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誠信戶、誠信村活動實施方案
時間:2022-11-18 09:46:27
導語:爭做誠信戶、誠信村活動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誠信是道德體系的根本和基礎,也是做人之本。為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針對道德領域存在的誠信缺失、道德失范等突出問題,結合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現就在全鎮開展“爭做誠信戶、爭創誠信村”活動,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為契機,把開展“爭做誠信戶、爭創誠信村”活動作為加強農民思想道德教育、推進農村社會治理的重要舉措,努力使誠信理念深入人心,成為農民群眾的思維方式、生活態度、行動自覺和價值取向,推動農村形成“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的道德新風尚,為建設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美麗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豐潤道德滋養、良好文化條件。
二、細化標準
(一)“誠信戶”標準
1.積極支持、配合鎮村中心工作,主動參加村上組織的關心照顧孤寡老人、幫助困難群眾和特殊家庭、環境衛生清潔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2.遵守國家法律,遵守村規民約,不參與賭博等非法活動,不在野外用火放牧,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
3.通過正當渠道表達合理訴求,無借機生事和無理取鬧的行為,不纏訪鬧訪和越級上訪,不參與集體上訪。
4.與鄰居和睦相處,互幫互助,對困難群眾給予生產生活幫助,鄰里之間不搬弄是非、斤斤計較,理性化解鄰里之間的矛盾糾紛。
5.勤勞致富,積極發展生產經營,提高家庭經濟收入,無好吃懶做、好逸惡勞等現象。
6.積極發展綠色有機農業,不違規使用農藥化肥,出售農產品不摻假使雜;履行各類合同,按時歸還銀行貸款。
7.家庭成員互敬互愛,關心老人生活,及時為老人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和就醫看病,照顧好老人飲食起居。
8.喜事新辦、喪事簡辦,不索要高價彩禮,不參與封建迷信活動,無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現象。
9.主動參與“美麗庭院”創建、農戶改廁、環境衛生整治,室內院內和莊前屋后干凈整潔,作物秸稈集中有序堆放,無亂倒垃圾等行為。
(二)“誠信村”標準
1.大力推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平安村創建,達到無上訪、無訴訟、無案件的“三無”標準。
2.發展壯大主導產業,全村60%以上的農戶主要經營主導產業,家庭年收入60%以上來自主導產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達到1.2萬元(其中,試點村達到4.5萬元)。
3.黨務村務公開透明,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到位,村級財務運行管理規范。
4.積極組織開展“爭做誠信戶、爭創誠信村”活動,全村90%以上的農戶達到“誠信戶”標準。
5.村社環境面貌整潔、衛生良好,無亂扔亂倒亂堆等現象。
6.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點對點”服務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特殊家庭等弱勢群體達到全覆蓋,群眾滿意度高。
三、工作措施
(一)強化宣傳教育,筑牢誠信理念。一是突出重點抓推動。持續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人知人曉工程”,組織廣大群眾認真學習《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深入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二是創新方式抓覆蓋。以誠信教育為主要內容,充分利用農村宣傳文化陣地,采取標語橫幅、開設專欄、印發資料、編排節目等形式,積極宣傳誠信價值、規則意識、契約理念,推動農村誠信建設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三是主題教育抓引領。積極創新方式,結合開展道德講堂和道德評議活動,各鎮村每月至少組織開展一次“誠信建設進農家”宣傳教育活動,注重把正面宣傳與反面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和農村基層組織爭做誠信戶、爭創誠信村。
(二)細化創評標準,健全工作機制。一是細化誠信評價標準。參照縣上提出的創評標準,堅持問題導向,精心梳理與農戶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細化標準要求,組織鎮村和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對標行動,推動“爭做誠信戶、爭創誠信村”活動工作規范、有序、有效進行。二是落實誠信承諾制度。廣泛發動和組織農戶結合各自實際,對照標準要求,積極簽訂“誠信承諾書”,明確承諾具體事項,并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開,主動接受基層組織和廣大群眾的監督,激勵引導農戶做到承諾于心、踐諾于行。三是健全評價工作機制。開展“德治理事會”試點工作,各村推薦3一5名德高望重、堅持原則、處事公道、熱心公益的本村居民組成“德治理事會”,在村“兩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嚴格落實“農戶文明誠信積分制”管理、失信行為記錄在案等制度,堅持“一月一評價、一季一公開、一年一通報”,每月對農戶誠信情況進行評分,對失信行為記錄在案,每季度對農戶誠信得分情況進行公布,每年在全村戶主大會上通報農戶誠信情況。及時收集整理誠信評價資料,為每個農戶建立“誠信檔案”。
(三)客觀評價認定,落實獎懲措施。一是建立誠信“紅黑榜”制度。采取百分制方式,年初為每個農戶建立100分的基礎分,按照“信息采集一據實認定一公示監督”的程序,逐月進行量化進分,達到評價標準得分,存在失信行為減分:每年對得分在95分以上的農戶列為“紅榜”名單進行宣傳表揚,對得分在70分以下的農戶列為“黑榜”名單進行批評教育。二是認真開展評定工作。年終,由村“兩委”組織、村“德治理事會”配合,依據農戶全年得分情況進行評定,對得分在90分以上的農戶評定為“誠信戶”,對得分在70分以下的農戶評定為“不誠信戶”,評定情況報鎮黨委、政府。鎮政府成立評審工作小組,對各村評定的“誠信戶”和“不誠信戶”進行審核,確保評定工作公開公平公正;同時,開展“誠信村”初評工作,鎮政府對初評的“誠信村”經會議研究后報縣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由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共同進行審核評定。對評定的“誠信村”“誠信戶”統一進行命名和授牌。三是建立誠信激勵失信懲戒制度。完善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機制,對評定為“誠信戶”的農戶在產業發展、技能培訓、就業服務、項目支持、銀行貸款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和提供更多便利服務,對評定為“不誠信”的農戶在信用貸款、子女參軍、申報項目等方面進行聯合懲戒、約束限制。
(四)選樹先進典型,強化示范引領。一是積極選樹誠信先進典型。采取設置“好人榜”、誠信模范宣傳專欄等形式宣傳先進典型,教育引領農民群眾牢固樹立誠信理念,增強道德信用意識,爭做新時代誠信明禮的“新村民”。要通過“尋找老故事、挖掘新故事、選出好故事”的方式,組織開展“誠信模范”先進事跡宣講活動,讓身邊人說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使群眾學有榜樣、行有示范。二是深化“五星級文明戶”評選。把開展“爭做誠信戶、爭創誠信村”活動與“五星級文明戶”創評、“美麗庭院”評選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每年開展一次評選活動。各鎮以村為單位,對“五星級文明戶”實行動態管理,每年結合“誠信戶”評定工作對已授牌的農戶進行復查,對當年未達到“誠信戶”標準的,撤銷其“五星級文明戶”稱號。三是推進文明村鎮創建工作。以開展“爭做誠信戶、爭創誠信村”活動為抓手和載體,鼓勵群眾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激發群眾支持、參與的熱情和動力,不斷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統籌推進文明村鎮創建工作。縣文明辦要優先推薦“誠信村”爭創全國、全省、全市“文明村”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鎮上成立開展“爭做誠信戶、爭創誠信村”活動領導小組,在黨政辦設立辦公室,具體牽頭負責活動的整體規劃、綜合協調、督促檢查、考核評估等工作,鎮紀委、鎮婦聯等部門要分工協作、密切配合,結合職能職責,強化工作指導,履行監管責任,形成工作合力。各村要把這項活動作為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抓緊抓實,強化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推動活動扎實有序開展。
(二)認真謀劃實施。各村要認真謀劃實施,采取有效方式,提高群眾參與率,增強活動實效性。要認真做好誠信宣傳教育、農戶承諾實踐、德治理事會設立、定期評價公布等具體工作,確保活動接地氣、有特色、有成效。要及時掌握工作動態,協調解決工作中的突出問題,認真總結宣傳先進做法和典型經驗。
(三)營造典論氛圍。創新宣傳形式、宣傳手段,以正面宣傳為主,開展輿論監督,傳播誠信觀念、頌揚誠信行為、批評不誠信現象。要充分運用微信、黑板報、橫幅等形式,擴大群眾知曉率,提高群眾參與度,形成濃厚的工作氛圍,努力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 上一篇:某鎮應急演練計劃
- 下一篇:防風險查隱患保安金整治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