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網推進實施方案

時間:2022-10-29 08:22:00

導語:監管網推進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監管網推進實施方案

國家質檢總局、商務部、工商總局《關于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實施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的通知》(國質檢質聯〔2007〕582號,以下簡稱《通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推廣應用工作的意見》(渝辦發〔2006〕100號)和《重慶市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推進工作實施方案》(渝辦發〔**〕147號)精神,為做好全縣的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推進工作,加強對納入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和強制性產品認證(CCC)管理的重點產品實施電子監管,結合我縣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地方人民政府負總責,企業承擔主體責任,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的原則,按照“源頭治理、全程監管、社會監督”的思路,以加快推進電子監管網工作為手段,嚴格產品市場準入,探索對產品質量進行全程跟蹤和溯源的電子化監管,構建從生產到流通的監管鏈條和社會監督網絡,促進企業質量誠信建設,維護群眾消費權益和“大足制造”的良好形象。

二、工作目標

《重慶市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推進工作實施方案》(渝辦發〔**〕147號)及有關工作部署,**年6月底以前,《首批入網產品目錄》9類69種產品100%實現賦碼上市,因特殊原因確有困難不能及時賦碼的,企業必須書面說明,由當地人民政府審查簽章后,交縣質監部門嚴格把關,情況屬實的,方可批準并報質檢總局推進辦備案,且必須限定過渡期,過渡期不得超過**年12月31日。**年6月以后,進一步擴大范圍,逐步實現重點產品全面覆蓋。

三、實施步驟

監管網推進工作分三個階段實施。

階段:動員部署階段(**年6月上旬)。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和各有關部門動員部署電子監管網推進工作,各級各部門要迅速組織學習、貫徹實施有關文件精神。同時,重點對照《首批入網產品目錄》,核實應入網產品企業的名單(包括生產許可證和CCC認證),企業名單由縣質監局負責清理,對已入網產品(包括已入網賦碼產品和已入網未賦碼產品)和未入網產品建立專項管理檔案,并下發到各街鎮鄉。面向《首批入網產品目錄》的生產企業,開展一定規模的宣傳活動,并對電子監管網推進工作人員進行培訓。

階段:首批產品入網賦碼階段(6月中旬至6月底)。已取得生產許可證或CCC認證證書而未入網賦碼的,要求企業盡快入網,并完成賦碼工作;已入網未賦碼的企業,要求加大賦碼工作力度,使產品盡快賦碼上市;正申辦生產許可證和CCC認證以及名牌申報、免檢申報的企業,要求其辦理電子監管入網賦碼手續;已入網賦碼的,要督促企業建立持續賦碼機制。6月30日以后,開展首批入網產品入網賦碼檢查驗收和行政執法工作。主要內容包括:是否建立電子監管網管理檔案;應入網產品企業的入網率;入網產品持續賦碼率,以及入網產品全程監管鏈條建立情況等內容。

階段:深入推進、實施有效監管階段(**年6月以后)。對須在過渡期內入網賦碼的,督促企業必須在過渡期內完成入網賦碼。對列入《首批入網產品目錄》的產品實施產品溯源、質量跟蹤、打假治劣,有效提升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監管水平。對列入《首批入網產品目錄》未獲得生產許可證、CCC認證證書并未使用統一標識電子監管碼的,產品不得生產銷售;產品生產企業不得偽造或者冒用電子監管碼。對未使用統一標識電子監管碼的產品,由相關部門責令其生產企業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企業退出主要流通渠道。逐步擴大《入網產品目錄》,確保重點產品全部入網,實施有效監管。對已經入網產品做好持續賦碼的跟蹤和服務工作。對需要申請生產許可證和CCC認證的產品進行把關,做到在申請生產許可證或CCC認證的同時加入電子監管網并賦電子監管碼,電子監管網推進工作進入正常推進、規范管理階段。

四、職責分工

電子監管網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有關方面要按照分工負責、協同合作的原則,切實將這項工作抓細抓好,抓出成效。

(一)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職責

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對推進工作負總責,組織制訂具體工作計劃,落實企業入網方案,將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街鎮鄉各個部門和企業,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督促各有關部門加大對實施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的產品和生產經營企業的監管力度,督促轄區內企業產品入網、入網賦碼,完成轄區內《首批入網產品目錄》9類69種產品入網賦碼目標任務,并進一步擴大范圍,逐步實現重點產品全覆蓋,完善產品質量政府監管網的建設和產品質量、食品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

(二)有關部門職責

監、貿易、工商等有關部門既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產品質量電子監管工作。

監局要充分發揮縣產品質量電子監管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作用,牽頭抓好組織協調、檢查驗收,數據統計,信息報送等工作。認真履行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監管職能,在電子監管網的推進過程中緊密結合行政許可、證后監管、行政執法、名牌推薦培育等工作,加強對生產企業的宣傳和指導,利用電子監管網信息加強對實施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產品和生產、經營企業的監管力度,促進產品安全和食品安全溯源體系的全面建立。

易局組織推動電子監管網查詢終端布設,使電子監管網查詢終端覆蓋我縣主要商場、超市,逐步實現大中型商業企業、超市網點的查詢終端布設,督促商業流通企業制定相關規定,要求各商品供貨廠商采用電子監管碼進行商品貨源查詢和追蹤。

商局對流通領域中涉及的《首批入網產品目錄》9類69種產品,重點查驗實施生產許可證和CCC認證管理的產品是否使用統一標識的電子監管碼,要求產品銷售者嚴格履行索證索票和建立購銷臺賬等法定責任和義務,完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溯源體系。6月30日以后,重點對產品銷售者嚴格履行索證索票和建立購銷臺賬、執行電子監管碼標識查驗制度等進行監督檢查,對流通領域中凡未使用統一標識電子監管碼的產品,要責令其生產企業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企業退出主要流通渠道。

委負責加大對重點產品生產企業的宣傳力度,組織督促重點產品生產企業入網和賦碼。縣農業局負責組織種子、農藥、飼料等農資生產企業入網和賦碼工作,協調有關部門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農資違法生產、經營行為。縣衛生局負責監督消費環節食品、化妝品電子監管碼應用工作,查處消費環節假冒偽劣食品、化妝品違法行為。縣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組織藥品生產企業入網和賦碼工作,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藥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編制全縣藥品銷售企業查詢終端配置規劃,指導協調安裝查詢終端工作。縣公安局負責對移交的涉嫌犯罪的各類案件予以查處。縣財政局負責研究提出和落實有關鼓勵企業入網和入網賦碼的財稅優惠政策。縣電信公司等通信部門負責保證公用通信網的通信服務質量,保障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的通信網絡正常運行。縣鹽務局負責組織食用鹽包裝、加工企業的入網和賦碼工作,督促銷售企業執行電子監管碼查驗制度。縣供銷社負責制定并實施全縣重點鄉鎮和重點村信息查詢終端布設規劃。縣煙草公司負責監督卷煙應用電子監管碼工作。縣新聞社、文廣局負責對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的宣傳工作。縣督查室負責對各級各部門的推進工作進行督促檢查。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是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兩個鏈條、兩個體系、一個網絡”的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依托數據庫建立的國家級產品質量追溯平臺。推進電子監管網工作,是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迫切要求和重要內容,對于構建覆蓋全社會的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絡和信用體系,維護消費者和企業的合法權益,打擊制假售假行為,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進步具有積極作用;是保證我縣重點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合法生產、合法經營的重要手段;是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產品聲譽和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的重要舉措。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分管領導直接負責,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加大推進力度,保障工作力量、工作條件和工作經費,切實把電子監管網推進工作落實到位。

(二)明確任務,搞好協作。推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有關部門要增強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按照“行業管理、屬地管理”原則,切實履行各自職責。對涉及多個部門的工作,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要細化工作項目,進行層級、部門責任和進度的細化分解,建立量化考核指標,形成上下齊抓共管、縱橫全力推進的工作格局。縣政府電子監管網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做好組織、指導和監督工作,加強協調溝通和督促檢查,隨時掌握企業入網情況,及時研究解決推進工作中發現的新問題。要轉變工作作風,積極主動地為入網企業提供服務,方便企業入網和使用。要做好與有關部門、技術支撐單位的溝通協調,形成合力,良性互動。

(三)完善機制,加強督導。要根據工作目標要求,適時組織督導組,切實加強檢查和督促,研究、跟蹤和解決新問題,確保如期完成推進目標。要在電子監管網推進工作中堅決落實方便企業、方便百姓、不收費的要求,不得增加企業負擔,不得增加消費者負擔,充分體現政府服務意識。建立推廣應用領導小組例會制度和調度制度,聽取和調度推進工作進度,交流工作經驗,研究解決重大疑難問題,制定有關推進工作政策。要實施月報制度,每月通報一次工作進度。

(四)強化宣傳,營造氛圍。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政策宣傳,加大宣貫力度,進一步提升社會認知度,做到《首批入網產品目錄》相關企業全覆蓋,營造更加濃厚的社會氛圍,為深層次應用創造條件。要加大對電子監管網成效宣傳,發掘成功案例,發揮示范作用,增強說服力。要結合企業關心的問題,對不同入網階段,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和幫助。

(五)嚴格執法,依法行政。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開展工作,要嚴格按照《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認證認可條例》及《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的要求,認真履行職責,對列入《首批入網產品目錄》的產品,未獲得生產許可證、CCC認證證書并未使用統一標識電子監管碼的,產品不得生產銷售;對偽造或者冒用電子監管碼等違法行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