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方案
時間:2022-03-02 07:29:00
導語:縣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縣有大米、酒類、餅干、糕點、飲料等食品生產企業150余家,食品行業工業總產值約3.4億元,占全縣的國內生產總值8%左右。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決定》,按照省、市政府有關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的要求,認真抓好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督管理,促進我縣食品生產加工業健康發展,確保食品企業生產質量合格的食品,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服務經濟,促進發展,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建設和諧社會為目標,以夯實安全基礎,落實責任為手段,以國務院決定和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按照規范化、法制化和科學化的要求,轉變監管方式和工作作風,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全面履行和落實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職責,全面確保食品質量總體水平有新的提高,讓廣大人民群眾吃上放心食品。
堅持全縣統一領導,各鄉鎮政府按轄區負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質監部門負責源頭把關,各職能部門和政府協管員齊抓共管。本著抓實、抓細的原則,立足當前,著眼于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結合本縣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分類指導,以點帶面,全面實施。
二、工作目標
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原則,對《產品質量法》、《標準化法》和《食品衛生法》等法律規定的全部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設備、洗滌劑、消毒劑等8大類產品的生產加工企業,進行集中整頓和規范。通過整頓和規范,扶持一批名優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關閉一批不具備產品質量安全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嚴厲懲處一批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犯罪分子。通過建立監管機制,使食品生產企業自律和誠信經營意識不斷增強,食品生產加工行為逐步規范,食品生產加工水平和食品質量安全衛生水平有明顯提高。
三、工作網絡
通過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區域監管機制,明確分工和責任,層層落實,強化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監管。
(一)縣成立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領導小組,承擔全縣食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領導和指揮工作。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副縣長廖曜中為組長,縣政府調研員王士環為副組長,縣政府副調研員、財政局局長蔣云華、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龍順才、檢察院檢察長左才軒、公安局局長張榮華、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周鐵生、工商局局長羅云學、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雷建國、衛生局局長肖桂軍、農業局局長王元新、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趙偉民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由趙偉民兼任辦公室主任,質監局副局長朱朝暉為辦公室副主任,負責辦公室日常具體工作。確定伍長青、李亞平、黃永成、陳志敏、肖高林、佘勁濤、蔣宏君、陳瑞芳為專職監督員,各鄉鎮企業辦公室主任為本鄉鎮食品質量安全協管員,村報賬員為本村食品質量安全聯絡員。
(二)定人定責。局長趙偉民對全縣食品質量安全工作負總責,副局長朱朝暉負責抓好食品生產企業整頓和規范工作,食安股長伍長青負責落實本方案規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和目標,8名專職監督員按劃定的區域負責本責任區域內的食品生產企業安全監管工作。
(三)定區域、定企業。全縣26個鄉鎮劃分8個監管責任區域,由8名專職監督員分別負責監管。
(四)落實監督員、協管員、聯絡員、檢驗員責任。
專職監督員:負責對監管責任區域內食品生產企業的普查建檔、巡查回訪、監管執法、強制檢驗、質量投訴和咨詢服務等工作。
政府協管員:負責本區域內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生產質量信息收集,每月定期訪問,協助質監部門做好食品企業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并及時向質監部門報告當地食品生產企業變化情況和食品安全突發事件。
村級聯絡員:負責本村的食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宣傳,協助上級職能部門做好食品企業普查建檔和抽樣等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企業檢驗員:認真執行食品質量法律法規和政策,負責對原材料和產品進行檢驗把關,檢驗結果做到科學、準確、真實,協助企業質量負責人做好企業質量管理工作。
四、工作任務與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檔案。通過進村、入生產企業、入加工戶,對全縣食品生產企業(包含小作坊)逐一調查摸底,將企業的產品、生產條件、人員、檢驗設備、質量信息等情況納入企業檔案,并輸入計算機存檔。
(二)建立“四圖”。
企業變化動態圖及食品行業分布圖,用圖表的形式標出企業的名稱、產品種類、分布地點,并每月更新一次。
監管責任落實圖,分為局內各部門監管責任圖和食品專職監管員區域監管責任落實圖。
食品質量安全警示圖,按照產品的風險程度,企業質量抽查和巡查情況,對容易出質量安全事故的企業進行分類標明。
(三)召開全縣食品生產企業整頓和規范專項行動動員大會,動員鄉鎮政府、各職能部門和食品生產企業的力量,在縣內營造一個大家都重視食品質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要層層簽訂責任書,所有食品企業要與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簽訂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
(四)對食品及相關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實行動態分類監管。針對食品的不同風險程度和生產企業對食品質量的控制能力,將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按質量安全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對不同質量安全等級的企業執行不同的監管方式和不同的檢驗檢查頻次。通過實施巡查、回訪、年審、強制檢驗、監督抽查等監管措施,實現分類監管、分類指導,督促獲證企業履行法律義務,保持出廠食品持續合格。凡是在強制檢驗中不合格的,采取嚴格依法實行加大抽檢頻次,公告、責令收回、跟蹤抽查、責令停產整頓、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等處理措施,做到“三個不放過”:企業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質量安全達不到要求不放過,質量教訓未吸取的不放過。
(五)嚴格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的監管。針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數量大、分布廣、風險高的特點,按照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指導思想,建立以質量承諾為主要內容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自我聲明制度。積極引導小企業聯合建立檢驗室,督促小企業與縣質檢機構簽訂委檢協議,對小企業的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實行定期報告制度。
(六)進一步加強食品添加劑的監管。要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與縣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簽訂質量承諾書,在質量安全承諾書中承諾嚴格按標準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濫用添加劑,不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建立購買和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加工輔助劑臺賬,對使用的添加劑種類定期報質監部門備案。對不按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加工助劑或不按要求記錄食品添加劑、食品加工助劑使用情況的企業,要責令其整改。
(七)嚴格生產許可,加快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要依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加快食品生產企業市場準入工作進度,督促未申請的企業盡快改正;同時,進一步加強對食品生產許可受理、審核、檢驗工作的管理,嚴格審查條件,規范審批程序,對不具備生產條件的不發放生產許可證,對無證生產、銷售的依法予以打擊。
(八)突擊重點,加大食品監督抽查力度。在近期集中力量開展食品監督抽查工作,突擊重點品種、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和重點區域,提高監督抽查的有效性。同時,要加大對不合格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處理力度,嚴格實施公告、整改、復查、處罰和責令收回等處理措施。
(九)深化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遏制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行為。一是結合貫徹《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加大力度查處無證生產、銷售食品違法行為;二是組織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集中對城鄉結合部、農村等監管薄弱地區的區域性質量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三是嚴厲打擊使用病死畜、禽肉等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違法行為;四是對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造成嚴重后果、構成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加大扶優扶強的力度。加大宣傳優質食品、優良品牌和優秀企業的力度,扶優治劣,引導消費。建立優秀企業名單,將A類企業、連續三年強制檢驗均合格的企業和質量好、信譽高的企業列入其中,爭取有關部門從項目、資金、創企業品牌等方面重點扶持。同時,在政府網站或新聞媒體上開辟專欄進行宣傳。
(十一)建立健全食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加大科技投入,加強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建設??h質檢所重點建設常規的理化試驗室和普通的微生物實驗室,同時,引進和培養食品衛生檢驗專業技術人員,努力提升檢驗機構的綜合能力,滿足日常監管工作需要。
(十二)落實報告制度。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定期寫出食品質量報告,向縣政府匯報全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分析形勢、指出問題、提出措施。
五、實施步驟和時間
從現在起至9月底,整個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工作大體分六個階段進行:
(一)調查摸底階段。食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對全縣的食品生產企業及相關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的基本信息調查摸底,建立企業檔案。
(二)宣傳發動階段。召開全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整頓和規范動員大會,督促各鄉鎮和有關職能部門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層層簽訂質量安全責任書,縣質監局與縣內所有食品生產企業(含小作坊)簽訂質量承諾書。
(三)對企業進行培訓和服務階段。由縣質監局組織食品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人員和檢測技術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使其熟悉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檢驗專業知識。按照劃分的監管責任區域,專職監督員對責任區域內的食品生產企業進行駐廠指導和服務,著重幫助企業提高對食品質量安全重要性的認識,使其能自覺主動地提高食品生產、檢驗控制水平。幫助食品生產企業從質量管理職責、企業場所要求、生產資源提供、采購質量控制、過程質量管理、產品質量檢驗等方面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并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提供所需服務。
(四)落實措施,加強監管階段。認真落實巡查、回訪、年審、強制檢驗、監督抽查等措施,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無證生產及假冒偽劣行為,嚴格履行“三個不放過”,加強對小企業、小作坊的監管。同時積極引導、幫助、扶持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加強質量管理工作,督促其落實和完善各項質量管理措施。
(五)鞏固提高階段。根據檢查情況對前階段工作進行回頭看,鞏固、深化整頓和規范工作成效。確保通過前四個階段的整治,使各種食品生產的違法行為和不規范行為得到明顯改觀,全縣食品生產加工業的整體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六)總結驗收階段。認真總結食品加工業整頓工作經驗,形成書面材料,報請省、市對整頓和規范工作進行驗收。
- 上一篇: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分析講話
- 下一篇:企業違法排污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