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政辦村容村貌整治方案
時間:2022-05-21 04:00:00
導語:區政辦村容村貌整治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加強我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加快推進村容村貌綜合整治,努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意見》、《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深入開展村容村貌綜合整治的意見》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意見》精神,經區政府研究,確定自年3月至年10月,在全區范圍內深入開展村容村貌綜合整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城鄉統籌,保護生態環境,開展村容村貌綜合整治,治理臟亂差,配套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優化農村居住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二、工作目標
從年開始,利用4年時間,將全區209個行政村、41個社區中尚未進行村莊整治和整村改造的181個行政村、32個社區基本整治改造完畢。年計劃完成57個行政村、19個社區;年計劃完成36個行政村、8個社區;年計劃完成34個行政村、4個社區;年計劃完成54個行政村、1個社區,力爭全區村容村貌“一年有變化,三年見成效,四年全達標”。
三、工作原則
(一)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區域村鎮體系規劃和村莊實際狀況,科學確定整治類型,對不同類型的村(社區)進行分類指導。
(二)發揚民主,尊重民意。鎮(街道、開發區)、村(社區)制訂具體的村容村貌整治方案,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改善民生的原則,讓農民得實惠。每個村(社區)的整治方案,都要廣泛征求村民意見,認真履行民主決策程序,建立村民參與機制,確立村民在村容村貌整治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村民參與整治的積極性。
(三)實事求是,務求實效。根據每個村(社區)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整治措施,盡可能“小拆遷、大整治,小投入、大成效”,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切實維護農民利益,營造安全、方便、舒適的農村人居環境。
(四)整村推進,分批實施。以行政村為單位,組織實施村容村貌綜合整治;以鎮(街道、開發區)為單位,分期分批安排整治村莊。
(五)完善機制,規范管理。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維護和保持好村容村貌綜合整治成果。
四、整治類型
根據農村工作實際,村容村貌整治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一)新型農村社區型。指已按照農房建設規劃實施的集中連片建設的社區。此類新型農村社區要參照城市社區標準,統籌安排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周邊環境建設,必須同步配備水電,硬化道路,設置路燈,敷設排水管線或溝渠,配置垃圾收集轉運系統和簡易適用的污水處理設施,進行綠化美化,有條件的要配備管道供氣、集中供熱設施和太陽能熱水器。建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綜合配置科教文衛、治安、社保等服務設施,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此類型的整治,執行《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技術導則(試行)》及一類村莊整治標準。
(二)保留村莊整治型。指未列入遷村并點規劃,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原貌的村莊,包括歷史文化名村和各類特色村莊。此類村莊要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主要進行“三清、四改、四通、五化”(清理糞堆、垃圾堆、柴草堆,改水、改廁、改灶、改圈,通水、通電、通路、通寬帶網,實現硬化、凈化、亮化、綠化、美化)。垃圾實現集中收儲、運輸,污水實現集中處理或分戶凈化排放,戶用清潔能源基本普及,戶內衛生整潔。此類村莊的村容村貌綜合整治,可分別執行一類、二類、三類村莊整治標準。
(三)近期搬遷改造型。主要是指村內生活環境惡劣,房屋布局混亂、破舊,在最近一輪市級規劃中需要有序遷建或者原址翻建的村莊。此類村莊主要是以清理柴草堆、糞堆、垃圾堆為切入點,做到無亂堆亂放、無亂搭亂建、無亂涂亂畫現象。以治臟、治亂、治差為重點,徹底清除村內道路兩側堆放的垃圾、雜物及污染物,做好日常保潔。此類村莊的村容村貌綜合整治,執行三類標準。
五、整治內容及標準
村容村貌整治的著力點主要放在改善村民生活條件和改良村民的生活習慣上,主要內容是實施“三清、四改、四通、五化”建設。我區把“五化”建設作為村容村貌整治的重點和突破口,整治后的村莊,努力達到村容整潔、路面硬化、飲水達標、廁所衛生、垃圾收集、設施配套、環境優美、村風文明。
(一)三清(清理糞堆、垃圾堆、柴草堆)。保持村莊環境整潔,從清理糞堆、生活垃圾和柴草等隨意亂堆亂擺入手,改變農村居住環境“三大堆”(糞堆、垃圾堆、柴草堆)現象。
(二)四改(改水、改廁、改灶、改圈)。
1.改水。對飲用水進行改造升級。
2.改廁。改用衛生廁所,糞便實行無害化處理。
3.改灶。農戶普遍用上節源灶。
4.改圈。牲畜養殖改造為符合村莊衛生要求的標準化養殖圈。
(三)四通(通水、通電、通路、通寬帶網)。
1.通水。主要是指接通符合飲用衛生安全的自來水,保證水質達標與飲水安全。供水應滿足用水水量和水質要求,供水入戶率應達100%,水質合格率應達100%。
2.通電。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努力實現農電網改造,讓村民用上穩定、便宜、安全的照明用電。
3.通路。結合實際,基本做到戶戶通便道,路面平整,路況保持良好。
4.通寬帶網。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的項目支持,通寬帶網絡。
(四)五化(實現硬化、凈化、亮化、綠化、美化)。
1.道路硬化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環境條件進行整治,改善道路交通功能,并與自然環境相融合。村(社區)道路硬化應逐步由“村村通”實現“戶戶通”,村內主要道路全部硬化,主要道路兩側及房屋四周有排水溝,實現雨水的自然排放;一類村莊主次道路硬化達100%;二類村莊主次道路硬化分別達100%、80%以上;三類村莊主次道路硬化分別達100%、60%以上。
2.實現亮化建設。村莊內主要道路及公共場所設置路燈,一類村莊亮燈率100%、二類村莊亮燈率達85%以上;三類村莊亮燈率達70%以上。
3.排水設施建設。主次道路必須設置排水溝渠,排水溝渠應與道路硬化同時進行硬化處理,并保持封閉、暢通,無污水亂倒現象,有小型污水處理設施或采用排水溝渠排水;一類村莊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排放量較大的,應建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無條件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的村莊及二、三類村莊,可采用分散式排水方式,通過整治排水溝渠,就近排入村莊水系或收集利用。
4.公園綠地綠化建設。村莊主要道路兩旁栽植花草樹木,庭院內外搞好綠化。做好村莊景觀環境,一類村莊應建設1~2處公園綠地或小游園,村莊綠化覆蓋率達45%以上;二類、三類村莊應建設1處公園綠地或小游園,為村民提供公共休閑活動空間,村莊綠化覆蓋率達55%以上。
5.生活垃圾處理建設。推進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建立“戶集、村收、鎮壓縮、區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村莊垃圾定點收集、定時清運;搞好村莊垃圾收集、清運、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一、二類村莊沿村莊主次道路和公共活動場所設置垃圾箱,500人以下的村(社區)設立2~3人的保潔隊伍,500~1000人的村(社區)設立5~7人的保潔隊伍,1000~2000人的村(社區)設立9~10人的保潔隊伍,2000人以上的村(社區)設立12~15人的保潔隊伍;三類村莊設置垃圾集中收集點(垃圾池),積極推行“戶集、村收、鎮壓縮、區處理”的模式,山區偏遠村莊也可實行統一收集、就地分揀、綜合利用、無害化處理,每村配有專職保潔員(按人口的3‰配備)。在村莊文化活動中心、集貿市場、村莊游園等公共活動場所,應設置符合衛生要求的公共廁所,衛生廁所普及率100%。年,各鎮(街道、開發區)完成垃圾壓縮中轉站建設。
(五)村莊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對古村落有專項保護規劃;做好山體形貌維護和植被修復養護,保護好歷史水系,保持水系傳統岸線、水質和水流的通暢;對古樹名木掛牌,明確保護要求;保護好傳統道路、橋梁、水井、溝渠、公共場地等人工歷史要素;對構成歷史標志性環境要素的街巷樞紐空間、古井、匾額、招牌、幌子等物質要素和街名、店名、傳統典故、音樂、民俗、技藝等非物質要素,采取必要保護措施,延續村莊傳統文脈。
六、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年3月)。
一是制訂方案。各鎮(街道、開發區)要深入調查摸底,結合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實施方案。
二是動員部署。各鎮(街道、開發區)都要召開村容村貌整治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工作,全面發動群眾。
三是組織力量。各鎮(街道、開發區)要安排專人負責村容村貌整治,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二)集中整治階段(至年每年的3月至9月)。各鎮(街道、開發區)要全面發動,按照先易后難,先重點后一般的工作順序,逐步推進,集中抓好村容村貌綜合整治的各項任務的落實,徹底改善我區農村的村容村貌。
(三)考核驗收階段(至年每年的9月至10月)。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組織村容村貌綜合整治的檢查驗收活動,采取看現場、聽匯報、訪百姓的形式對各鎮(街道、開發區)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進行考核檢查驗收。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鎮(街道、開發區)要把村容村貌綜合整治作為一件大事,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主要責任;分管領導具體抓,負直接責任。要精心組織,層層分解落實任務,劃片包干,責任到村、到人,上下聯動,形成村容村貌綜合整治工作的強大合力。
(二)完善機制管理。建立健全村容村貌整治的部門協調機制、村民協同機制、長效管理機制和監督考核機制,將目標任務分解到項目、落實到崗位、量化到個人,充分發揮村民在村容村貌整治中的主體作用。
(三)加大資金投入。對上積極爭取補助資金,實行“以獎促治、以獎代補”等激勵政策,同時區財政整合有關涉農資金,在一定時期內集中用于若干村(社區)的村容村貌綜合整治;動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與需要開展整治的村(社區)結對幫扶,為改善農村面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出資出力。盡可能把各種渠道的資金、物資統籌安排,捆綁使用,發揮其最大效益。
(四)廣泛宣傳發動。要充分利用現場會、廣播、標語、板報等形式,大力宣傳村容村貌綜合整治的重要性。要做好動員工作,發動農村基層干部和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本著群眾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則,動員群眾投資投勞,裝扮自己的美好家園。
(五)保證整治質量。村容村貌整治涉及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農民群眾的滿意程度是開展這項工作的最高標準。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對村容村貌綜合整治工作加強指導、服務和監督,嚴格質量標準,嚴格時限要求,確保整治成效,確保如期完成整治目標,優化農村生活環境,讓農民群眾滿意。
- 上一篇:深究循環經濟鈾礦業發展
- 下一篇:市區關于稅源管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