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情監視與短臨跟蹤方案

時間:2022-05-23 11:05:12

導語:震情監視與短臨跟蹤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震情監視與短臨跟蹤方案

一、指導思想

高度重視震情形勢,強化“震情第一”觀念。按照突出重點、全面推進方針,扎實做好2014年度我市震情監視和短臨跟蹤工作,為我市經濟社會建設和穩定服務。

二、總體要求

在省地震局的統一領導和安排部署下,緊緊圍繞國家局和省局劃定的2014年度地震危險區開展工作。市、縣(區)要強化意識,緊盯震情,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震情監視和短臨跟蹤工作管理,確保震情監視和跟蹤工作高效有序進行。

三、組織領導

市地震局成立2014年度震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全市年度震情監視和應急保障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震情應急工作執行小組。

四、工作安排及要求

(一)建立健全震情工作組織

市地震局成立震情監視和短臨跟蹤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由市地震局監測預報與應急救援處負責。各縣(區)地震局(特別是轄區被劃入危險區的縣局),應高度重視震情監視與短臨跟蹤工作,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加強領導,明確職責,落實任務和措施。

(二)加強震情監視與協作聯動機制

根據國家、省2014年度地震趨勢報告確定的危險區,加強地震重點危險區的震情監視與短臨跟蹤工作。及時分析和處理各項前兆數據,要及時發現和搜集各類宏觀異常,加強與省地震局和周邊市地震局協作聯動、保持信息溝通。

(三)認真落實震情值班制度

市縣(區)地震局全體人員,特別是各單位主要領導、震情值班人員必須保持全天候通訊聯絡暢通,切實落實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報的工作制度。市局將對全市所有在編工作人員的通訊暢通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

(四)加強地震監測臺站運行、管理維護

市地震局及有關縣地震局(臺站),應定期對所轄地震臺站儀器的運行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上報,確保地震信息網絡全年傳輸連續率平均達98%以上。各縣(區)地震局按月將轄區內地震臺站及宏觀點運行情況報市地震局監測預報與應急救援處備案。對轄區內臺站的供電、避雷、儀器運行、觀測環境等定期進行檢查,及時排除安全隱患,并將檢查維護等信息記錄在冊以便抽查。

(五)加快實施地震臺網布局

加快完善地震監測臺網建設,在省地震局的指導幫助下盡快完成金湖、洪澤兩口深井及金湖、洪澤、區強震動臺站的儀器安裝,并投入運行;完成盱眙鉆孔應變和綜合避雷建設及部分地震臺站基礎設施技術改造。

(六)完善“三網一員”隊伍建設

加強“三網一員”隊伍建設、管理及培訓,提高防震減災業務工作水平。規范鄉鎮防震減災助理人員工作職責,建立和完善“網點”速報制度,做到有情況報情況、無情況報平安,確保“網點”工作運行正常。加強對地震宏觀觀測點工作檢查指導,幫助和提高觀測員識別地震宏觀異常的能力。各縣(區)地震部門,對轄區內出現的宏(微)觀異常現象,必須在第一時間內調查核實,并根據地震異常落實與上報規范及時上報。

(七)加強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市、縣(區)地震局應重視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結合自身實際,與其它部門協作,組織人員開展地震現場工作為內容的培訓及演練,提高本級組織應對地震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市、縣(區)地震局嚴格按照省地震局要求,配備必要的應急裝備(設備),定期做好應急救援裝備的保養維護,確保裝備(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八)全方位開展地震知識的宣傳教育

以5·12防災減災日、7·28唐山地震紀念日等為契機,加大地震知識宣傳力度,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多種宣傳媒體開展地震基礎知識、前兆異常識別和應急救援自救互救知識普及。提高社會公眾防震減災意識和識別地震謠言的能力,保持社會的和諧穩定。

各縣(區)地震局要結合實際,制定本地震情監視與短臨跟蹤方案,并于3月15日前書面材料報市地震局監測預報與應急救援處備案。方案的制定將作為年終縣(區)考核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