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脫貧攻堅工作方案
時間:2022-11-20 04:25:19
導語:村脫貧攻堅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8年是全市精準扶貧攻堅克難、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為深入貫徹落實上級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加快全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步伐,確保全村貧困人口按計劃脫貧,努力實現到2020年我村與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建設目標。結合我村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脫貧攻堅現狀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持續走統籌扶貧、精準扶貧、開放扶貧、造血扶貧、生態扶貧的路子,扶貧工作的精準性、有效性、持續性不斷提高,全村扶貧攻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截止2017年末全村實現47戶78人已脫貧,圓滿完成各項計劃。目前全鄉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2戶86人,其中5戶8人未脫貧。
隨著扶貧攻堅行動的深入推進,剩余扶貧對象重點集中在因病、因殘、缺資金、缺技術、缺勞力等因素成為制約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主要因素。
隨著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省、市大幅度增加了扶貧項目資金的投入,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增收產業培育、金融資金支持等領域投入穩步增加。2017年在村南部都已建成村級光伏發電站,并于2017年末初并網發電,為村集體帶來收益。
二、脫貧攻堅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和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精準扶貧戰略決策,全面推廣主體生產模式,強化金融支撐力度,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增強內生動力,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對貧困群眾扶貧送溫暖的同時,更應從思想上、精神上進行幫扶,幫助他們擺脫思想觀念上的“貧困”,并采取多種措施充分調動他們干事創業的熱情,不斷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園的愿望。
(二)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改善民生。以安居、樂業、有保障為重點,突出解決貧困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困難,保障好農村貧困群眾基本生活需要,不斷提高貧困群眾生活水平,加快改善生存條件。
2.創新思路,精準扶貧。將未脫貧的貧困戶作為主要扶貧對象,實行動態管理,逐戶分析致貧原因,精準制定脫貧計劃,落實幫扶責任。
3.落實責任,強化保障。落實村“兩委”負總責的扶貧攻堅責任制,建立健全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干部駐村幫扶機制。
4.注重實效,遏制返貧。堅定不移推廣主體生產模式,扶持發展特色富民增收產業。改善貧困戶生產生活保障措施,提供好的致富,防止出現“脫貧快、返貧也快”的現象。
(三)目標任務
1.減貧增收。
(1)減貧人口:全村2018年實現2戶脫貧。
(2)扶貧對象農民人均純收入:確保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達到3600元以上。
2.實現“兩個不愁”。到2018年末,貧困群眾不愁吃、不愁穿。無論豐年災年,貧困戶基本生活都有可靠保障,吃穿條件有明顯改善,基本實現家里有余糧,手頭有余錢。
3.落實“三個保障”。落實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保障政策。實現教育資助全覆蓋,健康扶貧政策全覆蓋,危房改造全覆蓋。
三、脫貧攻堅重點工作
(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把路、水、電、房等制約貧困村發展的瓶頸問題作為扶貧攻堅的關鍵抓手,不斷加大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同時完善本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廣場并配齊相關配套設施投入使用。
1.加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最大限度地向上爭取更多的項目資金用于村級公路建設,重點實施建制村通暢工程和村級公路升級改造工程,打通農村公路斷頭路和連網路。
2.重點排查飲水安全配套建設設施。以破解群眾飲水難等瓶頸問題作為扶貧攻堅的核心目標,讓貧困人口喝上放心水。
3.加強電力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加快村組電網升級改造力度,加快解決因電力需求增長出現供電能力不足的電網設施升級改造,重點解決村級低電壓、超負荷、容量不足等“卡脖子”供電問題,為村級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可靠、更安全、更經濟的用電保障。
4.大力實施危房改造工程。再次組織人員逐戶摸排貧困戶住房安全問題,對貧困戶存在危房問題的全部納入危房改造工程。
(二)加強“精神脫貧”工作力度。為推動實現“物質脫貧”與“精神脫貧”同步推進、同步完成的目標,對貧困戶從思想上、精神上進行幫扶,幫助他們擺脫思想觀念上的“貧困”,并采取多種措施充分調動他們干事創業的熱情,不斷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園的愿望。
(三)加大國家扶貧政策宣傳力度。幫扶單位組織幫扶人和村組干部每月都要入戶宣傳國家扶貧政策,并在每戶張貼國家扶貧政策宣傳紙,在各個自然莊顯著位置印刷國家扶貧政策宣傳標語,確保每個貧困戶都能知曉并理解國家扶貧政策。
(四)做好貧困戶項目謀劃、實施工作。對于貧困戶的項目謀劃,按照因人因戶分類施策的原則,針對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因戶、因人制定“一戶一策”方案,確保每個貧困戶都有詳實具體的脫貧措施。
(五)做好貧困戶的小額信貸政策宣傳和發放工作。加強對貧困戶的小額信貸政策宣傳工作,引導貧困戶充分利用小額貸款進行產業發展。
四、脫貧攻堅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包保單位一把手負總責,村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要把脫貧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抓住重點,抓出成效。
(三)完善扶貧攻堅機制。繼續健全干部駐村工作機制,確保駐村幫扶工作隊效率,每個貧困戶幫扶責任人一個月入戶不少于4天。建立精準扶貧機制,突出精準識別和分類指導,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加大技能培訓力度,落實產業項目幫扶措施,做到“一戶一策”。
- 上一篇:初中數學創新教育的幾點思考
- 下一篇:司法居“放管服”自查自糾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