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組織“三大戰役”全力推進產業興縣進程的實施方案
時間:2022-03-27 10:09:00
導語:集中組織“三大戰役”全力推進產業興縣進程的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落實《州委、州政府關于集中組織“三大戰役”,強力推進幾項重點工作的意見》,認真組織實施工業園區攻堅戰、旅游經濟升溫戰、城鎮建設突破戰“三大戰役”,全力推進產業興縣進程,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快速持續協調發展,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2007年6月至12月)
(一)工業園區攻堅戰目標
體制機制建設基本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有實質進展,招商引資有新的突破,發展氛圍進一步增強,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經濟效益進一步提升。完成園區的機構設置,建立科學高效的體制和機制。完成四個小區的總體規劃和譚家村小區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完成譚家村小區400畝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拆遷安置小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1-3個項目申報和兩個企業的啟動工作。
(二)城鎮建設突破戰目標
以文明城市創建為中心,鋪開城區和農村兩個戰場,調動社區、單位、市民的建設積極性,著力提高城鎮建設管理水平。以市容市貌為重點,加大城鎮綜合整治力度;以城市規劃修編為重點,加大規劃落實力度;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加大項目爭取力度;以“百鎮千村”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城鎮凈化、綠化、美化、亮化、暢化的“五大”目標。力爭實現縣城基礎設施建設、“百鎮千村”示范工程建設、城鎮規劃管理、城鎮日常管理、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建材產業發展“六大”新突破。
(三)旅游經濟升溫戰目標
認真落實宜昌省長辦公會精神,按照省三峽旅游發展控制性規劃,圍繞把巴東建設成為三峽旅游的重要戰略節點和國家風景走廊,圍繞打造旅游目的地、構建大旅游發展格局的總體目標,全力爭取兩個創建(神農溪景區創5A、爭創湖北旅游強縣),重點抓好兩大景區開發(神農溪延伸開發和水布埡旅游開發),突出抓好兩大基礎設施建設(巴東旅游碼頭、神農溪156-175米旅游碼頭),努力開拓兩個市場(入境客源、國內客源),加大兩個力度(加大行業管理力度、加大宣傳促銷力度)。全縣年接待游客80萬人次,其中神農溪66萬人次(外賓15萬人次),實現旅游直接收入8900萬元,提供稅費收入2100萬元。
二、工作重點
(一)工業園區攻堅戰的工作重點
1、建立健全管理體制機制。成立巴東工業園(籌)管理委員會和園區投資融資公司,明確管委會的職能配置、授權范圍和方式。科學設置管委會內設機構,配強管委會領導班子。建立園區同縣直部門在行政審批、核準、備案等工作上的“直通車”制度。
2、積極爭取園區立項。積極爭取黃土坡滑坡體內工業企業搬遷項目,加快巴東工業園區立項申報工作。積極協調省發改委盡快報請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巴東工業園區。
3、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對省人民政府已行文批準巴東工業園區一期的用地165畝,依據已經出臺的《巴東縣工業園區搬遷補償標準》,科學規劃搬遷安置方案,迅速啟動搬遷安置和基礎設施建設。拆遷安置小區基礎設施建設6月30日前動工,11月30日前竣工;譚家村小區招商建設的項目基礎設施部分6月30日前開工,12月31日前完成50%。
4、加大部門配合支持力度。交通局要爭取完成巴鶴省道野三關集鎮新線立項、火車站至集鎮接線公路立項;建設局要指導完成規劃及報批工作;國土局要爭取新批建設用地150畝,農用地轉用140畝,完成全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基本滿足園區報批需要;財政局要積極爭取和撥付開發銀行貸款;發改局要加快園區基建項目的立項、基建計劃安排,申報適合園區的項目2個以上,爭取天然氣開口供氣政策;電力公司要完成園區內110KV的架空線路搬遷,建設配套園區電力設施。
5、積極引進企業入園。依托特色優勢資源,充分利用優惠政策,加大產業集聚和資源整合力度,外引內聯,引企入園。加快項目本子編撰進度,10月底前完成園區招商項目庫建設。對已入園的巴東恒興肉制品有限公司、中國三峽酒業有限公司、野之源食品有限公司、綠夢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嚴格兌現承諾,落實優惠政策,支持企業發展壯大。對已經在園區意向選址的浙江野風集團等5家企業,搞好跟蹤服務,盡快落實項目。
(二)城鎮建設突破戰的工作重點
1、狠抓文明城市創建,爭創全州先進管理縣城。加強宣傳教育引導,營造濃厚氛圍,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報道,增強市民參與城市建設管理的主體意識。創新管理機制,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充分發揮社區居委會在街道管理的基礎性作用。大力開展綜合治理,把違章建設、亂貼亂畫、違章占道經營等行為作為整治重點,規范車輛停靠、垃圾清運、廣告設立、擺攤經營等行為,落實門前“四包”責任制,努力改善市容市貌。開展文明衛生集鎮創建工作,改善我縣集鎮臟亂差的現狀。
2、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一是加快童家坪地災治理梯道工程、巫峽路西頭停車場、楚天路東頭停車場、白土坡居民小區道路路基工程、白土坡揚帆路支線路基工程、黃家大溝棄碴場工程、新城供水工程等7個縣城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進度,確保國慶節前竣工初驗;二是做好營四路道路加鋪工程、白土坡上泵水工程、營沱上泵水工程、巫峽廣場設施綠化改造等四個工程的前期設計工作,力爭第四季度開工建設;三是多渠道籌集資金,實施溪丘灣集鎮道路硬化工程,完成東壤口垃圾處理和溪丘灣污水處理項目,啟動野三關、水布埡垃圾污水處理項目,加快各鄉鎮集鎮農貿市場、停車場、環衛設施、集鎮綠化等項目建設。探索創新建設管理機制,改變政府投資、政府建設、政府管理的模式,逐步推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市場化。
3、強化城鎮規劃管理,提高城鎮建設水平。一是圍繞撤縣建市目標,努力爭取黃土坡整體搬遷項目,積極做好《巴東縣城總體規劃(修編)》的銜接爭取工作,擴大縣城規劃人口容量;二是9月底前完成省、州級重點鎮(野三關、水布埡、沿渡河、東壤口)修建性詳規編制和評審工作;三是12月底前完成其他建制鎮和鄉集鎮控制性詳規編制和評審工作;四是7月底前完成鄉鎮新農村示范村規劃編制和評審工作;五是繼續開展“城市規劃效能監察年”活動,建立健全規劃公示制度,深化規劃效能監察;六是嚴格執行規劃,做到“科學規劃,科學管理”,提高城鎮規劃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
4、抓好“百鎮千村”示范工程,提高城鎮化水平。在鞏固第一批實施的野三關鎮石橋坪村、東壤口鎮雷家坪村、沿渡河鎮羅坪村3個示范村的基礎上,啟動第二批水布埡鎮顧家坪村、綠蔥坡鎮野花坪村的整治工作,做好沿渡河鎮高巖村、東壤口鎮石梁子村申報省“百鎮千村”示范村申報工作。加快野三關鎮等省州重點鎮建設步伐,迎接全州小城鎮建設工作會議在野三關鎮召開。
(三)旅游經濟升溫戰的工作重點
1、加大景區開發和創建力度,打造旅游精品。
神農溪5A級景區創建。做好沿渡河165-175米水位旅游碼頭建設和延伸河道整治疏浚工作;加快神農溫泉建設進度,確保10月前建成并接待游客;加快高巖特色民居建設,引導農民積極參與鄉村旅游的開發;鞏固景區集中整治成果,堅決遏制神農溪河道采砂采石和濫砍濫伐、亂捕亂漁現象,采取得力措施保護景區的植被和動物,保持景區的良好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按照《旅游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抓好羅坪游客中心廁所的改造評星工作。在10月底以前做好神農溪創建5A景區的各項籌備工作。
水布埡景區建設。完成水布埡接待中心土地征用手續,完成接待中心的設計、評審手續,力爭7月份破土動工,在2008年5月份形成初步接待能力。完成五艘旅游船圖紙設計和評審及旅游航線、運率的申報,11月份下水試航。完成旅游碼頭的設計和評審,力爭在2008年4月底以前建成試營運。完成三友坪生態農業開發公司的組建(以公司帶動農戶模式),制定生態農業開發大綱。完成與清江開發公司大壩、發電機組項目的觀光游覽項目洽談。
湖北旅游強縣創建。按照旅游強縣的要求主動做好“五個結合”,即:加強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相結合,加強旅游開發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加強旅游開發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加強旅游開發與城鎮建設相結合,加強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相結合。按照旅游強縣創建標準,加大創建申報工作力度,成立創建領導小組,明確創建目標,分解部門責任,確保旅游強縣創建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6月中旬前,完成軟件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7月份迎接州旅游局的檢查驗收,10月份迎接省旅游局的檢查驗收,力爭成為湖北省首批旅游強縣,并爭取進入中國旅游強縣創建試點單位名錄。
2、加大宣傳促銷力度,拓展旅游客源市場。
擴大新聞媒體和廣告宣傳。以中央電視臺、湖北電視臺、楚天都市報等新聞媒體為重點,加大對巴東旅游的整體形象宣傳,擴大巴東旅游的影響力,特別是“十一”黃金周前,在宜昌、武漢、重慶等大中城市進行集中宣傳。
推進區域合作,拓展客源市場。借助鄂渝兩省市1+3區域經濟協作框架機制,發揮接東承西的區域優勢,搞好與武漢、宜昌、神農架、長江三峽旅游聯合體的友好合作,不斷開拓新的客源市場,努力擴大外賓旅游市場。
積極參與宣傳促銷活動。以企業為主導,分區域突出重點,積極參加有價值、有效果的旅游交易會,今年主要是做好三峽旅游5+3聯合體中央媒體的宣傳促銷,參加6月中旬在武漢舉辦的恩施文化旅游宣傳周活動、8月在重慶、武漢等地舉辦老年包船游三峽宣傳活動、9月舉辦的北方旅游專列啟動宣傳活動、11月在昆明舉辦的國際旅游交易會。
促進旅游與文化有機結合。抓好2008中國三峽纖夫文化藝術節的策劃籌備工作,使其成為有規模、有檔次、有影響、有市場吸引力的旅游文化節慶活動。要迅速編制完成“中國三峽纖夫文化藝術節”工作實施方案,組建工作專班深入景區、深入民間挖掘整理纖夫文化,為纖夫節的舉辦做好前期籌備工作。利用文物復建工程,積極爭取民族文化公園建設,提升旅游文化內涵。努力推介“撒爾嗬”進入八藝節,提高巴東旅游知名度。
3、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延伸旅游產業鏈。
一是加快碼頭建設。建成巴東長江(長渡河)旅游碼頭,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把信陵鎮建設成為我省三峽3個輔中心旅游門戶城鎮之一,把沿渡河建設成8個旅游名鎮之一,增強旅游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二是打造星級賓館。對帥巴人酒店、國玖大酒店、龍泉賓館等賓館按星級評定的要求,提升賓館服務檔次,力爭今年新增1—2家星級飯店。三是開發旅游產品。支持組建旅游商品開發公司,開發具有紀念性、便攜性、實用性和特色性的旅游商品,建設好旅游商品市場。四是拓展旅游內容。申報羅坪村、高巖村、雷家坪村、三友坪村生態農業旅游示范點,引導建設農家樂旅游項目,逐步形成接待規模。
4、加大行業管理,促進旅游可持續發展。
培育旅游骨干企業。進一步規范縣內旅游市場秩序,以資源和資金為要素,扶持旅游企業的發展壯大,扶大扶強,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實力。
強化旅游隊伍建設。一是著力建設好企業經理級高級管理人才,成為旅游產業發展的脊梁;二是加強對各崗位管理人才的培養,培養更多的旅游企業管理的行家能手;三是強化導游隊伍建設和優秀導游的培養,以開展誠信導游員和十佳導游活動為標準,大力開展“抓行風、樹形象、促發展”活動,強化導游年審和等級考核工作,積極參加州旅游局10月份組織的“十佳”導游大賽活動,展示我縣導游人員的綜合水平,培養和鍛煉一批新的優秀導游員;四是加強船工技能培訓,保護船工的積極性。
建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法》,要牢固樹立沒有安全就沒有旅游的意識,做到誰主管誰負責,措施到人,責任到人。深入開展旅游安全教育活動,提高全行業的安全意識和責任。進一步落實旅游安全工作責任制,健全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旅游安全工作的指導,在重點時段組織開展旅游安全大檢查和專項檢查,對安全隱患限期落實整改。指導旅游景區和旅游企業結合實際,制定旅游安全事故救援預案,采取有力措施嚴格防范旅游安全事故的發生,逐步建立旅游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委書記龍世洪、縣長李洪敏為實施“三大戰役”的總牽頭人,成立以縣委副書記劉冰為組長,縣四大家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鄉鎮、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三大戰役”組織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部署“三大戰役”實施工作。縣委副書記劉冰,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崔久紅,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劉太可,縣政協副主席譚德明為旅游經濟升溫戰的責任領導;縣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廖正群,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鄭凱,縣人民政府調研員譚權遠為工業園區攻堅戰的責任領導;縣委常委、縣委政法委書記楊立勇,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淵平,縣政協副主席譚春魁為城鎮建設突破戰的責任領導。縣發改局、商務局、旅游局、建設局、環保局、交通局、文體局、民宗局、廣電局、財政局、國土局、工業園區、人民銀行等部門是實施“三大戰役”的責任單位,其中縣旅游局、建設局、工業園區分別為旅游經濟升溫戰、城鎮建設突破戰、工業園區攻堅戰的牽頭責任單位,具體負責方案的制定和組織協調工作。其他縣直各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搞好服務,推進工作。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結合本鄉鎮的實際,突出重點,組織實施好“三大戰役”,促進各項工作協調發展。
(二)強化工作措施。一是積極爭取項目。充分利用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三峽庫區、民族地區等政策優勢,努力爭取國家項目支持。要著力抓好三峽庫區支流航道整治及船舶標準化改造項目,三峽庫區次級河流水污染防治項目,30萬千瓦煤矸石火電項目,鐵路、高速公路、209國道長江大橋連接線項目等事關巴東發展的大項目,增強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二是深入做好對口支援工作。積極應對國家“后三峽”政策,搶抓對口支援機遇,認真落實北京對口支援座談會和省直有關部門巴東對口支援座談會精神,進一步加強聯系跟蹤,爭取會議議定援助事項落到實處。三是大力招商引資。優化投資環境,放寬準入條件,改進服務水平,筑巢引鳳,內引外聯,積極引企入園。對已經進入的企業要嚴格兌現承諾,落實優惠政策,支持企業發展;對有意向進入的企業要加強聯系溝通,搞好服務協調,促其盡快入園。四是加大金融支持。研究國家產業政策、財政金融政策,爭取國家對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重點項目的投入。發揮財政資金導向作用,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科技創新、結構調整。充分發揮城投公司的作用,加大對“三大戰役”的投入力度。盡快出臺《關于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制,擴大擔保額度,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支持企業創新資本運作方式,通過募集股金組建股份公司、實行部分股權轉讓等形式,吸納民間資本,推進“三大戰役”投資主體多元化。
(三)加強督辦檢查。一是建立進度目標責任制。各鄉鎮、各部門將“三大戰役”的各項目標任務分解到月,責任明確到人,實行掛圖作戰。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每月進行檢查驗收,對工作進展快、成效明顯的鄉鎮和部門予以表彰;對工作不力、進展緩慢、成效較差的鄉鎮和部門給予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責任。二是加強行政效能監察。各鄉鎮、各部門要以“弘揚八種風氣、創學習型機關”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轉變作風、履職盡責、提高效率、努力工作,積極營造良好的體制環境、法治環境、信用環境、政策環境和服務環境,為實施“三大戰役”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紀檢監察部門要圍繞優化發展環境、提高機關工作效率加強行政效能監察,嚴肅查處“不作為、亂作為”的行為,為“三大戰役”的順利推進保駕護航。三是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宣傳、新聞單位要加強“三大戰役”的宣傳輿論引導,要開辟專欄,精心組織系列報道、專題報道、典型報道,全面宣傳“三大戰役”的進展和成效。
精品范文
10集中采購管理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