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教師品德建設方案

時間:2022-05-03 03:21:00

導語:教育局教師品德建設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局教師品德建設方案

為切實加強全縣教師的德的建設,弘揚“五德”精神,切實提升全縣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根據縣委組織部《關于加強全縣干部德的建設的實施辦法》的有關要求,結合我縣教育系統工作實際,現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強教師政治品德建設為重點,全面實施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認真解決教師在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行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引導廣大教師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事業觀,以教師道德素質、精神境界的提高,推動全縣教育系統道德水平的整體提升,為實現全縣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

二、工作目標

通過強化德的建設,大力弘揚“五德”精神,使廣大教職工不斷加強自身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的修養,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過硬的教師隊伍。具體目標如下:

(一)樹立個人形象

全縣教師要人人身體力行,率先垂范,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身邊的人。每位教師都是一面鏡子,帶頭遵紀守法,廉潔奉公,為人師表,團結同志,嚴謹治學,帶頭勤儉務實,樂于奉獻,教書育人。

(二)營造道德氛圍

開展師德建設簽名承諾活動,師德演講賽、師德事跡報告會,在全縣中小學掀起“講五德,鑄師魂”的熱潮,樹立扶正祛邪、愛崗敬業等良好的教風學風。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櫥窗,宣講師德規范,推介師德模范事跡,宣傳師德教育,營造濃厚的道德氛圍,在全縣上下形成一種互相監督、互相鞭策、互相促進的良好風尚,促使人人爭當師德標兵。切實解決廣大教職員工集體意識不強,大局觀念薄弱的現象,樹立“學校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理念,使廣大教職員工自覺參與學校各項民主管理。

(三)強化職業行為

強化教師的職業行為,不僅要求我們的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盡職盡責,而且還要在對待家長時做到“四個一”:一張笑臉相迎,一把椅子請坐,一杯熱茶解渴,一片真情交談。對待學生時做到“四多四少”,多一份微笑,少一份恐嚇;多一次鼓勵,少一次訓斥;多一份關愛,少一份冷漠;多捧出鮮花,少拿出“棍棒”。進一步融洽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四)倡導家庭美德

家和萬事興。一家不寧,全校不安,只有確保家庭平安穩定,才能保證取得工作上的進步,采取評選“五好家庭,模范夫妻”等活動來倡導廣大教職員工建設和諧家庭,弘揚傳統美德

三、實施步驟

開展教師德的建設活動,每年度分為四個階段,即宣傳學習階段、自查自糾階段、實施階段、總結提高階段。

(一)宣傳學習階段

1、活動時間:6月10日—6月30日

2、活動內容:

一是教育局召開全縣教師德的建設動員大會,同時在教育信息網上開辟教師“五德”建設專欄,及時宣傳和報道“五德”建設進程和在活動中涌現的先進人物事跡。(辦公室、人事股、師訓股負責)

二是組織廣大教師深入學習。學習科學發展觀理論,學習《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學習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縣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規定》,《關于加強全縣干部德的建設的實施辦法》、《關于加強全縣教師隊伍德的建設的實施方案》等材料。(師訓股、人事股負責)

三是組織全縣中小學中層以上教育干部到縣檢察院廉政教育基地參觀學習。(辦公室負責)

3、要求:

各校要傳達全縣教師隊伍德的建設實施方案精神,利用廣播、墻報、宣傳欄等大張旗鼓地學習上述法律、法規和文件,使全體教師充分認識教師德的建設的重要意義,評價標準,明確德的建設要求。各校要依據教育局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本校實際,制訂出《“五德”建設考核方案》,交教育局人事股備案。通過學習研討,參觀訪問,要求每位教師寫出不少于5000字的讀書筆記、不少于2000字的心得體會。教育網站將擇優在專欄內發表。

(二)自查自評階段

1、活動時間:7月1日—7月31日

2、活動內容:

組織教師從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五方面,尤其是在職稱評聘、職工住房等重大問題上的表現以及個人公德、生活作風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自查自評。(學校辦公室、德育處負責)

3、要求:教職工要在學習的基礎上,緊密聯系實際,認真自查,找出在“五德”方面存在的不足,將其具體表現、危害和產生的原因形成書面材料;學校要分別召開學生、家長座談會,了解學生和家長對學校每一位任課教師在師德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并要書面匯總和評定;對反映出來的問題學校要及時整改。

(二)實施階段

1、活動時間:8月1日—10月30日

2、活動內容:本階段通過開展系列活動,使全體教師樹立良好的德的觀念,規范教師的行為。

(1)舉辦師德報告會,組織“五德”高尚的教師在縣內巡回做德的建設報告,引導廣大教師弘揚正氣,為人師表。(工會、人事股負責)

(2)通過教育網站舉辦德的建設論壇,組織教師聯系實際就如何認識加強德的教育的重要意義,新時期對教師德的素質有哪些新的要求,當前違背教師德的建設有哪些表現,如何在實踐中克服違背教師德的現象的發生,如何結合自身實際提高德的修養,如何建立德的教育的長效機制等專題進行討論。(辦公室負責)

(3)開展師德培訓活動,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觀念、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各學校要在加強教師業務能力學習的同時開設師德理論課和教師心理健康與咨詢課程,提高教師的職業修養,特別要清醒廣大教師絕不參與影響社會穩定的事件;對待學生時做到“四多四少”,對待家長時做到“四個一”。(師訓股負責)

(4)開展“五德”的建設簽名承諾活動。各校要舉辦德的建設簽名承諾活動,在全縣中小學掀起“踐行五德爭做表率”的熱潮。(學校辦公室、德育處負責)

(5)開展“城鄉牽手、師生牽手”(縣屬教師與鄉村教師結對幫扶,任課教師與學困生結對幫扶)活動。(辦公室、人事股、師訓股負責)

(6)開展“五好家庭,模范夫妻”評選活動。倡導廣大教職員工建設和諧家庭,弘揚傳統美德。(工會、人事股負責)

(7)建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走進偏遠農村學校開展“送課下鄉”活動。(人事股負責)

3、要求:各校每學期初要組織全體教師面向國旗和全體學生進行宣誓并公開承諾,簽訂“五德“建設承諾書,要開展“踐行五德爭做表率”演講或座談活動,開展“城鄉牽手、師生牽手”活動,真正做到結對幫扶,開展“五好家庭,模范夫妻”評選活動。讓教師在活動中接受師德教育,防止走過場。各校要把各項活動開展情況及時整理和總結,報送教育局。對活動中好做法、先進經驗篩選后網上,對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事跡擇優參加教師節全縣師德報告會,做到以身邊的楷模感染全縣廣大教師。

(四)總結提高階段

1、時間:11月1日—12月30日

2、內容:本階段要對德的建設活動的總體情況和存在問題做出全面的總結和評估。要針對在德方面存在的問題,制定出整改意見。通過總結把活動成果規范化、制度化。制定全縣教師德的建設意見;制定德的建設教育評估方案;建立家長、社會對學校德的建設教育的監督機制;建立德的問題報告制度和進一步完善德的評價機制。(辦公室、人事股、師訓股負責)

3、要求:各校在整個工作過程中要注意四個方面問題。即:

一要建立“五德“記錄,并納入教師成長記錄。記錄分四部分:“五德”學習和參加活動情況;“五德”考評結果及表彰情況;“五德”問題來信來訪情況;”五德”違紀的處理結果等。

二要建立教師“五德”監督網,學校要設立“五德”建設信箱,公開“五德”建設監督電話,請“五德”監督員,公布“五德”建設評價標準,定期向學生家長征詢意見。

三是學校要嚴格按照《縣教師德的建設考核測評辦法》客觀量化考核,一學期一考評。

四要實行“五德建設一票否決制”,要將教師的“五德”建設考評結果在校務公開欄公布,與崗位聘任、職稱評聘和評先表彰掛鉤。

四、主要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縣教育局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工會、辦公室、人事股、師訓股等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各學校也要成立教師德的建設領導小組,實行責任追究制,層層落實責任。學校一把手負總責,作為教師德的建設活動的具體負責人。領導小組要定期制定各階段教師德的建設活動的計劃和措施,對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措施,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營造活動氛圍。要充分利用黑板報、宣傳欄、校園廣播等,大張旗鼓的宣傳教師德的建設活動的意義、評價標準和措施。要加強同新聞媒體的聯系,通過媒體和各種會議大張旗鼓地宣傳先進典型,大力褒獎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展現當代教師的精神風貌,弘揚正氣,努力營造教師德的建設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倡導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縣教育局定期在教育網站上通報工作信息,推廣先進經驗,對活動開展好的單位予以宣傳和表揚。形成教育系統人人重德、人人講德的良好氛圍

3、加強制度建設。各單位要根據《教師法》、《義務教育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明確要求,依據本單位實際制訂科學、有效、可行的教師德的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教師的崗位職責及具體要求,引導教師自覺履行。將每學期對教師的德建設評價結果存入本人檔案,作為教師聘任、晉職、晉級、培養、流動等方面的重要依據。

在對教師進行“五德”評價中,對綜合評價和單項評價結果均為優秀或良好的,如其“才”表現突出,群眾認可,優先列為提拔重用對象,并且在評先樹優時優先考慮;對綜合評價結果為一般、單項也在一般以上的,按照“以德為先”的要求,一般不予提拔重用;對綜合評價結果為較差的,分析其具體表現,有針對性地進行批評教育或誡勉談話;對綜合評價結果為差的,或單項評價中一項為差的,進行誡勉談話,同時在年度考核中確定為不合格等次,并按照年度考核有關規定,將其作為職務級別、工資升降的重要依據。對構成違法違紀的,應由有關機關作出相應處理。

4、嚴格師德考核。教育局把各學校教師德的建設作為黨建巡查、干部日常監督管理、領導班子考核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教師述職、日常巡查、學期考核等方式,在對教師進行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對每位教師的“五德”做出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評價。考核結果記入教師個人年度考核檔案,并作為評先樹優和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5、展示良好師風。對教師德的評價作出后,深入開展“榜樣在身邊”活動。各學校從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五個方面評出群眾公認的綜合和單項榜樣典型,通過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教師節期間,縣教育局將組織教師德的建設報告團,在全縣進行巡回報告。同時由受表彰的對象聯名倡議,在全縣掀起德的建設的熱潮。

6、強化師德監督。要切實加強對教師德的建設活動的過程管理,設立德的建設監督電話,廣泛接受社會各界對德的建設的監督,以確德的建設活動深入扎實、卓有成效的開展起來。縣教育局將對教師德的建設活動情況進行專項督導,對領導重視、組織得力、效果顯著的學校進行表彰,對于流于一般號召、走形式的學校給予通報批評。對在德的建設中素質差的教師,在評選先進、專業技術職務聘任時一票否決;對在德的建設中有違反《縣教育系統行業禁令》的行為,出現破壞集體團結、社會公德敗壞、個人生活混亂等現象,一經核實,立即通報全縣。同時,對德的建設方面的來信、來訪及時進行查處,對違反教師德的建設的教師,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或低聘處理,予以全縣曝光;性質嚴重的,清除出教師隊伍;觸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