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采取措施加強對機關干部的管理

時間:2022-02-11 11:12:00

導語:鄉采取措施加強對機關干部的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采取措施加強對機關干部的管理

今年以來,河溪水鄉黨委、政府根據年初的總體安排,從實際工作需要出發,按照“大膽改革、慎重穩妥、整體推進”的原則,嚴格機關干部管理,狠抓督查考核兌現,使機關干部管理工作出現了好的勢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為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項規劃指標和工作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主要做法是: 一、統一思想認識。對機關干部管理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河溪水鄉黨委、政府一班人是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和深化的。通過反復調查分析和討論研究,他們了解到:隨著農村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以及鄉管理體制方面的新變化,對鄉干部的要求更嚴了,標準更高了,客觀上要求鄉機關干部有更豐富的知識,有更新的觀念,有更強的工作能力,有更高的領導水平。但是,從鄉機關干部的現狀來看,目前還有相當一部分鄉機關干部的綜合素質已越來越不適應新時期的這種新的形勢和任務的需要,具體表現為“五個不適應”,一是思想觀念上不適應,因循守舊、小富即安、求穩怕亂、怕擔風險,缺乏經濟發展意識和市場競爭意識;二是組織紀律上不適應,法制觀念淡薄,組織紀律松弛,缺乏嚴格的組織原則和黨性修養;三是工作方法上不適應,方法簡單粗暴,管理素質偏低,辦事效率不高,缺乏創造性思考問題、開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四是領導水平上不適應,政策理論水平不高,領導管理能力很弱,缺乏應有的領導工作經驗與發展農村市場經濟、引導農民致富的實際本領;五是約束機制上不適應,責任不明確,獎罰不嚴明,既無壓力,又無動力,缺乏必要的考核獎懲機制以及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鄉機關干部隊伍的上述狀況已嚴重地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工作局面的迅速打開。因此,切實加強對鄉干部的管理已是當務之急。只有通過深化改革、強化管理,全面提高廣大鄉干部的政治、業務素質,才能真正保證黨的農村政策的正確執行,推動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進一步融洽農村黨群、干群關系,促進農村的繁榮與穩定。

二、加強組織領導。為切實加強對鄉機關干職工監督管理工作的領導,該鄉始終注意在“組織”上做文章,在“領導”上下功夫。一是抓組織落實。鄉黨委、政府成立了“機關干部監督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分別由黨政綜合辦、農業發展辦、財貿經濟辦、政法辦、企業辦、計生辦等線(辦)主任和鄉直有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鄉黨委分管黨群的副書記和鄉政府常務副鄉長、鄉黨委組織委員分別擔任正、副組長,具體負責抓好全鄉干部特別是鄉機關干職工的監督管理工作。二是抓職責落實。鄉黨委、人大、政府三家責無旁貸,必須齊抓共管,嚴把干部管理關。同時,明確要求各線(辦)、鄉直各有關部門單位積極配合,通力協作,同唱一臺管理戲,共同把干部管理工作搞上去。三是抓規范管理。為了促進干部管理工作盡快步入正規化、規范化軌道,鄉黨委、政府一班人在統一思想認識、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本鄉實際,研究制訂了《關于加強鄉機關干職工管理的有關規定》,以鄉黨委文件下發到各鄉(辦)、鄉直各有關部門單位,對各線(辦)及鄉機關干職工管理的總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基本原則、具體內容和考核標準、獎懲辦法及其有關問題作出規定,從而保證了該項工作的正常開展和順利進行。四是抓督查落實。鄉機關干部監督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堅持定期不定期地采取查看干部考勤、抽查干部下班、調閱干部日志、與干部群眾座談,集中機關干職工由線(辦)主任公開述職、政府主要領導工作講評和大小會議通報工作情況、總結交流經驗,以及集中檢查與日常考察、實地調查與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督查了解機關干職工嚴格執行監督管理各項規定、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等方面的有關情況和問題,并以此作為督促考核鄉機關各線(辦)、各干職工個人完成任務、履行職責的重要手段。

三、實行目標管理。鄉黨委、政府嚴格按照“建一流隊伍、創一流政績、爭一流效率、樹一流形象”的管理目標和基本思路進行目標管理。一是廣泛宣傳發動。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加大管理目標宣傳力度,讓每一個機關干職工全面了解管理目標的基本內容和具體要求,明確保證上述管理目標和基本思路實現的現實意義。二是實行量化管理。首先,把干部監督管理直接納入各線(辦)和鄉直各有關部門單位的年度工作目標管理,對各分管領導和線(辦)主任實行領導責任制,一環扣一環,一級抓一級。其次,機關各線(辦)又按照鄉黨委、政府“關于加強干部管理的有關規定”,對本線(辦)工作人員,根據他們各自應承擔的工作職責,制訂了相應的崗位(目標管理)責任制,真正做到了目標層層分解到線(辦),責任明確落實到人頭,便于每個機關工作人員自覺地規范自己的行為。三是實行聯績計酬。鄉黨委、政府研究決定,凡鄉機關干職工一律實行“四定三掛鉤”,即對機關每個干職工實行“以人定崗,以崗定責,以責計分,以分計酬”的管理責任制和考核獎懲辦法;各線(辦)、干職工目標管理(崗位)責任制落實的情況與線(辦)評先評優掛鉤、與機關中層以上骨干工作政績掛鉤、與干部立功受獎掛鉤。從今年開始,鄉機關內部全面推行了黨政班子成員聯線(辦)包片、機關中層骨干管線(辦)蹲點、一般干職工分崗位駐村的工作責任制,其年度獎金補助與他們各自聯系、統管線(辦)、片、村工作任務完成的多少及履行崗位職責的情況直接掛鉤,即除檔案工資按月撥付外,對機關所有干部職工的誤餐費、交通費、電話費補助、目標管理獎及其它獎金補助,一律控制在鄉財政所,年終一次性按目標管理(崗位)任務完成情況考核發放兌現。這樣,既克服了平均主義,又增強了全鄉上下共同努力想方設法完成全年工作任務的責任。

四、完善管理制度。鄉黨委、政府從強化內部管理入手,在廣泛征求意見、反復討論研究的基礎上,根據上級文件要求及有關政策規定,修改和完善了機關會議、政治學習、業務培訓、工作紀律、費用開支、財務管理、勤政廉政、目標考核、責任追究,以及領導分線(辦)包干、下村蹲點調查、干部聯(駐)村、民主評議、工作講評和檢查督促等一系列配套的制度和規定,并以此匯編成《河溪水鄉機關干職工工作守則》,打印成冊,發放到人,以制度管理人、規范人,讓干部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約束自己。與此同時,由鄉黨政綜合辦分線(辦)、分干部職位起草了《河溪水鄉機關工作人員工作崗位責任制及考核獎懲辦法》,每個線(辦)、干職工都要對照各自的部門職能、崗位職責,開展月末自查、季度述評、半年小結、年終總評,鄉機關干部監督管理考評小組組織集體測評、講評,量化考核打分,按分獎罰兌現。這樣,每項工作、每個環節,每個干部、每個職位均有制度可依,有章規可循,有效地促進了干部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目標化。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從目前實施的情況看,盡管運行的時間不長,但效果是比較明顯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提高了干部整體素質。通過培訓教育、強化管理,鄉機關干職工在黨性修養、思想觀念、組織紀律、工作水平等方面發生了明顯變化。一是思維方式明顯轉變。無論是執行政策,還是思考問題、處理矛盾,絕大部分機關干職工特別是中層以上干部都開始注意從理論上進行思考。少數干部還善于把自己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比如目前農村政治經濟形勢問題、基層組織建設問題及其它社會問題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能夠比較全面客觀地予以看待和分析。二是政治素質明顯提高。通過宣講教育、創優爭先,不少機關干職工上進心、事業心及群眾觀念、奉獻精神,特別是發展河溪水鄉、振興河溪水鄉的使命感、責任感日益增強。目前機關干職工中講閑話、唱爛腔、打“退堂鼓”的已屬極個別現象,所有黨政班子成員和98%以上的中層骨干都能發揮核心領導作用和表率示范作用。三是組織紀律性明顯增強。通過作風整頓、規范行為,糾正了有章不循、紀律松弛的不良傾向。目前,在機關干職工中出現了“三多三少”的好勢頭,即上班早到、下班晚休的多了,遲到、早退的少了;有事請假、事先說明的多了,無故遲到、曠工的少了;為民辦事、扎實辦事的多了,上班期間閑聊、打牌的少了。黨政班子內部也沒有出現不團結的問題,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真正出現了“氣順心齊”的喜人局面。四是工作作風明顯轉變。各項制度和規定的嚴格執行,有力地促進了干部作風的根本轉變,全鄉初步形成了深入村組、深入群眾,為民扎實辦事的良好風氣。僅今年以來,全鄉機關干職工人平下村60天次,比上年增加9天,為群眾處理麻紗糾紛、興辦各類實事1120件,群眾對鄉黨委、政府的認同率以及對駐村干部的滿意率,較去年同期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機關干職工思維方式、組織紀律性、工作作風及政治、業務素質等方面的顯著變化,使機關全體干職工的整體工作水平和綜合素質得到了相應的提高。二、節省了非生產性開支。一方面,在開支管理上,鄉黨委、政府通過強化干部自律教育、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從嚴要求干部,特別是在招待、用車、財務管理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硬性措施和相應規定,從根本上保證了機關工作人員廉潔從政、合理開支,因此較去年同期全鄉僅招待、用車兩項就節約費用近3萬元。另一方面,在人員安排上,鄉黨委、政府實行統一調度、合理搭配,估計全年可以減少由鄉政府直接管理、鄉財政統發人員工資及費用支出5萬多元。三、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在改革干部管理過程中,鄉黨委、政府一方面直面群眾注重解決他們反映的實際問題;另一方面,注重轉變干部作風,改進工作方法,要求機關工作人員帶著責任、帶著感情深入到群眾中去,面對面地、心換心地做群眾工作,從而拉近了群眾與鄉干部的距離,以前所反映的農業稅征收、計劃生育和發展經濟等難事也迎刃而解了,黨委、政府的威信和鄉干部在群眾的印象也相應變好了,黨群干群關系出現了“陰”轉“晴”,群眾愿找鄉領導、駐村干部的多了,集體上訪、越級上訪的明顯少了,群眾理解政府工作、支持經濟發展的多了,無理取鬧、向政府敲竹杠的少了。四、促進了全鄉經濟發展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嚴格干部管理,不僅轉變了干部作風,提高了辦事效率,而且大大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促進了全鄉經濟發展和各項事業的進步。該鄉在加速土地有序流轉、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的基礎上,全鄉上下千方百計擴大招商引資,大力興辦民營企業,走“工業強鄉”之路,年初至今,共吸納境內外民間資金近900萬元,其中投入10萬元以上的新上工業項目就有十多個,鄉鎮企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村級組織建設和公益事業建設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和社會風氣進一步好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的成績,全鄉大局基本趨于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