現毛竹產業年產值200億元以上,基本建立起比較發達的毛竹產業體系。
三、大力推進毛竹產業發展的組織、政策、資金、科技保持措施
1、組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為進一步推進毛竹產業的發展,市政府成立毛竹產業推進工作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政府辦、發改委、市財政局、市林業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委、市工商銀行、市中國銀行等為成員單位。各縣(市、區)要成立相應的機構,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積極配合、協同合作、各負其責、強化服務,認真及時處理毛竹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支持毛竹產業的發展。
(2)科學制訂規劃。市毛竹產業發展經省級專家的共同努力,已經完成編制規劃任務。各縣(市、區)尤其是毛竹主產縣要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和當地自然條件、資源,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目標相銜接,制定出相應的毛竹產業的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方向、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
(3)加大宣傳力度。毛竹產業的發展是我市農業龍頭企業的支柱產業,要廣泛利用報紙、電臺、電視等新聞媒體、產業論壇等形式,加大對毛竹產業的宣傳力度,充分調動廣大林農、大戶、企業經營毛竹的積極性,多途徑參與毛竹產業的發展建設。
(4)重視社會協作。支持林農、企業發展多形式的毛竹經營或相關協作組織,通過協作組織平臺,加強毛竹資源培育、加工利用、營銷管理等各方面的技術交流和溝通,開展技術推廣、培訓和咨詢,提供產品的供需信息,開展竹產品展銷展示活動,實現資源共享,切實提高企業與農戶之間的組織化程度,增強市場競爭應對能力。
2、政策保障措施
(1)加大招商力度。毛竹重點產區縣(市、區)要充分利用工業園區這個平臺,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在用地、供電、供水、稅費、勞動用工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同時要大力支持企業組建研發團隊,不斷開發毛竹新產品,尤其要鼓勵科技含量高的品牌企業落戶工業園區。
(2)創新發展機制。要進一步放活經營機制,開展依法、公開、有序的毛竹林地流轉,鼓勵有實力的大戶或企業采取拍賣、租賃、承包、與林農開展股份合作等形式經營竹林。同時,支持毛竹經營戶以資源入股加工企業,促進毛竹資源培育和竹產品加工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3)支持企業發展。通過引進、內聯、重組、兼并、收購、改造、股份合作等各種形式整合資源、資金、技術、人才,大力培育壯大一批規模大、起點高、外向型的重點骨干龍頭企業,引導組建竹產業企業集團,實現強強聯合,統一質量標準,做強品牌,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鼓勵支持淘汰一批規模小、檔次低、高耗材、低效益的竹加工企業,從嚴控制竹坯板加工企業的加工許可證的發放。
3、資金保障措施
(1)爭取財政扶持。要積極爭取國家和地方財政資金支持,整合項目資金,建立毛竹發展專項資金,捆綁使用支持毛竹產業發展。一方面,要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對竹加工企業的貼息貸款支持,以幫助企業緩解困難;另一方面,要以縣(市、區)為單位,建立毛竹發展專項資金,整合退耕還林新增項目資金、長防林荒山造林資金、縣級財政配套資金,以支持對毛竹產業的科技投入、新上或擴建項目,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備的技術研究與產業經營發展體系。
(2)實行信貸支持。要大力爭取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毛竹資源培育及龍頭企業精深加工的信貸支持,實行優惠的利率。要充分利用世行項目貸款、日本政府貸款項目、外商直接投資和無償援助等。要鼓勵支持毛竹林地、林木使用權進行低押貸款。
(3)放寬稅費政策。要進一步放寬稅費政策,凡新上項目落戶工業園區,要享受其它工業企業的稅收政策,嚴禁產、銷環節重復征稅。要允許毛竹原材料在市內流通,以提高競爭力、增加林農收入。林業部門要對竹產品科技含量高的項目,放寬準入門檻,實行經營許可證隨報隨辦、即報即辦;簡化放行手續,嚴格控制收費標準,放活企業經營。
4、科技保障措施
(1)強化科技支撐。要依托大專院校和省市科研部門的技術力量,搭建企業與科研單位科技合作平臺,建立產學研基地,組建研發團隊,加大科技攻關,促進產品更新換代。當前,尤其要在竹纖維、竹碳、竹醫藥、竹家俱、重地板、竹鍵盤以及竹高分子材料上開發新產品,推動竹產品向“精、深、細”方向發展。
(2)建立示范基地。要建立一批市、縣、鄉各級政府和林業部門高產示范竹林和豐產毛竹林基地;林業科技推廣部門要加強對示范基地、示范戶的規劃和技術指導,推廣應用竹腔、竹蔸施肥和低產竹林改造以及毛竹混交林經營技術等。通過毛竹示范基地的建設,達到以點示范、輻射帶動的效果。
(3)加強技術培訓。市、縣林業部門要切實抓好毛竹豐產林的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經常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進村入戶,到林地現場開展咨詢指導。同時,參加一些國際、國內大型產品推介會、博覽會,提高受訓人員經營技術水平;開展地區間、省際間的技術合作和技術培訓,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不斷更新毛竹經營理念,拓展產業發展視野。
- 上一篇:公立醫院的人才流動的時代背景
- 下一篇:街道辦星級文明戶評選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