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標準園構建技術工作辦法
時間:2022-03-22 09:42:00
導語:蔬菜標準園構建技術工作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實施我縣高山蔬菜種植規模化、生產標準化、銷售品牌化、經營產業化的蔬菜標準園創建工作,進一步把高山蔬菜產業向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質量安全型轉變,認真落實《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蔬菜標準園創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和年月日省農業廳在市召開的全省蔬菜標準園創建啟動大會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蔬菜標準園創建技術方案。
一、目標任務
年-年,在現有高山蔬菜基地范圍內,選擇火燒坪鄉青樹包村2000畝連片基地,創建蔬菜標準園,產量提高15%以上,產品達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節本增效10%以上。
二、實施內容
(一)科學選點。蔬菜標準園地址選擇在火燒鄉青樹包村,該點海拔1800米,菜地土壤為山地黃棕壤,種植農戶87戶,將對蔬菜標準園參建農戶的基本情況逐一登記造冊,建立檔案。
(二)主推品種。主推由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新選育的“雪單一號”蘿卜,中國農科院方智遠院士選育的“京豐一號”結球甘藍,韓國進口的“山地王”大白菜等三個品種,其中推廣種植蘿卜1000畝,大白菜500畝,結球甘藍500畝。
(三)配方施肥。按照縣土肥站2008年和年對青樹包村農戶測土化驗的結果,對蔬菜標準園參建的農戶印發配方施肥《通知單》,菜農根據《通知單》上所要求的施肥種類、數量、時間、方法進行施肥,重點增施有機肥,其中農家肥施用量每畝達到2000公斤以上。
(四)生物護埂。實施面積400畝。通過在坡耕地結合修筑土坎,種植根系固土能力強的經濟植物,既有效減緩山地農田水土流失又能帶來一定經濟收入的一項生物技術措施。生物護埂具體操作方法是,在坡面田中分層栽植蕪荷、黃花、香椿等護根、護土蔬菜植物(或者其它經濟植物),根據坡度狀況,確定生物埂與埂的距離為20-30米之間,栽植生物埂后,在2年內形成自然土埂,達到減緩水土流失的目的。
(五)水土治理。重點采取三種水土保持措施,實施面積1000畝。
1、土質溝坎導水:每隔20-50米(坡度愈大,溝坎愈密)沿水平45度角開挖40厘米左右寬的導水溝,同時在其下方用原土修筑40厘米的土坎,必要時(如面積過大)反向開挖排水主溝并修筑主土坎,形成坡面排水體系。
2、構建U型槽和水土過濾池:在坡面建筑水利排水溝,呈U型,100-200米建水土過濾池1口,達到雨水隨槽流,伴隨的土壤通過過濾池過濾后還田。
3、聚雨灌溉:改變過去單靠天然雨水灌溉,影響產量和蔬菜品質的局面。通過聚雨灌溉,可以緩解高山旱情和土壤水份不均的問題。操作方法,每50-100畝蔬菜地,在較好的地段建10-50噸小型水池1口,進行聚雨積水,分為集雨場(20-50平方米),濾水池、蓄水池、灌溉水管四個部分,灌溉管系終端多利用自然高差壓力,采用軟管滴灌方式在干旱時選擇性地重點抗灌。
(六)生物修復。高山蔬菜基地長年的單向淋溶使土壤有機質、酸堿度、微量元素等土壤肥力因子水平下降,以及連作帶來的土傳病原菌不斷累積,造成土壤肥力降低,病蟲危害加重等現象。一是推廣使用省農科院研制的根劑生態修復劑;二是應用生物菌肥和生物有機肥料,如牧禾生物菌肥、活地隆、紐翠綠腐植酸肥、生物活性菌鉀、重茬疫苗等等。推廣應用面積2000畝。
(七)病蟲防治。對蔬菜標準園2000畝蔬菜全部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節約農藥投資30%以上。一是推廣3%苯氧威乳油、3.2%印楝素乳油、海德爾、蘭迪多邦、歐甘、80%乙蒜素乳油、1.1%百部蘭煙乳油、BT乳粉(乳油)等多種生物農藥;二是利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昆蟲,每10畝設置一盞,消滅蛾類、蚜類、蠅類成蟲;三是利用黃粘板誘殺昆蟲,每畝布黃粘板10-20張。
三、工作措施
(一)集中力量,分工負責。成立由局長擔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組建技術指導組,技術組將根據項目領導小組的要求,召開技術組全體人員會議,整合栽培、植保、土肥、質檢以及項目主體實施單位技術力量,細劃各自工作職責,確保按時按質完成蔬菜標準園創建的目標任務。
(二)搞好培訓,指導到田。由于高山蔬菜具有獨特的季節性,技術組將利用冬閑召開蔬菜標準園區的參建農戶會議,宣傳動員,發放資料,進行生產技術培訓,讓農戶從早做好準備,對各戶應該種什么,由技術組統一規劃,將主推品種種植計劃細劃到田。
(三)訂單生產,統一銷售。長陽火燒坪高山蔬菜開發有限公司為本項目主體單位,公司在農戶動員和培訓、指導的基礎上,采取訂單生產方式,生產的品種、數量、質量、交售時間、價格等均鑒訂合同,統一供種、統一供肥、統一防控、統一收購、統一預冷、統一檢測、統一包裝、統一銷售。
(四)標準生產,打造品牌。在項目實施中,嚴格按照技術規程,堅持100%標準化生產,農藥管理站牽頭禁止高毒高殘留農藥銷售和使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站不定期到戶到田檢測產品,技術組做到經常檢查農戶的投入品、生產記錄情況,到冷庫查看包裝上的標識。從年開始,對包裝后銷售的所有蔬菜注明商標,打造“火燒坪”品牌,對蔬菜標準園生產的產品和產地環境申報檢測,力爭報上級管理部門進行無公害或者綠色食品認證。
(五)整合項目,集中創建。整合蔬菜板塊、水土保持等農業建設項目資金,改善創建區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完善采后處理設施設備,同時,企業通過自籌和采取其它多項措施來集中創建。
- 上一篇:區長在資產協調會講話
- 下一篇:地稅局產業園建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