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送農業科技下鄉活動方案

時間:2022-01-19 09:50:00

導語:冬春送農業科技下鄉活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冬春送農業科技下鄉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統領,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主線,圍繞明年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致富對人才、技術和信息的需求,廣泛宣傳國家和省市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深入開展農業科技服務,努力幫助基層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切實把農業科技送到廣大農村、送到基層、送到農戶,讓農民得到實惠。冬春農業科技下鄉活動,重點圍繞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及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著力推廣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和實施主體培訓,有效提高農村勞動者科技素質和農業科技水平。

二、主要任務

(一)大力宣傳黨的農村方針政策。組織宣傳貫徹好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把中央《決定》傳達到千家萬戶,讓農民了解《決定》的精神實質,把農民的積極性引導到落實《決定》的各項措施中來。

(二)深入開展農業科技入戶工作。各鄉鎮要結合實際選擇好農業科技服務項目,選擇好科技示范戶,積極組織農業專家科技致富帶頭人,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送科技下鄉,真正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在實際活動中做到農業專家、科技資料、農資新產品、科技指導“四個到戶”,提高農民種田的科技水平。全縣培育農業科技示范戶4000戶,輻射帶動周邊農戶2萬個。

(三)加強農業科技培訓工作。結合全縣冬春農業科技人員送科技下鄉活動,組織縣、鄉兩級農業科技、教育和推廣人員,重點圍繞我縣推廣的各項農業適用新技術,大力開展科技培訓。舉辦各類農業技術講座不少于20場次,發放技術資料不少于6萬份,要使50%以上農民要接受培訓,80%以上農戶受益。

(四)引導農民發展科技致富項目。引導培訓農民利用現有的資源條件和設施,發展特色養殖業、保護地反季節蔬菜生產、特色小作坊加工、冬季運輸等,變冬閑為冬忙,幫助農民增強致富本領和增加收入。特別是在我縣試驗成功的科技致富項目,要認真調研和總結,積極引導發展。

(五)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按照農業內部轉移、非農領域轉移和外埠轉移的思路,通過組織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強化市場觀念、效益觀念,增強轉移就業能力和致富本領。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培訓,促進全縣勞務經濟持續發展。

三、主要措施

(一)組織宣講團宣傳政策。各相關部門要組織宣講團深入村屯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宣傳中央《決定》和黨的惠民政策,使黨對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二)組織農業科技人員送科技下鄉。各鄉鎮、各部門要結合業務和特點,發揮優勢,利用冬春時機,積極組織農業科技人員開展送農業科技下鄉活動。重點組織“科技大集”、“專家小分隊”和“科技巡回報告團”,深入鄉鎮、村屯和科技示范戶舉辦農業技術專題講座、現場技術咨詢。向農民贈送農業科技光盤、科普圖書資料和農業技術宣傳單,向農民推介農業科技新成果、新品種、農資新產品,引導幫助農民了解市場信息、選擇致富項目、安排好農業生產計劃。

(三)組織致富能手現身說法。各鄉鎮要把“種糧能手”、“蔬菜大王”、“養殖大王”和“轉移就業能手”等組織起來,在本地做巡回報告和開展致富論壇,以現身說法的方式,宣傳致富典型,激發農民早富、快富的積極性。同時幫助積極性高的農民,解決資金和物資等方面的困難。

(四)利用現代傳媒傳播農業科技。充分利用縣電視臺和報紙開辟專欄,宣傳農業科技知識。播發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和農業科技新成果等科技致富信息。同時注意總結和宣傳典型,用典型引路的辦法,促進農業科技推廣與普及。

四、幾點要求

(一)各鄉鎮、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明確任務和責任。把宣傳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開展農業科技下鄉活動作為冬春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一項中心任務,納入日程,精心謀劃,切實將冬春農業科技下鄉活動落到實處。

(二)要把工作著眼點放在為農戶、為農民辦實事。要把科技下鄉工作重心放在農民身上,要注重實效,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特別是解決發展糧食生產、農村勞動力轉移和選擇致富項目等方面的難點問題。

(三)要不斷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農業科技下鄉活動既要主題鮮明,又要寓教于樂;既要有一定的科技內涵,又要為農民所喜聞樂見,使農業科技培訓內容易于為廣大農民所接受。

(四)要及時報送活動開展情況。縣里將不定期編發冬春送農業科技下鄉活動簡報。各鄉鎮要及時掌握活動開展情況,指定專人,收集、整理和報送活動開展情況。活動結束后,各鄉鎮要將本次活動情況形成文字材料,于2009年4月10日前報到農業局科教科,聯系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