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開發工作實施預案

時間:2022-05-30 11:20:00

導語:扶貧開發工作實施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扶貧開發工作實施預案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扶貧開發工作全局,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扶貧開發規劃的開局之年。全市扶貧開發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全省扶貧辦主任會議、市委四屆十二次全會和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以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溫飽并實現脫貧致富為首要任務,以增加收入為核心,以整村推進、連片開發為平臺,切實抓好產業化扶貧、雨露計劃”扶貧搬遷、老區建設、社會扶貧等重點工作,推動發展,縮小差異,加快貧困地區新農村建設步伐。

興建和改造5萬畝特色產業基地,2011年全市扶貧開發的主要目標是啟動新一輪86個重點貧困村、老區重點村的整村推進工作。扶貧搬遷4000人,雨露計劃”培訓轉移4700人、開展實用技術培訓1萬人次,確保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確保減少貧困人口31149人。

一、強力推進脫貧奔小康試點。圍繞脫貧奔小康試點“三年有明顯變化”目標。一手抓縣域經濟發展,確保五峰自治縣實現貧困人口減少10%年度目標。一是做好上級部門幫扶的協調服務工作。圍繞縣域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基礎設施建設和縣城回遷,協調省級及以上有關部門、院校、企業和社會力量幫扶五峰,做好落實幫扶措施的對接服務工作。二是落實對口支援幫扶措施。宜都市、枝江市、當陽市、夷陵區和宜化集團、國貿集團、安琪集團要進一步加大對口支援五峰鄉鎮的力度,根據五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把對口支援的措施落實到具體項目,推動五峰更好更快發展。三是強力推進項目建設。以五峰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為中心任務,強力啟動實施一批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發展、村莊環境整治、招商引資等重大項目。充分挖掘五峰特色資源優勢,有效整合各類要素,重點發展“飛地經濟”四是用好扶貧開發扶持資金。突出特色產業發展和貧困人口能力建設,圍繞五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政策規定范圍內用好財政扶貧專項資金和其它各項扶持資金,加快脫貧步伐。五是加強調查研究。依照《省脫貧奔小康試點縣工作綜合考核方法》和《湖北省定點幫扶試點縣管理意見》要求,加強對五峰試點工作的調查研究,配合做好省綜合考核驗收的各項工作。

二、著力抓好扶貧開發專項工作。一是大力實施整村推進。全面完成2009年度109個貧困村整村推進工作。確保年底基本完工。依照新的財政扶貧資金投入要求,科學編制規劃,啟動2011年度86個重點村、老區村整村推進工作。二是著力推進產業化扶貧。依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連片開發”思路,興建和改造特色經濟園5萬畝,加快產業化扶貧基地建設。以特色產業加工升級和促進貧困地區勞動力就業增收的產業化扶貧項目為重點,爭取扶貧貼息貸款2億元左右,培育壯大產業化扶貧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三是實施“雨露計劃”培訓轉移。依照新的雨露計劃”補貼方法,實行“指導計劃、資金到縣、培訓到戶、直補到人”重點引導和鼓勵貧困戶“兩后生”接受職業教育,提高就業技能。根據貧困戶需求繼續抓好短期技能培訓。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貧困地區干部培訓,重點抓好整村推進貧困村黨支部書記培訓。實施貧困地區人才支持計劃,做好“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等人才培養工作。四是繼續做好扶貧搬遷工作。以重點貧困地區和極貧家庭為主,鎖定新一輪搬遷范圍。繼續堅持政策引導與自愿搬遷相結合,以分散安排為主,穩步推行梯次搬遷安頓、分散插花安置、外遷安頓、集中搬遷等方式,確保搬遷工作符合村莊建設規劃,符合新農村建設方向。五是積極抓好老區建設。實現老區對上爭取資金穩步增長,實施好30個老區重點鄉鎮的整村推進和項目建設。積極支持市老促會開展工作。結合建黨90周年,深入開展革命老區采訪宣傳活動,凝聚各方力量支持老區建設。

三、全面實現“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認真總結3個重點縣的經驗。確保在年底前實現貧困人口信息數字化管理“全覆蓋”一是科學確定扶貧規范。根據全省布置,結合我市實際,科學確定新的扶貧規范,合理確定扶持規模。二是建立貧困戶瞄準機制。重點縣要建立健全到戶到人的貧困人口動態監測機制。插花貧困縣(市、區)要嚴格按照“戶主申請、民主評議、村里上報、鄉鎮審核、縣級審批、張榜公示”順序,科學識別貧困人口,建立動態的貧困人口信息數據庫。三是分類落實扶持政策。各級扶貧和民政部門要密切配合,對貧困人口實行分類扶持政策,逐步做到全覆蓋,實現“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以項目到戶為基本途徑,突出繼續發展,完善扶貧到戶措施。各地要通過“雨露計劃”產業發展、貸款貼息、互助資金等入戶項目,直接扶持貧困戶;對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通過低保、救助等方式保證基本生活需要。

四、扎實做好貧困地區連片開發。一是做好國家連片開發試點。繼續推進秭歸縣“縣為單位、整合資金、整村推進、連片開發”試點項目。確保年底基本完成項目主體工程投資建設。二是推進鄉鎮連片開發試點。完成枝江市顧家店鎮省級革命老區連片開發項目,確保上半年通過省驗收。啟動實施當陽市育溪鎮省級插花貧困地區連片開發項目,年底前基本完成項目建設主體工程。三是做好中央和省級連片開發項目儲藏。結合實際,科學考察論證,完善扶貧開發項目庫,貯藏一批連片開發項目。積極爭取國家新一批彩票公益金和連片開發試點項目。四是加強連片開發項目質量管理。對于已經落戶的連片開發項目,所在縣、鎮政府要統籌規劃,整合資源,突出重點,確保建成惠民工程、精品工程、示范工程。

五、努力構建大扶貧工作格局。一是做好中、省機構定點幫扶爭取工作。結合新一輪扶貧開發重點對象范圍調整。市場運作、要素對接,創新模式、共建多贏”原則,充分發揮行政主導和市場機制的作用,促使農村資源與企業項目對接,農業基地與企業產銷對接,農民技能與企業需求對接。把扶貧貸款貼息政策與企業參與扶貧開發實效掛鉤,讓幫扶企業從中直接受益。樹立和宣傳企業參與扶貧開發的先進典型,引導和鼓勵更多企業主動承擔扶貧開發的社會責任。四是繼續爭取中央電視臺免費播出農產品廣告,宣傳農產品品牌,促進農產品銷售。

六、加大扶貧開發組織領導力度。一是嚴格扶貧責任制考核。依照《湖北省地方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扶貧工作責任制考核方法》對各重點縣和插花貧困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扶貧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考核。完成市對縣(市、區)扶貧責任制考核工作。二是開展“項目質量建設年”活動。加強扶貧項目質量和專項資金監管,實行扶貧資金項目公開公示制,推行重大項目競爭制度,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加強對扶貧規劃組織落實、項目實施、資金使用、定點扶貧等情況的監督檢查,切實提高項目建設質效。定期對扶貧資金進行檢查,防止被截留、擠占、挪用、貪污和揮霍,確保資金平安、規范運行。三是加大爭取扶貧政策的力度。積極做好新一輪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爭取工作。堅持現有扶貧開發和老區建設資金投入力度的基礎上,下大力氣主動謀劃和爭取新的扶貧投入政策。四是細化扶貧開發“十二五”規劃。國家、省扶貧開發“十二五”規劃正式出臺后,結合實際,迅速制定出臺市、縣扶貧開發規劃。五是加強扶貧系統隊伍建設。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培訓,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化宗旨觀念和服務意識,改進工作方法,提高行政效能,讓貧困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高拒腐防變能力,開展文明創立,進一步樹立扶貧開發系統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