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預案

時間:2022-11-17 03:37:00

導語:縣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預案

為加強我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力度,保障地方經濟建設順利進行,促進我縣經濟的穩步發展,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制度》的有關規定和要求,結合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實際,特編制本預案。

一、2009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目標及原則

(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目標

使人為誘發的地質災害日益減少,對全縣的重大地質災害點按《*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實現有效的治理,最大限度降低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對突發性地質災害能夠及時準確地做出反應,將地質災害防治從分散的、被動應急式的向有組織的、專門的、主動的和可預見性轉變。

(二)地質災害防治的原則

1、“以人為本”的原則;

2、“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

3、“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

4、“工程治理與搬遷避讓相結合”的原則;

5、“誰誘發,誰治理;誰受益,誰出資”的原則;

6、“專業隊伍與群眾相結合,技術業務與行政措施并舉”原則。

二、2009年重點地質災害預測預報及區段圈定

根據《*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成果,2009年汛期可能發生重大地質災害的危險地段(圈定的重點防范區段)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預測如下:

(一)金中鎮洋水河流域易發崩塌、泥石流、地裂縫等地質災害,危及洋水河兩岸居民及多家礦山企業。

(二)金中鎮上河崩塌,造成上洋水河河道堵塞,危及洋水河上游礦山企業安全。

(三)雙流石筍口至馬腦殼一帶易發生山體崩塌,危及洋水河上游礦山企業工業場地安全和形成大量泥石流物源。

(四)金中鎮寨子村龍井灣組滑坡,危及51戶240人生命財產安全。

(五)毛云鄉簸箕村上寨組崩塌,危及25戶116人生命財產安全。

(六)南江鄉毛家院村坡背后滑坡,危及39戶152人生命財產安全。

(七)永溫鄉安大村爛溝滑坡,危及48戶245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以上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由縣國土資源局和涉及的鄉(鎮)人民政府作好中長期預報,各鄉(鎮)及有關單位要各司其職,在汛期加強監測頻度,注意異常情況變化,做好各項防災工作。各鄉(鎮)、各相關部門要繼續做好未列為重點防范區段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預警工作,制定防治措施。

三、2009年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明確責任,層層落實,進一步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力度。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貴州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暫行辦法》、《*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制度》及《*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規定和要求,各鄉(鎮)、縣政府各有關工作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地質災害有關制度,特別是縣、鄉、村、組四級監測預警網絡建設。各鄉(鎮)、部門“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抓落實,責任分解到個人,層層簽訂責任書。

(二)積極主動做好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預警工作,完成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治理。

根據今年汛期地質災害重點防范區段的圈定,確定了重點防范對象,各鄉(鎮)、建設、交通、水利、礦山企業等部門和單位要編制防災減災預案,汛期加強監測頻度,做好防范工作,積極籌措資金進行治理。針對我縣地質災害的實際情況,汛期有中到暴雨時,易引起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各鄉(鎮)要做好監測預警工作,加強巡、排查,注意變化,對有崩塌前兆的地區進行人群疏散,設立明顯的警示標志,發現有臨災前兆時,以鳴鑼為預警信號,組織災區居民疏散、撤離。旅游、鐵路、有在建工程項目的交通、教育、建設等單位嚴格按照國務院《地質災害條例》、《*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制》進行管理,防患于未然,特別是在汛期間要加強鐵路、公路沿線、旅游景區內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

(三)繼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網絡建設工作,完善各項制度,堅持動態巡查與監測相結合,減少災害損失。

為了有效地預防地質災害,各鄉(鎮)、各相關部門及礦山企業要組織人力對所轄范圍內的災害隱患點進行調查和復查,對新發現的災害點要登記、建卡,建立地質災害隱患點臺賬,并編制防災預案,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議,并逐級上報。各鄉(鎮)還要進一步完善群測群防系統和群專結合體系、監測網絡及地質災害動態巡查、汛期24小時值班、險情巡查等制度,同時搞好鄉(鎮)、村、組三級網絡建設,建立相關制度。

(四)繼續加強宣傳,增強人民群眾防災減災避災意識。

各鄉(鎮)、各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張貼標語、召開會議以及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和趕場天發放宣傳資料、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知識手冊,多形式多渠道地進行廣泛宣傳,增強群眾對地質災害的防災意識,提高人民群眾防災自覺性,并積極主動地參與防災工作。同時對各地地質災害危險點的責任人進行培訓,提高地質災害預警預報質量。

(五)發放“災(險)情明白卡”,進一步做好災前預防工作。

各鄉(鎮)要及時向各地質災害隱患點受危戶發放“災(險)情明白卡”,標明地質災害點類型、臨災前兆、撤離路線、安全地點等,要求地質災害隱患點危及到的每一個住戶都有“險情明白卡”,知曉預警信號、臨災前兆、撤離路線和地點。

(六)多方式、多渠道地籌措資金,加大防治資金的投入。

將地質災害防治經費納入縣政府財政預算和年度計劃,要嚴格按照《貴州省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繳存和使用好保證金,積極爭取中央、省、市的專項資金支持以充實防治經費。制定地質災害防治的優惠政策,鼓勵個人及私人企業參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共享地質災害治理成果。

(七)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范、應急機構。

2009年,為更有效地保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順利進行,切實地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縣人民政府決定成立*縣2009年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救援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如下:

組長:*

涉及地質災害的各鄉(鎮)政府、各部門必須成立和完善相應的應急反應機構,完善預警和應急系統,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健全預警信號、人員緊急避險和財產撤離路線、通訊聯絡、搶險、救災物資等,做到災前有準備,災時有措施,減少災害損失,增強災害發生時的應急反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