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班子民情家訪制度實施方案
時間:2022-11-18 10:39:32
導語:領導班子民情家訪制度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構建領導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的長效工作機制,按照《中共省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關于在全省推行領導干部“民情家訪”制度的意見>的通知》精神,結合我局工作實際,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系列講話精神為主線,按照省委相關文件要求,引導地稅系統領導干部弘揚井岡山精神和蘇區精神,強化做群眾工作、為群眾服務的責任意識,圍繞干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社會更和諧的目標,在推進發展、體察民情、紓解民怨、改善民生中,不斷強化群眾觀念,增進群眾感情,提高做群眾工作的本領,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參與人員
縣局副科級及以上干部。
三、家訪對象
(一)縣局黨組成員家訪對象:
分管的部門、掛鉤聯系點及其干部職工;掛點聯系的納稅企業、個體工商戶;“三送”駐村點聯系的群眾戶,以及文明幫建結對點及其群眾。
(二)基層分局長、直屬單位負責人家訪對象:
所屬部門干部職工;轄區內納稅企業、個體工商戶;“三送”駐村點聯系的群眾戶,以及文明幫建結對點及其群眾。
四、主要任務
(一)宣傳政策法規。積極宣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的法律法規和稅收政策,做好黨委政府有關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建設、民生工程、稅收征管和維護穩定等政策的釋疑解惑工作,幫助干部群眾學法、知法、守法,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學會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利益。
(二)了解社情民意。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深入一線、真實掌握所訪地方的基本情況、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困難群眾等。通過與干部群眾面對面座談,了解所訪干部群眾的家庭情況、就業狀況、收入結構、困難問題、訴求期盼等,進一步掌握干部群眾思想動態和關注熱點,摸清社情民意。
(三)聽取意見建議。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要善于拜人民為師,甘當群眾的小學生,虛心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切實掌握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落實情況,認真傾聽干部群眾對黨委政府和地稅工作部門的意見建議,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政策措施是否符合基層實際、為什么會產生問題及如何解決問題。通過聽取建議、研究分析、總結經驗、解決問題,不斷提高推動科學發展的決策水平和工作水平。
(四)化解矛盾糾紛。要積極化解各種矛盾糾紛,妥善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尤其是面對城鎮建設、重點項目建設帶來的征地拆遷和涉法涉訴等事關干部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要采取民主協商、示范引導、說服教育等多種方式,通過與矛盾糾紛當事人進行情、理、法的溝通交流,最大限度地把各種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五)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自身實際,力所能及的幫助基層協調解決實際困難,重點幫助解決利民便民、扶貧幫困、上學就醫、就業創業等生產生活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切實以具體行動讓群眾看到變化、增強信心。
五、家訪主要形式
不拘泥于“上門家訪”這種單一方式,充分利用走訪慰問、座談會、參觀會、微信微博、電話短信等多種平臺和方式,根據實際情況用好用活上門走訪、網絡聯訪、重點約訪、常態回訪等多種家訪形式。緊密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領導干部聯系服務重點企業服務蘇區振興”、“面對面”談心活動、“機關干部下基層”等系列活動,開展好走訪企業家訪,走訪地稅基層機關和基層干部等活動;結合“三送”活動,深入開展好農村社區的家訪活動。
六、工作程序
(一)制作發放“民情家訪聯系卡”。設計制作一張“民情家訪聯系卡”,將領導干部的姓名、單位、職務、聯系電話、郵箱等信息印在卡上,發給聯系對象,方便群眾隨時隨地聯系,接受群眾評議監督。
(二)建立相關臺帳。按照收集民情、辦理銷號、反饋通報、歸檔備案的程序,每位領導干部家訪時要記好一本“民情日記”,在接待和收集群眾反映各種訴求的過程中,要建立一本“民情家訪”臺賬。根據民情臺帳登記的事項,按照“誰家訪、誰負責、誰跟蹤、誰反饋”的原則,建立一本問題整改臺賬,辦理一個銷號一個,并將結果及時通報給訴求人。
(三)做好資料歸檔。每年將領導干部個人家訪情況,包括家訪對象、家訪人數、收集問題情況、處理過程、處理結果等相關資料,按照“一人一檔”的方式進行梳理分類,匯總成“民情家訪檔案”整理歸檔,備案備查。
七、相關要求
(一)建立聯動協調機制。全局各單位各部門要上下聯動,形成合力,既加大解決問題的力度,又要避免層層家訪,影響基層和企業工作。
(二)建立考核評價制度。把“民情家訪”工作情況納入領導干部述職和績效考核的內容,述職情況作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
- 上一篇:安監局集中解決四風問題調研報告
- 下一篇:體育局解決四風問題制度建設計劃
精品范文
10領導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