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土壤質量提升行動方案

時間:2022-03-29 09:21:21

導語:鄉鎮土壤質量提升行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土壤質量提升行動方案

為推動實施土壤質量提升行動,著力提高耕地內在質量,根據農業農村局相關文件要求,結合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行動目標

2021年,繼續強化落實有機肥替代化肥、精準施肥、秸稈還田、綠肥種植等措施,改善全鎮耕地質量,使耕地土壤酸化、次生鹽漬化、養分失衡、耕層變淺、重金屬污染等問題得到有效遏制的同時,促進化肥減量增效。綠色防控,嚴禁使用高毒、高殘農藥,減量使用低毒、低殘農藥。

1.有機肥資源利用水平持續提升。2021年,畜禽糞便養分還田率60%以上,力爭全鎮商品有機肥使用量達25噸;農作物秸稈養分還田綜合利用率達30%之上。

2.科學施肥水平持續提升。2021年,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80%以上;提高肥料利用率達到30%以上。

3.土壤質量水平持續提升。2021年,多措并舉促進全鎮耕地地力水平持續提升,全年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提高1%。

4.化肥使用量減少。2021年,全鎮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示范區生產基地化肥用量較上年減少10%以上。

二、技術路徑

重點是“改、培、保、控”四字要領。“改”:改良土壤。針對耕地土壤障礙因素,改良酸化、次生鹽漬化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改進耕作方式。“培”:培肥地力。通過增施有機肥,實施秸稈還田,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開展測土配方施肥,補施鉀肥和鈣鎂硅硫鉬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平衡土壤養分。通過糧豆輪作套作、固氮肥田、種植綠肥,實現用地與養地結合,持續提升土壤肥力。“保”:保水保肥。通過耕作層深松耕,打破犁底層,加深耕作層,改善耕地理化性狀,增強耕地保水保肥能力。“控”:控污修復。控施化肥、農藥,減少不合理投入數量,阻控重金屬和有機物污染,控制農膜殘留。

三、主要建設內容

1.推進有機肥推廣應用。著力推進我鎮畜禽養殖、秸稈等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支持企業經營主體使用有機肥,支持農民積造農家肥,結合有機肥替代化肥項目大力推廣施用商品有機肥。

2.推進化肥減量增效。以化肥減量增效試點為引領,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高效新型肥料。

3.推進土壤肥力提升。一是種養結合。優化種植模式,在穩定糧食作物面積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種植豆類作物,促進提升土壤肥力。開展耕地輪作休試點,恢復發展綠肥種植,實現用地與養地結合、生產與生態雙贏。二是秸稈還田培肥及綠肥種植。進一步推廣綠肥種植工作,持續提升土壤肥力;推廣農作物秸稈利用技術模式,重點推廣秸稈粉碎直接還田和覆蓋等綜合利用技術,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改善土壤結構。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統籌協調。土壤質量提升行動是一項系統、基礎和長期工程,需要強化協調配合,形成合力,久久為功。鎮政府成立土地質量提升行動領導組,加強協調,搞好服務,保障各項措施落實。各農業部門細化實施方案,開展督導檢查,保障行動有力有序開展。

(二)強化責任落實。嚴格落實土地質量建設與管理責任,守住土地質量紅線。會同有關部門整合有關項目,加大耕地質量建設投入,保護和提升耕地質量。會同國土部門,認真做好占補平衡補充耕地質量評定驗收,把好質量關。鼓勵引導生產者,特別是新型經營主體采取用地養地結合的措施,保護耕地質量,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強化科技支撐。發揮鎮農業部門的作用,開展指導服務,落實關鍵措施,提升土壤質量。結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素質提升計劃,提高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土壤質量提升和科學施肥技術應用能力。

(四)強化政策扶持。落實好土壤質量提升、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積極爭取財政等部門的支持,擴大耕地質量建設資金來源,增大資金規模。多方合力,加強耕地質量建設。

(五)強化宣傳引導。開展“土壤質量提升”主題宣傳活動,大力宣傳土壤質量提升的重要意義,推廣用地養地和科學施肥的典型經驗和典型人物,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土地質量提升行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