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造林督查發展方案

時間:2022-06-22 05:12:00

導語:植樹造林督查發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植樹造林督查發展方案

責任落實到人員,各鄉鎮(開發園區)將植樹造林工作分解到村組。指標深入到田塊、塘壩、渠道、水庫道路,確保應栽盡栽。集中報道造林綠化工作進展情況和先進典型,大力營造濃厚的植樹造林氛圍;縣包聯鄉鎮(開發園區)單位要加強對造林綠化工作的督查,消除綠化盲區,確保栽植數量和質量;縣林業主管部門要組織力量加強技術指導,加快推進栽植實用技術,推進科技興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再掀造林綠化新高潮,為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關于在全市深入開展“植樹造林、清潔家園”工作的總體部署。進一步加快生態建設步伐,根據全縣鄉鎮綠化潛力調查結果,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綠化大會戰”為契機,依照省、市統一部署。以生態建設為核心,以荒山荒地造林、道路綠化、渠道綠化、村莊綠化和水庫塘壩綠化為抓手,發展水源涵養林、防護林、生態園、苗木基地,把生態建設與產業建設相結合,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工作,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我縣的植樹造林任務。

二、目標任務

新增苗木花卉基地5000畝,今冬明春全縣植樹造林共完成成片造林2.4萬畝、道路綠化294.8公里、自然村莊綠化70個、渠道綠化120公里、水庫綠化18個、塘壩綠化332個、農田林網7000畝、補植補造1.8萬畝、義務植樹327萬株。實施外環森林生態長廊南環段18.1公里完善提高工程。

三、工作重點

(一)外環森林生態長廊南環段完善提高工程。工程東起龍西立交橋。總里程18.1公里,兩側各補植10排胸徑8厘米以上楊樹。

(二)成片造林。選擇在荒山荒地、低效林改造、非耕地和集中流轉的農用地上植樹造林。

(三)道路綠化。選擇在國、省道和縣道以及高速公路沿線通村道路。對主干道路進行補缺補差、完善提高。

(四)村莊綠化。科學規劃的基礎上結合各村莊的自然、經濟條件。沿主干道兩側以及村(居)委辦公室所在地的自然村莊優先實施。

(五)當家塘綠化。原則上每個村(居)完成一口當家塘的綠化。主干道路沿線兩側3畝以上的塘壩今冬明春也要全部綠化。

(六)渠道綠化。沿大、中、小渠道栽植防護林帶。

(七)水庫綠化。每個鄉鎮要完成1座水庫綠化任務。水庫上游(壩埂除外)須植樹5行以上、株數1000株以上。

(八)小城鎮綠化。依照宜林則林的原則。不留死角,全面提高城鎮綠化率。

四、工作方法

(一)作業設計階段(年12月5日—12月15日)依照市下達的任務分解指標。確定我縣2011年造林面積和具體地塊,成片造林、道路、渠道、塘壩、水庫等植樹造林均實行造冊登記,掛圖作戰。

(二)整地階段(年12月16日—2011年1月31日)完成全部植樹造林整地和50%植樹造林任務。

(三)造林階段(2011年2月1日—3月10日)開展“造林綠化突擊月”活動。3月1日-3月10日檢查栽植質量并查漏補缺。

(四)檢查驗收階段(2011年3月11日—3月31日)縣政府組織驗收組對各地造林綠化實績進行全面核查。

五、激勵機制

對于林業招商效果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也將給予獎補。對植樹造林實施單位和個人實行以獎代補。各鄉鎮(開發園區)應積極引進社會資本植樹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