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執法為民的法治理念在檢察工作中的行為內涵
時間:2022-09-18 07:55:00
導語:淺議執法為民的法治理念在檢察工作中的行為內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檢察工作中的行為內涵
法治是人類文明與發展的標志。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全局出發,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為指導,在認真總結我國法治建設實踐經驗、借鑒中外法治文明優秀成果的基礎上,作出的一項重大理論創新,標志著我們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規律、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提出,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一步明確了方向。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執法為民,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在執法工作上的體現。檢察機關是我們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檢察官是代表國家和人民依法履行檢察職責的具體執行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無產階級世界觀、人生觀的核心,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共產主義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檢察官的政治思想準則。
一、執法為民是對檢察官的本質要求
檢察官的最高職責,就是保護人民,為人民謀利益。
第一要熱愛檢察事業,熱愛人民。我們既然選擇了檢察官這個職業,就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熱愛檢察工作,獻身于檢察事業,將個人的利益、前途和命運與人民的利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融為一體,人民的利益始終處于至高無上的位置,兢兢業業、盡職盡責、一絲不茍,無論在什么崗位上,無論在什么情況下,無論有何困難,都要想方設法,竭盡全力地完成人民交給我們的任務。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流血流汗換來的,我們的衣食住行是廣大勞動人民創造的,我們來自于平民百姓,平民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所以我們只有恪盡職守才能回報人民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第二要學好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檢察官的基本職責,從根本上講,就是保障嚴格執法,維護法律的權威,維護人民的利益。沒有較高的執法能力和水平,如何為民執法?怎能促進執法公正?所以作為檢察官,必須扎扎實實地學習檢察業務知識,不斷提高檢察業務素質;同時還要廣泛地攝取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以適應新時期檢察事業發展的需要。工作實踐中,我們必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原則,嚴格執法,文明辦案,規范執法行為。“決不放過一個犯罪分子,也決不讓一個無辜的人受到法律的追究。”把打擊犯罪和保障人權統一起來,注意保護案件當事人和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重事實、重證據、重調查研究,決不能威脅利誘、刑訊逼供、違法使用強制措施等,注意執法形象、法言法語、舉止得體,不盛氣凌人、耍特權、逞威風,真正做到適用法律準確、程序合法、文明辦案、效果良好。
第三要保持為民執法的純潔。清正廉潔是檢察官的基本要求和起碼的道德品質。作為法律監督者,其身不正,何以正人?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我們必須正確行使,不徇私情,不謀私利,在執法中,不摻雜個人的私欲,不把人民賦予的職權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堅決抵制"說情風"和各種歪風邪氣,切實做到拒腐蝕永不沾,廉潔奉公,兩袖清風。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抵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保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不追求與自己身份和生活水平不相適應的物質享受,堅決不做那些追逐私利,貪圖享樂,有悖于黨紀國法的行為。
第四要堅持為民執法的正義之心。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從來都是激烈的、尖銳的、硬碰硬的。為維護人民的利益和法律的尊嚴,就必須鐵面無私,不畏強暴,敢于碰硬,堅貞不屈,斗爭到底,決不妥協,在必要時要不惜犧牲個人的利益乃至生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剛正不阿,護法為民是我們檢察官的必備素質。在聲色犬馬、威逼利誘面前,我們要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
第五要以人民的利益為最高利益。我們對群眾的訴求決不能冷、硬、橫、推,因為“人民利益無小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我們應當不惜犧牲個人的利益。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從細微之處著眼,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通過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成為人民滿意的檢察官。為人民服務就要象魯訊先生說的那樣能俯首甘為儒子牛,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二、為民執法是檢察工作的本質特征
檢察機關貫徹執法為民法治理念的本質就是要解決好為民執法的問題,這是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執法行為中的具體體現。為民執法,決定了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檢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就要求檢察機關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責過程中,必須切實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一是要認真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在檢察執法中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時刻都要牢記檢察官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檢察干警是人民的公仆,是為民掌權,為民執法,為民服務的。牢固樹立為大局服務的思想,始終堅定不移地將維護社會穩定作為檢察工作的首要任務。通過“嚴打”整治,突出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嚴重暴力犯罪和嚴重影響群眾安全的多發性犯罪,依法快捕快訴,嚴懲各類刑事犯罪。增強群眾的安全感,為人民群眾創造一個安全有序的工作生活環境。在通過查辦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特別是社會影響惡劣、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大要案,嚴懲腐敗分子,保護國家人民財產,鼓舞人民群眾,增強人民群眾對反腐敗斗爭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信心。通過強化民事行政訴訟監督,切實糾正民事和行政審判中的違法犯罪現象,增強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法制的信任。
二是要廣泛聽取群眾的批評、建議和意見,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要繼續實行首辦責任制的工作制度和程序,強調誰主管,誰負責,對群眾反映的情況絕不推諉和敷衍,將問題解決在首辦環節和基層。大力開展文明接待活動,繼續保持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的形象,熱情受理群眾的來信來訪。要將“檢察長接待日”制度、檢務公開制度、執法監督員制度、定點掛鉤聯系等制度進一步完善并發揮其作用。
三是要加大服務力度,切實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檢察機關要在執法過程中落實總書記提出的“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的指示,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滿不滿意、擁不擁護、贊不贊成作為檢驗檢察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
三、文明執法是執法為民的必然要求
一是擺正為民執法觀念。要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法律基本原則,切實轉變“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的以人治國、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的錯誤觀點和做法。要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社會主義法制原則,建立與現代法制文明相適應、符合現代法治基本要求的正確法治觀。
二是公正為民執法。司法公正是社會正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司法活動的價值追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存在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權。檢察機關必須以保障實現公平和正義為目標,突出“強化監督,公正執法”的主題,確保法律的嚴格統一實施,維護司法公正。
三是嚴格為民執法。由于受陳舊執法思想的影響,當前檢察機關在執法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如重懲治犯罪,輕人權保護問題;重實體,輕程序問題;重打擊,輕預防問題;重公正,輕效率問題;重數量,輕質量問題等等。要樹立打擊與保護并重的執法理念,切實轉變“重懲治犯罪,輕人權保護”的思想。要樹立實體與程序并重的執法理念,切實轉變“重實體,輕程序”的思想。要樹立懲治與預防并重的執法理念,切實轉變“重辦案,輕預防”的思想。要堅持“打防并舉,標本兼治”的方針,積極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工作。通過查辦具體案件,深入分析研究犯罪的原因、特點和規律,針對發案單位在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有情況、有分析、有措施的檢察建議,幫助發案單位整章建制,堵塞漏洞,消除隱患。要結合典型案例,積極開展個案預防,達到“查辦一個案,教育一條線,治理一大片”的效果。
四是文明為民執法。要在執法過程中深層次地把握現代法制的精髓,堅持以人為本,作到法情相融,體現出對人的價值和存在的充分尊重,充分運用法律和政策,將法的嚴明公正與符合情理的人文關懷緊密結合起來。
為民執法,是檢察執法的本質特征,解決的是“為誰掌權,為誰執法,為誰服務”這個根本性的問題。只有解決好為民執法這個根本問題,才能解決好如何執法的問題,我們才能在檢察工作中減少執法的隨意性,避免執法違法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