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委全民創業工作意見

時間:2022-08-02 09:26:37

導語:經委全民創業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委全民創業工作意見

為大力推進全民創業,促進我市非公有制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2010年全民創業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中華藥都·養生”城市定位,以“125行動計劃”和“工業三年倍增計劃”為抓手,不斷解放思想,落實創業政策,優化創業環境,搭建創業平臺,壯大創業主體,拓展創業領域,強力推進全民創業。以優勢產業為核心,以骨干企業為依托,以創業園區為基地,加強技術創新,推進產業集聚,促進企業做大做強,推動我市非公有制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目標任務是:2010年全市新增個體工商戶20000家,新增中小企業1600家,新培育創業基地10個,新發展產業集群專業鎮6個,新建成鄉鎮工業功能區10個,實現創業帶動就業2.64萬人,使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占GDP的比重由現在的53.6%提高到56%。

二、工作任務

(一)進一步培育市場主體。充分發揮市、縣區全民創業輔導中心的創業輔導功能,對各類有創業意愿者進行專門的知識培訓和創業能力提升,積極開展各類創業輔導。鼓勵引導大專院校學生、科教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轉業退伍軍人、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失業人員、城鄉居民以及有創業意愿的其他人員依法進行各種形式的創業。鼓勵引導本土各類創業者創業,以更新的理念創新招商方式,以更實的措施集聚生產要素,努力引進更多的外來企業特別是戰略投資者。支持基礎較好并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企業,加大自主創新,提高管理水平,進行二次創業。

(二)強化創業園區(基地)建設。鼓勵建設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勞動創業園、失業人員再就業園、“鳳還巢”創業園等各類創業基地(園區),加快園區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園區功能,為創業者提供事務、信息咨詢、創業輔導、融資擔保、財會、納稅承辦等配套服務,吸引各類人員入園創業。改造提升各類工業園區,加快建設標準廠房,充分利用存量用地、閑置廠房、專業化市場等適合中小企業聚集創業的場所,建成功能完善、設施齊全、服務到位的創業基地和孵化園區,引導中小企業和生產要素向園區集聚。

(三)加強產業集群專業鎮建設。按照“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協作”的原則,充分發揮我市資源優勢和勞動力優勢,以產業鏈和技術鏈為紐帶,積極推動產業集聚,發展一批具有一定輻射效應和特色鮮明、配套設施完善的產業集群專業鎮。重點打造譙城區雙溝鎮棉花加工、大楊鎮糧食加工,蒙城縣漆園鎮木材加工、城關鎮汽車生產銷售,渦陽縣高爐鎮白酒釀造、義門鎮苔干加工,利辛縣潘樓鎮木材加工等一批產業集群專業鎮,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鼓勵申報省級產業集群專業鎮,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鞏固和提升省級產業集群專業鎮,完善配套設施,延伸產業鏈條,發揮集群輻射效應,促進產業集群進一步做大做強。

(四)推進鄉鎮工業功能區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服務”的原則,結合“一鄉一業”活動,圍繞“專、精、特、新”的發展方向,走“小產品、大市場”的路子,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資力度,打造一批具有本地優勢和特色的鄉鎮工業功能區。

(五)促進中小企業做大做強。結合“125行動計劃”、“工業三年倍增計劃”與“中華藥都·養生行動計劃”,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增強核心競爭力,培育一批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重點骨干企業。鼓勵非公有制企業間實行聯合、收購、兼并、租賃、重組,促進優勢產業提升。選擇30家成長性較好、具有“專、精、特、新”潛質的非公有制企業,納入省、市重點項目導向計劃,予以重點扶持,培育提升一批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

(六)建立健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鼓勵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成立商業擔保機構和互助性信用擔保機構,依法開展各類互助性融資擔保。鼓勵藥業、酒業、糧油棉加工業、商貿物流等行業協會引導組建企業互助擔保機構,形成信用聯保、互保的誠信結盟機制。優化整合社會服務資源,構建優質、高效、專業的中小企業服務平臺,重點抓好信息服務、融資擔保、小額貸款、創業輔導、教育培訓、科技咨詢、管理咨詢、政策法律咨詢等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對相關服務機構的指導、監督和規范,引導中小企業服務市場健康發展。

三、工作措施

(一)改善創業指導。加強市、縣區兩級全民創業工作機構建設,充實人員,加強力量,改善辦公條件。加強創業辦人員培訓,定期組織考察學習,開闊視野。加強全民創業信息報送工作,切實把推進全民創業進度情況、創業典型、先進事跡和推進全民創業的政策、辦法、措施,及時總結上報市全民創業及工業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創業辦將選擇優質稿件在市《全民創業簡報》上刊登,并把符合全民創業階段工作特點的稿件及信息,及時推薦給電臺、電視臺、報紙等新聞媒體。全民創業工作的信息報送實行季度通報制度,縣、區信息稿件每月不少于2篇。

(二)加強金融服務。定期開展銀企對接活動,加強銀行與企業之間溝通,鼓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強合作意識,開發符合實際、適合非公有制企業特色的融資服務項目和金融產品。推動企業“兩證”辦理業務,為企業資產抵押融資創造條件。積極開展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資金互助社和小額貸款試點,進一步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擴大小額貸款扶持范圍,增加小額貸款規模。支持市和縣、區工業園區、創業園區通過土地、房產抵押授信等方式,為非公有制企業擔保融資。支持創業者以個人有效資產抵押進行擔保融資。

(三)推進項目建設。一是建設和完善項目儲備機制,做到“論證一批、在建一批、規劃一批、儲備一批”,形成大中小項目配套、梯次推進的項目建設格局;二是大力開展全民創業“項目月”活動,堅持重點項目“月季調度”制度,每月對重點項目工作進行調度,及時掌握項目進展情況,促進項目盡快實施;三是建立項目建設全程服務機制,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四是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爭取國家、省中小企業、全民創業專項資金,積極開展銀企對接活動,解決非公有制企業融資難問題,推進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

(四)強化督查調度。堅持全民創業督查調度制度,實行季度調度,半年小結,全年總評,運用現場會、座談會、督查分析會等形式調度分析,按月編發《全民創業快報》和《全民創業簡報》。進一步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加大督查考核力度,認真貫徹落實省市促進全民創業、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強力推進我市全民創業工作深入開展。

(五)營造良好氛圍。充分發揮電臺、電視臺、報紙等主流媒體的輿論導向和監督作用,采取專欄、專題、??榷喾N形式,廣泛宣傳國家、省、市有關非公有制經濟的方針政策,對全民創業工作經驗、先進典型等進行系列報道,對貢獻突出、社會公認的非公有制企業和優秀企業家進行宣傳表彰,全面展示我市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促進全民創業的新思路、新舉措、新進展、新成效,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不斷推進我市非公有制經濟健康持續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