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協調進社區工作方案

時間:2022-01-18 03:58:00

導語:勞動關系協調進社區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勞動關系協調進社區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統領,以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為主線,以提升政府協調勞動關系能力為核心,以加強基礎工作和基層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創新管理與服務方式,搭建基層勞動關系工作平臺,切實發揮其在協調勞動關系中的基礎作用,為建立勞動關系協調工作長效機制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目標任務

以鄉、鎮(街)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為依托,將勞動關系協調工作延伸到鄉、鎮(街)和社區,做到“一個明確”、“三個建立”。即:明確鄉、鎮(街)和社區在勞動關系協調工作中的基本職能;建立勞動關系協調工作基層組織體系,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建立勞動用工備案制度和基礎數據庫,對勞動用工實行動態管理;建立勞動保障監察基層組織網絡,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三、工作職責

鄉、鎮(街)勞動保障機構主要職責是開展用工備案、摸清用工底數、宣傳法律法規、協調執法、調處勞動爭議。

(一)全面掌握轄區內用人單位基本情況,包括用人單位數量、單位性質、行業類別、經濟類型等。

(二)建立勞動用工備案制度,具體負責辦理轄區內城鎮個體工商業戶勞動用工備案手續,建立勞動關系基礎臺賬,并及時將有關數據錄入到勞動用工基礎數據庫。督促指導轄區內其他用人單位及時到所屬社區的勞動保障服務站辦理勞動用工備案,對勞動用工實行動態管理。

(三)負責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政策,引導用人單位增強法律意識,嚴格遵守有關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幫助勞動者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四)負責對轄區內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掌握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情況。督促用人單位及時糾正違法行為,對拒不糾正的,及時報告市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并協調其做好案件調查、證據收集等查處工作。

(五)及時掌握轄區內勞動爭議及信訪案件發生和處理情況,積極督促指導并協助用人單位勞動爭議調解組織予以調節,對調節不成的爭議案件,指導其到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對可能發生的上訪案件,要及時報告市勞動保障部門。

四、方法步驟

此項工作從20*年4月1日開始,至7月30日結束,共分為準備啟動、組織實施、總結驗收三個階段,力爭在7月底前,完成既定的目標任務。

(一)準備啟動階段(4月1日-4月30日)

主要任務是制定方案,明確任務,動員部署。

1.制定方案。各鄉、鎮(街)和社區要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建立組織機構,明確目標任務。

2.動員部署。各鄉、鎮(街)和社區要召開推進勞動關系協調工作進社區動員大會,對工作做出具體安排和部署。

(二)組織實施階段(5月1日-7月15日)

主要任務是配備人員、搞好培訓、摸底調查、建立臺帳。

1.配備專職人員。按照省里要求,市政府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等多種途徑,將為每個鄉、鎮(街)和社區配備1名專職勞動關系協調員。由于這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可以先從鄉、鎮(街)和社區勞動保障機構現有人員中選配1名素質較高的人員專職從事勞動關系協調工作,待今年開發公益性崗位工作開始時,再為每個社區招收人員進行補充。

2.進行崗前培訓。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為每個鄉、鎮(街)和社區從現有人員中選配2名勞動保障兼職監察員(其中1名由勞動關系協調員兼任),我市對擬選配的勞動保障兼職監察員進行崗前培訓,提高業務水平。經考試合格者,頒發勞動保障兼職監察員證書,為其深入用人單位開展工作創造條件。

3.建立勞動用工備案制度。按照吉林省勞動用工備案管理辦法的要求,建立勞動用工備案制度。鄉、鎮(街)和社區勞動保障機構要全面摸清用人單位情況,逐戶進行登記。具體負責辦理轄區內個體工商戶的勞動用工備案手續,并督促轄區內其他用人單位及時到所屬勞動用工備案管理部門進行勞動用工備案。

4.建立勞動用工基礎數據庫。省里統一編制勞動用工備案系統管理軟件,規范業務處理流程,統一業務指標體系。各鄉、鎮(街)和社區要按照全省統一制定的表格,對用人單位采集勞動用工信息,并及時將有關數據錄入到勞動用工備案系統,對勞動用工實行動態管理,建立勞動關系基礎臺賬。

5.構建監察網絡。將勞動保障工作延伸到鄉、鎮(街)和社區,擴大勞動保障監察組織網絡,建立指導、監督、檢查、處罰完整的工作體系。

6.完善協調機制。將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延伸到鄉、鎮(街)和社區,探索在鄉、鎮(街)和社區建立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掌握勞動關系雙方可能或將要發生的糾紛,并及時解決。對難以解決的糾紛,上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妥善解決,有效控制和減少轄區內用人單位勞動爭議和信訪案件的發生。

7.整改提高。市勞動保障部門要及時對勞動用工備案系統的有關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并針對影響勞動關系和諧的各種因素,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法和對策,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三)總結驗收階段(7月16日-7月31日)

主要任務是總結經驗,完善體系,建立長效機制。

1.總結推進勞動關系協調工作進社區的經驗,對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及時進行提煉和規范,將其提升為政策和制度層面。努力做到延伸觸角、組建隊伍、夯實基礎、規范服務、綜合治理,為逐步建立勞動關系協調工作長效機制奠定基礎。

2.加強勞動關系工作體系建設,探索建立勞動關系協調工作長效機制。研究調整和優化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協調勞動關系組織體系,整合資源、理順關系、協調配合。進一步加強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組織建立和制度建設,加強協作、探索模式、合力推進。努力實現勞動關系協調工作創新管理,完善機構,提升能力。

3.對全市開展勞動關系協調工作進社區進行總結,并形成報告上報市政府和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五、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開展勞動關系協調工作進社區工作的組織領導,市政府決定成立市勞動關系協調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推進勞動關系協調工作進社區的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市勞動保障局勞動工資科,各鄉、鎮(街)和社區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的貫徹落實和組織實施。

六、幾點要求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市勞動保障部門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勞動關系協調工作進社區的重要意義,切實把這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要親自掛帥,分管領導要親自抓,要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的配合和支持,共同推進這項工作的開展,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要教育和督促用人單位提高認識,切實轉變觀念,積極配合鄉、鎮(街)和社區有關工作人員做好勞動關系情況普查備案工作,主動提供有關情況和數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無理阻撓、妨礙調查、提供虛假信息。

(二)突出重點,創新工作方式

推進勞動關系協調工作進社區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因此,市勞動保障部門及基層勞動保障機構在實際工作中要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及時分析和研究工作進展情況,適時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成員單位要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推進勞動關系進社區工作深入開展。

(三)加強指導,定期調度通報

市勞動保障部門在工作中,要經常組織人員深入基層勞動保障機構和用人單位,實施面對面指導,對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研究提出解決措施,市勞動保障部門要建立調度通報制度,定期調度和通報工作進展情況,表揚先進,督促后進。

(四)完善機構,打牢工作基礎

市勞動保障部門要充分利用這次開展勞動關系協調工作進社區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強勞動工作的隊伍建設,增加力量,配齊人員。要健全和完善鄉、鎮(街)和社區勞動保障機構建設,要選配素質好、責任心強的同志擔任勞動關系協調員,并加強培訓,不斷提高其業務水平,為建立健全勞動關系協調工作組織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強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市勞動保障部門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大造輿論聲勢,切實提高用人單位和職工群眾對發展和諧穩定勞動關系的認識,并通過建立板報、專欄、開展咨詢服務等方式,深入廣泛地宣傳勞動關系方面的法律法規,大力宣揚勞動關系和諧單位的先進典型,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嚴重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用人單位,在新聞媒體上予以曝光,增強各類用人單位積極創建和諧勞動關系的自覺性,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