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旅游局全年工作要點

時間:2022-04-28 09:43:00

導語:商貿旅游局全年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貿旅游局全年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加快經濟轉型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旨服務,抓住市委、市政府“重抓本級、推動市區新發展”的機遇,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奮力開創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嶄新局面。

二、基本原則:正確把握著力當前與著眼長遠的關系,正確把握增強優勢與轉化劣勢的關系,正確把握“走出去”與“引進來”的關系,正確把握政府主導和企業主體的關系,正確把握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的關系。

三、工作重點舉措及保障措施:

(一)以現代服務業為牽引力,合力促進商貿經濟。主旨是依托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商貿服務業,做強精品商業中心。進一步發揮建筑房產業對商貿經濟的支撐作用,引導企業提質升級,增量擴面,積極引入市場化主體,從而拓展“總部經濟”發展渠道,做足“樓宇經濟”文章,逐步實現“總部經濟”與“樓宇經濟”的有機集合。一是提升傳統服務業。由“數量導向型發展模式”轉向“質量導向型發展模式”,在引進和培育大中型商貿流通集團的基礎上,鼓勵并引導把個體和私營商貿流通企業納入大中型商貿流通集團的委托系統。二是培育城市服務業。根據區實際,主要是整合資源,繁榮發展餐飲服務業,適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圍繞上檔次、增特色,統籌布局,新老并重,餐飲服務業要向多層次、特色化方向發展。改造和新建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中高檔餐飲企業。培育扶植方便市民、服務大眾的餐飲網點群,促進餐飲業加快發展。三是加強商貿經濟運行分析。切實加強運行分析,及時了解市場變動,并針對性開展各項專項整治和學術研討,以此為基礎加強市場監管,進一步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努力營造好促進大商貿、大流通發展的軟環境。

(二)以轉型升級為源動力,盡力促成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一是對區域內閑置的老廠房、廢舊倉庫進行“二次開發”及“組團式”開發,令其變身為適合服務外包企業的辦公場地,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服務外包業,以高端化、特色化、集約化為導向,將區打造成為一個都市型服務外包的優質集聚平臺。二是進一步整合、優化、開放現有信息資源,梳理現有的數據庫、信息網,拓寬信息資源的服務對象,將原有體制下僅僅對政府機關提供的不涉及國家機密的信息向社會開放,避免信息資源浪費,引導企業充分運用既有信息資源,充分發揮信息流在生產經營中的作用。著力發展科技信息咨詢、企業信用咨詢、商務信息咨詢等現代信息咨詢業。三是健全中介服務業。通過培育和規范廣告市場,積極發展會計和審計咨詢、資產評估、工程與建筑咨詢、科技咨詢、管理咨詢、市場調查等行業,加快引進專門人才,規范發展、代辦、經紀、拍賣等商品市場中介服務方式,穩步發展技術開發與引進、科技成果推廣等市場中介服務。四是積極鼓勵會展企業引進對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有較大貢獻的會展活動并按市場化運作,選擇有條件的商務樓進行現代服務業孵化中心試點,鼓勵引導城市設計、軟件開發、外貿貨代、投資論證、資產評估、工程管理咨詢等中介服務企業向商務樓集聚,為發展模式轉型提供有力支撐。五是大力發展空港物流、海港物流、大橋物流,推動第三方物流中心發展,形成為各類行業服務、上規模、有特色的倉儲、運輸、加工、轉運、配送的物流服務中心。

(三)以留地安置為主空間,全力推進商貿項目建設。一是繼續強化考核力度。進一步修改完善鎮街崗位目標責任制及服務業獎勵辦法,加大留地安置工作考核力度。提高考核分值,在此基礎上,細化項目在建設進度等內容的獎勵內容,完善考核體系。從而對全區的留地安置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力求留地安置工作的管理水平能夠躍上一個新的臺階。二是繼續做實協調服務。努力抓好綜合協調服務工作,為領導當好參謀助手,為部門鎮街當好協調員,為基層當好指導員,為老百姓當好服務員。在工作開展中勤溝通,多協調,加強與區級部門及鎮街的緊密聯系,隨時掌握全區留地安置工作的進展和動態,及時發現留地安置工作問題和不足,并盡力幫助解決。三是繼續抓好宣傳監督。進一步做好思想工作與輿論引導,把這項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實處。工作重心要進一步下移,做好留地安置相關政策及激勵措施的宣傳,進一步做好群眾的解釋引導工作。同時,通過強有力的監督管理,敦促項目盡快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09年爭取寨下綜合市場開業,西郊綜合市場基本建成,凌江、中興、兩涇農貿市場做好開工前期準備工作。

(四)以惠民利民為出發點,大力發展社區便民商業。探索全區社區服務業發展的體制及機制,建立全區性的協調機構,在局內增設社區商業發展科。突出重點鼓勵發展社區服務業,確立重點項目,打造明星工程,培訓服務人才,對重點社區服務工程給予政策支持,同時,大力發展社區商貿服務業。一是打造社區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實現多向互動與資源共享。以提供優質高效的創業服務、就業服務為目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整合基層各種行政資源、服務資源、信息資源,在政府、居民、企業之間搭建好溝通的橋梁與互動的平臺。二是打造社區公共創業就業平臺,推動全民創業與充分就業。從優化創業與就業服務、提供創業空間與就業崗位、解決創業與就業資金入手,集聚各種創業與就業要素,實施“社區創業就業孵化工程”,營造有利于全民創業與充分就業的良好環境,推動社區創業型與就業型服務經濟的蓬勃發展。三是打造社區十分鐘生活服務圈,推進便利消費與便利服務。繼續推進“雙進工程”,完善社區服務網絡,優化社區服務功能,豐富社區服務內容,提升社區服務質量,創新社區服務形式,既讓社區居民在十分鐘路程的半徑內享受到便捷優質高效的社區服務,又要充分發揮社區服務經濟吸納就業的作用,促進社區充分就業。

(五)以改造提升為突破口,著力優化專業市場體系。按照市政府的統一部署,著力對專業和綜合市場的改造提升工作進行有效的實踐和探索。將升級專業市場和改造升級傳統支柱產業、調整經濟結構結合起來,根據市場主導的原則,通過關閉、兼并、新建等形式,對專業市場進行動態調整,實現升級第二產業與發展商貿流通業的雙贏。一是整治提高。將農貿市場專項整治工作列為09年的重點內容,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農貿市場專項整治工作。對未列入改造提升的農貿市場,繼續按照創建要求,保持市場環境整潔,市場交易公平,市場管理到位。二是改造提升。通過對有關市場設施改造與管理升級,切實改變傳統農貿市場設施陳舊、環境衛生較差的現狀,達到“劃行歸市,合理布局;通風良好,光線明亮;清潔美觀,保障安全;誠信經營,管理規范”的目的,為市民提供一個環境舒適、購物方便、食品衛生的“菜籃子”商品購買場所。按照進度安排,爭取09年大龍能體現改造提升后的新形象,其他市場改造進度如期進行。三是新建提質。依托留地項目中新建的市場和家私城形而尚居家空間、鏡湖家私一期工程,做好后續招商引資工作。并做好鏡湖家私二期、金明地板二期新建工程及正大裝飾、家天下兩家市場的改造工程,充分發揮整體調整專業市場內部結構的帶動作用,以及發揮對其他傳統市場發展的典范作用。

(六)以服務市區為立足點,努力推動休閑旅游經濟。繼續強化資源整合,完善配套設施,延伸旅游產業鏈。結合“十百千”工程,努力形成“觀光在吼山,休閑在農莊,體驗在社區”的旅游特色。一是在充分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保留傳統鄉村風情的前提下,按照環境整治與生態保護相結合、自然景觀與人文資源開發相結合、塊狀發展與點線銜接相結合的原則,充分利用土地、林地、水利、人文、交通、產業等資源,做好基礎性工作,逐步謀劃吼山洋湖泊休閑度假區和鎮南部生態休閑區。二是在整合和更新招商資源的基礎上,針對區資源特點,合理選擇投資業態。繼續探索符合區情的旅游招商引資發展之路,主要是圍繞結構調整招新商,圍繞稅源經濟招高商,圍繞資源整合招強商。三是以全市農家樂推A工程為契機,整合資源,進一步發掘古城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拓展旅游服務和旅游產品市場、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市場。發展融合古越文化、兼具江南水鄉特色的生態旅游區和農業觀光園,形成“吃、住、行、游、購、娛”相配套的融旅游、休閑、觀光于一體的城郊休閑度假圈。并依托家私博覽會,發展會展經濟,發揮會展業高經濟帶動系數的特點,促進交通、住宿、餐飲、購物和旅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四是積極利用“古越文化體驗游”、“古城水上休閑游”等旅游業態,結合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社區參與旅游”規劃報告思路,加強和市文旅集團、市歷保辦的合作,初步實踐旅游進社區新模式,試點設定社區旅游資源點,以此作為外地游客來社區旅游和社區居民外出旅游的共同接待點,推動此項工作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