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安全生產工作意見

時間:2022-09-16 08:34:51

導語:工業和信息化安全生產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和信息化安全生產工作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全面貫徹落實、總理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國家、省、州安委會的工作部署,嚴格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行業監管責任和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按照魏宏省長關于安全生產“三個務必”的要求,按照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建設,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杜絕重特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遏制較大事故,控制和減少一般事故,全面完成縣安委會下達的安全生產目標任務。

二、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我縣的降雨量較往年有增多跡象,我縣局部地區發生中等強度洪澇災害的可能性增大,2008年“5.12”地震后我縣極端天氣增多,特別容易誘發山洪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災害的規律,而我縣重點工業企業多處于震后地質脆弱地段,工礦企業面臨的安全隱患不確定因素增多,同時,今年元月我州新能源、理縣硅業試生產期間發生爆炸,一般性事故常發易發,暴露出我州企業特別是工業企業在日常安全生產方面存在著諸多的薄弱環節和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

各企業要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形勢的嚴峻性、復雜性,從“促安全就是促發展”的高度來切實增強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安全生產“紅線”意識、人民群眾生命意識,進一步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切實做好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的安全生產工作。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抓好安全生產基礎工作

一是強化責任落實。按照“一崗雙責”要求,做到安全生產與日常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實施。各企業一把手要親自牽頭安排部署安全生產工作,帶頭貫徹執行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日常監管和指導服務。要根據實際情況深入調研本企業的安全生產情況,分析、跟蹤、監控各項安全生產條件的動態變化,加強自身安生生產情況的自查工作,定期公告安全生產形勢,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不斷提高行業安全生產保障水平;各企業要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細化安全生產責任,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認真執行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建立企業領導干部現場帶班制度,確保安全生產責任到崗位、到人頭。

二是加強現場管理。要進一步嚴查企業作業現場的規范管理情況,重點查作業現場有無防違章違規現象,設備設施有無跑、冒、滴、漏現象,儀表有無超溫超壓情況,物料倉儲有無亂堆亂放現象,電力線路有無亂拉亂接現象,重點部位和重大危險源監控到位情況,勞動保護用品配備使用情況,現場管理有無混亂情況,應急預案制定及演練開展情況;特別是重大危險源實行“三查一控”,建立健全信息臺賬情況,確保安全可控。

三是加大安全生產投入。企業要集中力量解決安全生產欠賬問題,及時淘汰更換帶病運行機械設備,定期維修檢測運行設施設備,大力推進安全生產技術進步,改善勞動條件和環境,在關鍵環節、要害設施和事故易發區域加大推廣使用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和新技術的力度,保障生產環節始終具備安全條件。

四是廣泛宣傳普及。加大安全發展理念、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的宣傳力度,堅持深入一線,采取通過發放宣傳手冊、深入企業宣講、召開安全生產例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強國家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安全生產常識的宣傳,提高企業及職工的安全意識。

五是做好教育培訓。各企業通過邀請專家、以會代訓、學習考察等方式開展安全生產培訓,突出抓好非煤礦山、有色冶金、水電、民爆物品、成品油、通信等重點監管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及特種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嚴格持證上崗。企業要抓好普通工種特別是新錄用員工的全員培訓,通過脫產培訓或帶崗等方式進行培訓,盡快熟悉操作方法,提高操作水平。

(二)抓好安全生產日常工作,確保安全生產工作正常有序進行。

一是提早安排,周密部署各階段安全生產工作。各企業要結合具體實際,及時對全年安全生產,汛期、高溫天氣、低溫雨雪等各重要階段,元旦、國慶等重要節點的生產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抓好州行業主管部門、縣安委會組織“百安行動、安全生產大檢查”等專項行動,提早制定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并及時安排落實。

二是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檢查工作,加快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要按照《省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監督管理辦法》(川辦發〔2013〕54號)要求,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預防理念,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整治管理臺賬。強化督促檢查,加大事故隱患整改督辦力度,做到整改責任、措施、資金、時間、方案“五落實”。

各企業要認真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和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加強邊坡治理、河堤修復,機器廠房的檢修、尾礦處理等薄弱環節、重點環節的整治,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態化機制。

州、縣經信系統將按照“四不兩直”要求,定期、不定期地加大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環節的明查暗訪,重點檢查安全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制定落實、應急救援預案制定演練、設備設施的維護檢驗、危險作業的現場管理、重大危險源的管控、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和防護用品的落實、教訓培育持證上崗情況。對檢查出來的問題將責令企業限期進行整改,加大管控力度,確保安全生產。對整改不到位的企業要勒令停工進行整改,對經整改仍達不到要求的企業當地安監部門將采取措施進行關停,消除安全隱患。要重點監控2013年“7.10”泥石流受災企業復產驗收工作,嚴禁未達到安全生產條件企業帶病復產。

三是加強防災減災應急演練。針對省氣象預報今年汛期我縣降雨量將超去年同期1-2成,發生中等強度洪澇災害的可能性較大的預判,各企業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樹立主動避讓、預防避讓、提前避讓的防災減災意識,結合實際,制定有針對性的應急方案,開展應急演練,確保應急預案達到用得上、抗得住,減損失的目的。

各企業要根據行業特點和企業實際,制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和崗位應急處置措施。要加強人才培訓,加強物資儲備,開展企業防災救災實戰演練,通過演練發現不足,及時完善應急預案,提高企業的緊急避險和應急救援能力,提高一線員工的應急逃生技能。

今年,全州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將組織開展防災減災綜合演練,請各企業抓好落實,確保演練實效。

四是加強值班值守和突發事件及時報告制度。除加強安全生產的監測管控力度外,“元旦、春節”、兩會、汛期等特殊時期要實行領導帶班、24小時值班值守制,要保持通訊暢通,確保信息渠道暢通,發生突發事件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妥善處理,并按按程序及時報告當地黨委政府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主要領導要靠前指揮,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損失。

四、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

州、縣經信部門將針對工業行業安全生產的關鍵部位、薄弱環節,指導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做好重點生產系統、生產環節生產崗位的安全生產管理、隱患排查整治和防范措施落實工作。

(一)冶金有色工業企業:要按照特種設備管理的有關規定,及時淘汰明令禁止使用的危及安全生產的爐窯設備和帶病運行、超期服役的設備設施。及時更換、檢測和維修化鐵爐、電爐等工業爐窯,定期校驗、維護保養鍋爐、蒸球等壓力容器,對新購買或維修后的非標件設備儀器要求經權威部門檢測合格后同時得到安監、質檢部門批準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民用爆炸物品銷售企業:州民爆公司要加強民爆物品銷售各環節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加強民爆物品專用倉庫的地質災害隱患治理、民爆物品(雷管、炸藥、導爆索)的運輸、儲存安全,督查各分公司加強值班值守、產品出入庫登記管理、防火防爆設施配備及管理,切實防范民爆物品的盜搶、遺失、損毀等事故的發生,特別是要防止民爆物品流入民間。

(三)非煤礦山企業:州內非煤礦山合法生產企業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配合安監部門督促企業嚴格執行行業安全操作規程,實行現場安全監督管理,各類設備設施必須達到安全作業要求,制定預防邊坡滑落和尾礦處理措施。

(四)醫藥、化工、食品加工企業:要嚴格執行?;肥褂谩Υ?、運輸環節安全管理規定,重點加強電石、氯酸鹽生產企業和使用紅帆、氰化鉀的安全管理,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落實生產安全防范措施。

(五)發、供電企業:要按照相關安全管理規定和行業標準做好發電設備、輸電線路等設施的日常維護和定期檢測,制定安全應急預案,嚴格執行安全值班制度,定期檢測水庫大壩,保障電力正常供應,不斷提升電力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和應對處置突發事故的能力。

(六)通信企業:相關企業要根據行業“全程全網,聯合作業”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的各項法律法規,開展經常性的安全生產培訓教育活動,培訓工作人員迅速、準確、安全使用專用設備設施的操作技能,落實日常安全生產檢查,加強對通信線路、機房設備、移動基站、電源設備等的檢查和加固,確保參與電信生產的所有設備、設施的技術性能安全可靠。

(七)各油庫和加油站(點):定期不定期的檢查企業設備設施是否齊備,警示標牌是否明顯齊全,防火防靜電措施是否嚴格,現場管理是否規范,安全管理制度貫徹落實情況。

五、切實抓好防汛抗旱指導工作

根據今年汛期我縣較往年來得較早,持續時間增長、降雨量較去年增多、發生洪澇災害可能性較大的預判,我縣重點工業縣多處“5.12”震后地質脆弱地帶,極易誘發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災害,工業企業面臨的安全隱患不確定因素增多等因素,為防止因自然災害給企業造成較大損失的現象發生,各企業要結合實際,提前抓好汛期安全生產的各項準備工作。

一是落實企業防災減災措施。要吸取去年“7.10”泥石流教訓,各企業提前做好防災減災工作,處于山洪泥石流易發區范圍的工礦企業、化工企業要切實做好防災減災準備,及時轉移危險地段的倉儲物資;對不具備防災避災條件的,主汛期前要限期整改和停工整改,科學選定建設場址和搭建安全工棚,避免因山洪泥石流發生人員傷亡和危險化學品的泄漏。

二是水庫水電站要服從州防汛辦的統一指揮,抓好汛期科學調度。我州具有調節水利功能的大型水電站集中在岷江流域,各水電站企業不能只強調經濟利益而忽視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必須具有全州一盤棋的思想,嚴格執行電調服從水調,水調服從洪調的原則規定,汛期要對大壩、閘門進行檢修檢測,汛中要降低水位預留防洪庫容,汛后要加大拉蓄提高抗旱的能力,積極探索以水清淤以水疏淤的措施,提升河道的行洪能力,流域電站切實發揮梯級攔洪的作用。

三是強化防汛減災宣傳教育,加強企業特別是普通工人防災知識教育培訓,增強企業和員工的防災意識和避險逃生能力。

四是完善企業防汛抗旱應急預案,不斷提高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汛前,要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汛期來臨時,要嚴密監測氣象、水文部門的預警信息和企業周邊的地質災害隱患,確保一旦突發事件發生即可迅速啟動應急響應,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組織緊急避險,開展應急救援,將因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五是加強值班值守和突發事件及時報告制度。各企業汛期要堅持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主汛期要求各單位主要領導到廠在崗,24小時保持通訊聯絡暢通,確保信息傳遞渠道暢通。發生突發事件要求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同時及時按程序報告當地黨委政府、相關部門及縣經信局,縣經信局將在第一時間奔赴現場,靠前指揮,指導企業開展搶險救災、生產自救的各項工作,最大限度的減少企業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幫助企業早日恢復生產。

六、工作要求

(一)各企業要高度重視,結合本企業實際和重點行業情況,全面安排部署企業安全工作,深入調研、及時分析、抓好隱患整改,加強與各部門溝通協調,建立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聯動協調機制。

(二)各企業要結合行業和自身實際,按照州、縣安全生產監管部門的要求,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將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崗位、個人,到事故易發點。加強日常安全生產管理,認真排查安全生產隱患,及時整改,建立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長效機制,積極推動建立責任落實、基礎扎實、投入到位、管理規范的企業安全生產保障體系,著力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三)請各企業按照本意見制定實施各企業的2014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