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秋種工作意見
時間:2022-09-17 09:21:40
導語:農委秋種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秋種是全年農業生產的基礎,是結構調整的起點。全力抓好今年秋種生產,對奪取明年午季糧油豐收、全年農業生產目標任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現就全市秋種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性意見,請各地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技秋種”和“效益秋種”,強化落實“兩菜一肥”。以良種補貼為載體,以適用技術推廣為支撐,以提高秋種質量為重點,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穩定面積,優化結構,主攻單產,改善品質,增加效益,為明年午季糧油豐收打好基礎。
二、目標任務
全市秋冬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70萬畝,其中油菜恢復到40萬畝,較上年增1.8萬畝,單產90公斤以上;秋冬菜19萬畝,較上年增長1萬畝;綠肥牧草7萬畝,蠶豌豆等其他4萬畝。兩個部級萬畝油菜高產創建示范縣,示范片上油菜單產力爭突破200公斤,省級油菜高產創建核心示范區,落實面積10萬畝,單產達到130公斤。全市雙低油菜種植25萬畝,油菜輕簡栽培技術應用率達75%。秋冬菜生產以大路菜種植為主體,擴大設施蔬菜栽培面積,發展5000畝適銷對路的名特優蔬菜,增加菜農收入。
三、工作重點
(一)恢復發展油菜生產
1、恢復油菜種植面積。近年來,由于農資價格和勞動力成本上漲,油菜種植效益偏低,影響了農民種油積極性,油菜面積逐年趨減。為恢復并推進油菜產業的穩定發展,省政府近幾年持續開展油菜高產創建活動,2009年又啟動實施油菜籽臨時收儲政策,為油菜面積恢復性增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今春農業調研,市委主要負責同志也作出了發展油菜生產的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充分依托我市優美的自然生態,全力抓好油菜生產,為休閑旅游創造條件。因此,各地要樹立大油菜生產意識,借鑒歙縣、黟縣和毗鄰江西婺源縣“油菜為旅游增色、旅游助油菜發展”的好經驗,嫁接百佳攝影點的打造,引導和發動景區農民擴種油菜,如期舉辦油菜花節,帶動休閑農業的發展,提高油菜產業的綜合效益。尤其是區、休寧等縣要向歙縣和黟縣學習,恢復和發展油菜生產。
2、深入推進高產創建。2010—2011年度部級萬畝油菜高產創建示范片,歙、黟兩縣油菜單產均達200公斤以上,在單產和示范片建設質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要總結上一年度高產創建的經驗,加大“雙低”油菜品種的推廣力度,發展訂單生產,提高輕簡技術應用率。要盡快制定周密的創建方案,切實加強領導,強化宣傳發動,深入培訓農民,搞好農資儲備和技術服務,印發高產創建技術方案,按照“縣抓萬畝片、鄉抓千畝方、村抓百畝點”的要求,層層分解,逐一落實,切實組織實施油菜高產創建活動,帶動縣域油菜增產和農民收入增加。
3、普及應用集成技術。一是普及推廣雙低品種。引導農民選用廣源58、皖油28、03C22(皖油25)、秦研211、秦優十號、中雙11以及油蔬兩用型浙雙72等優質高產抗性較好的油菜品種。二是適期播種、合理密植。育苗移栽應在9月中旬完成播種,油菜直播于10月上旬結束。由于我市土壤地力偏瘦,春季雨水多,不利油菜個體產量潛力的挖掘,因此各地要適當提高種植密度,育苗移栽畝栽8000-10000株,直播15000-20000株。三是科學施肥。要宣傳增施有機肥,逐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突出強化農民追施蕾苔肥意識,改變農民長期不合理的施肥習慣。四是加強病蟲草害綜合防治。主要防治猝倒病、菌核病、根腫病、蚜蟲、跳甲等。
(二)擴大秋冬菜種植面積
蔬菜既是高效作物,又是民生產品,抓好蔬菜生產對維護社會穩定,管理通脹預期,促進農民收入增長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一是加大因城市擴張而梯次延伸蔬菜基地的建設力度,加快稻作土壤向蔬菜土壤的熟化進程,為蔬菜生產打好地力基礎。二是發展設施栽培,擴大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切實解決蔬菜的“冬缺”和“春淡”問題,力爭葉菜類蔬菜基本滿足本市需要。三是積極拓展訂單生產,進一步擴大荷蘭豆、蠶豌豆等訂單生產面積,為我市農業龍頭企業提供優質原料。四是制定詳實可行的蔬菜生產抗災預案,為應對突發性自然災害搞好物質和技術儲備。五是深入開展蔬菜種植培訓,培訓對象要向新建基地轉移,加快糧農向菜農的轉變進程。
(三)恢復綠肥、低碳生產
近十年來,因勞務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市農村人員結構和勞動力素質發生較大變化,農業生產面臨嚴峻考驗。農田有機肥施用量少,長期偏施化肥,土壤酸化、板結逐年加重,中低產田比例越來越大,已制約了我市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為使有限的耕地充分持久地發揮生產潛能,土壤調理和培肥迫在眉睫。一要廣泛和深入宣傳,結合退耕還林、基本農田建設和有機質提升行動項目的實施,鼓勵農民種植綠肥,擴大綠肥面積,冬閑田可種植紫云英、黑麥草,茶、桑、果園可播種豆科綠肥作物。二要推廣“以磷增氮”技術,在種植白三葉等豆科綠肥作物時,通過磷肥基施,促進作物根瘤的形成,進而固定空氣中的氮素,減少后茬作物氮肥施用量,達到改土降本的功效。三要加強田間管理,營造良好生長環境,為綠肥高產奠定基礎。四要秸稈還田、低碳環保,據有關部門測定,秸稈中的氮素養分:稻草畝含純氮約3.25公斤(按每畝500公斤干稻草計),油菜秸桿畝含純氮約為7.56公斤(按每畝300公斤干秸稈計),因此秸稈還田既是還肥于田,又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規避秸稈焚燒造成大氣污染的最好低碳環保措施。各地要廣泛宣傳,切實引導農民恢復綠肥種植,發展低碳環保型農業,力爭全市綠肥牧草種植面積恢復到7萬畝,結束收獲時節大地“狼煙四起”的歷史。
四、強化保障
1、強化組織領導。各地要切實加強對秋種工作的領導,把秋種工作擺上重要位置,早研究、早部署、早安排。制定秋種工作方案,搞好宣傳發動。各級農業干部要深入基層,指導秋種生產,做到干部到村到戶到田。要建立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精心組織,強化措施,抓好落實,確保秋種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
2、強化政策扶持。認真落實好油菜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農業政策保險等惠農政策,做到政策宣傳到戶、面積核實到戶,補貼公開到戶、資金足額兌現到戶,確保惠農政策落實不走樣、不縮水。充分調動農民種油積極性,扶持發展農村各類合作經濟組織,拓寬土地流轉渠道,搞好適度規模經營,切實解決規模農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支持、鼓勵大戶規模種植秋冬作物。提高農業政策性保險覆蓋面,努力做到應保皆保和理賠及時、到位。
3、強化服務指導。農技部門要創新服務方式,認真履行職責,切實搞好技術指導與服務,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與示范,加強苗情、墑情、病蟲情監測,加大農業適用技術的推廣力度,切實把適用集成技術送到千家萬戶和田間地頭。宣傳部門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廣泛開展秋種工作宣傳。水利部門要結合國家大興水利的有利契機,扎實做好水利工程的建設與修繕工作,切實解決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頑疾。氣象部門要加強秋種期間的氣象服務,及時災害性天氣預報。農機部門要及時搞好農機器械的檢修與調度工作,確保秋收秋種順利推進。
4、強化農資監管。各級要統一協調農資市場監管,在秋種關鍵時期,組織農業、工商、公安、質檢等部門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要突出重點,加大案件查處力度,深入開展種子、農藥、化肥等專項治理,確保農民用種、用肥和用藥放心。要密切關注農資市場價格行情,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和哄抬物價行為,組織協調好種子、化肥等農資供應儲備,確保秋種生產需要。
5、強化監督檢查。各地要按照秋種目標計劃,進一步明確責任,對秋種工作目標任務落實情況按環節、按任務、按進度進行逐項分解落實、檢查督促,對檢查督促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縣級涉農部門要組建秋種工作督查小組,適時奔赴鄉鎮進行秋種檢查督導,對鄉鎮秋種方案制定、任務落實、推進速度、重點工程等情況開展不定期檢查,并嚴格考核,確保秋種任務圓滿完成。
- 上一篇:農委開展為民服務實施意見
- 下一篇:農委蠶種質量監管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