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生育改革開放交流材料

時間:2022-02-06 10:59:00

導語:計劃生育改革開放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劃生育改革開放交流材料

一、全縣生育水平顯著下降,控制人口工作成績裴然

----人口出生率由1978年的23.8‰,下降到2007年的11.5‰;

----人口死亡率由1978年的8.9‰,下降到2007年的5.48‰;

----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978年的15.1‰,下降到2007年的6.02‰;

----符合政策生育率由1978年的50.35%下降到2007年的94.76%;

改革開放30年來,**縣減少生育6.5萬人,占2007年全縣總人口16萬的40%,大大減輕了人口給資源、環(huán)境和入學、就業(yè)帶來的壓力,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二、計劃生育基層基礎得到進一步加強,村民自治初顯成效

近年來,**縣注重把計生工作重心放到基層,在農村推行村(居)民自治,建立了自治網絡、配齊配強村(居)領導班子和計生專干,選好育齡婦女自管小組長、整建計生協會、形成村兩委、計生專干、計生協“三位一體”服務管理體系,依法建立自治章程,明確自治途徑,讓群眾對計生“事前參與、事中介入、事后評議”,使計劃生育工作逐步實現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調動了群眾實行計劃生育的積極性。全縣普遍推行了村(居)民自治工作。全縣167個村(居)中,村村有計生專干,村村有人口學校、村村有計生協會,并選出育齡婦女自管小組長578名,95%以上的村敢抓敢管計生工作,初步形成“縣指導,鄉(xiāng)負責、村為主、組落實”的工作格局。

三、計劃生育婦幼保健技術服務事業(yè)快速發(fā)展,廣大群眾生殖保健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陣地從無到有。全縣現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8個。其中,縣級計劃生育服務機構1個,縣級避孕藥具管理站1個,鄉(xiāng)(鎮(zhèn))計劃生育服務站7個,縣站技術服務人員13人;鄉(xiāng)(鎮(zhèn))計劃生育服務站技術服務人員40人。近幾年來,為使計劃生育優(yōu)質服務活動得到深入開展,將縣、鄉(xiāng)計劃生育與婦幼保健機構實行全面整合,組建了縣計劃生育婦幼保健服務中心和7鄉(xiāng)(鎮(zhèn))計劃生育婦幼保健站,人、財、物力得到了加強,實現了資源整合、優(yōu)勢互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目標。縣站技術人員由13人增到26人,鄉(xiāng)鎮(zhèn)站技術人員由40人增到61人。在全縣逐步形成以縣(中心)為龍頭、鄉(xiāng)鎮(zhèn)站為主體、村服務室為基礎的技術服務網絡體系。縣、鄉(xiāng)積極圍繞生育、節(jié)育、不育開展“三優(yōu)五期”教育,大力實施避孕節(jié)育優(yōu)質服務、出生缺陷干預和生殖道感染干預“三大工程”為主的計生優(yōu)質服務,初步實現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殖保健服務,廣大群眾的生殖保健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四、堅持科學管理,依法行政、文明執(zhí)法

工作中注重方法創(chuàng)新,把現代管理的理念、手段、方法引入計劃生育工作之中,全面加強計劃生育法制建設,樹立法律至上的觀念,把**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逐步引入了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服務的軌道。建立和完善了行政執(zhí)法責任制、公示制度、評議制度和執(zhí)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按照“七不準”要求,規(guī)范執(zhí)法文書,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從2002年10月起,簡化生育審批手續(xù),同時行文取消不合法律法規(guī)的行政處罰、行政收費及各種保證金和抵押金,減輕育齡群眾負擔。1995年以來全縣無一例因計生部門執(zhí)法不當引發(fā)的惡性案件和集體上訪事件,群眾滿意率達85%,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2002年,被省人口計生委評為“貴州省依法行政試點工作先進縣”。

五、以計生“三結合”為重點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逐步完善

自1996年**縣開展計生“三結合”幫扶試點工作以來,始終把計生“三結合”幫扶納入全縣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在項目、資金、技術等方面向農村“獨生子女戶”、“雙女結扎戶”和“計生貧困戶”家庭傾斜,重點幫助他們發(fā)展生產,改善生活條件。并建立了縣直機關計生“三結合”幫扶目標管理責任制,明確縣直機關單位所聯系村必須幫扶5—10戶計生戶。全縣共有58個部門、7個鄉(xiāng)鎮(zhèn)廣泛開展“三結合”幫扶工作,共落實幫扶項目78個,投入幫扶資金達2150多萬元,累計幫扶計劃生育戶4473戶21109人,通過幫扶有4218戶貧困戶走上致富道路。涌現了龍泉鎮(zhèn)卡拉村鳥籠廠“公司+計生戶”、雅灰鄉(xiāng)羊高村計劃生育“三結合”農業(yè)結構調整示范村和貴州省勞動模范王付先計生“三結合”示范戶等先進典型。由于幫扶成效明顯,2001年,贏得全省計劃生育“三結合”幫扶工作現場會在**召開。2003年,縣政府出臺了《**縣農村“獨生子女戶”“雙女結扎戶”養(yǎng)老保障金使用管理辦法》,建立健全養(yǎng)老保障機制、大力發(fā)展養(yǎng)老事業(yè),解除群眾實行計劃生育的后顧之憂。2004年,開展“關愛女孩行動”試點工作,建立“關愛女孩行動”助學基金,當前,**又在認真實施農村部分計生家庭獎勵扶助制度,計生特殊家庭救助,使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有效地推動了廣大育齡群眾婚育觀念的根本轉變。

六、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計劃生育優(yōu)質服務取得明顯成效

30年來,**縣各級黨委、政府,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人民滿意作為服務的最高理念,抓好計劃生育優(yōu)質服務工作。2002年以來,先后出臺了《關于開展創(chuàng)建計生優(yōu)質服務縣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創(chuàng)建國家級計劃生育優(yōu)質服務先進縣的實施意見》,緊緊圍繞“群眾高不高興,群眾滿不滿意”來開展工作。投入資金350萬元,新建縣計劃生育婦幼保健服務中心、改造7個鄉(xiāng)鎮(zhèn)站和161個村計生服務室,解決了縣、鄉(xiāng)(鎮(zhèn))無業(yè)務用房的問題,使全縣計生服務站業(yè)務用房面積達到了6200平方米。同時,加大科技人員培訓力度,提高為民服務的技術本領,為育齡群眾提供安全、便捷的優(yōu)質服務,并對已婚育齡婦女生殖健康開展普查普治。2003年以來全縣共對24107人開展了婦科病普查,普查率為85.6%,建檔24107人,建檔率為85.6%。其中查出各類婦科疾病3569例,患病率為15%,治療數2842人,普治率79.6%。通過開展計生優(yōu)質服務,拉近了干部與群眾的距離,樹立了政府“以服務群眾為宗旨”的良好形象。2004年,**縣被評為全省計劃生育優(yōu)質服務先進縣、2007年被為全國計劃生育優(yōu)質服務先進單位。

七、綜合治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機制逐步健全完善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流動人口管理工作,先后出臺了《關于成立**縣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協調領導小組的通知》、《關于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流動人口成員單位和各鄉(xiāng)、(鎮(zhèn))和機關部門的職責任務,落實了齊抓共管,分級負責、綜合治理的格局。針對**縣城流動人口集中的商業(yè)一條街(湖南街)集中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發(fā)放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宣傳品,聘請計劃生育管理員,進行常規(guī)管理,改戶籍地管理為居住地管理,對外來人口經營戶逐戶核查,納入流動人口合同管理,合同簽訂率達100%,遏制了外來人口搶生躲生的勢頭,使流動人口變無序為有計劃的管理服務。全縣初步形成了黨政重視、部門配合、群眾參與、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流動人口的工作格局。

八、計劃生育干部隊伍建設得到加強

按照思想好、作風正、懂業(yè)務、會管理、善于做群眾工作的要求,加強計劃生育干部隊伍建設。涌現了獲得“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個人”、“貴州省人口獎”的黃祥友等一批熱心人口計生工作,樂于奉獻、敢為人先、工作踏實的優(yōu)秀計生干部,現全縣計劃生干部隊伍已由組建**縣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辦公室的5人發(fā)展到143人,村級計生專干從無到有,全縣167個村村村配有計生專干,并選配有578人擔任育齡婦女自管小組長,為抓好人口計生工作夯實了組織基礎和人才基礎。

九、獨具**民族特色的宣傳教育方式使婚育新風深入人心

**縣是“民族歌舞之鄉(xiāng)”,民間藝術底蘊非常深厚,群眾性文藝之花遍地開放。為把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融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之中,突出抓了“南皋苗年節(jié)”、“排調鎮(zhèn)錦雞文化節(jié)”、“龍泉山‘五月’杜鵑花旅游節(jié)”、全省“關愛女孩行動”啟動儀式、全國“關愛女孩萬里行活動”在**召開等大型宣傳;舉辦了**縣首屆“計生杯”農民運動會;長青鄉(xiāng)在春節(jié)和“三八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活動中,將“婚育新風”、“關愛女孩行動”內容融入男女老少都喜愛的花燈戲中進行表演;排調鎮(zhèn)的也都、麻鳥、羊先等苗族村寨在“三八節(jié)”組織苗族婦女開展“苗歌唱計生”和蘆笙、刺繡等民間文化體育比賽活動;縣委宣傳部牽頭組織文化、教育、計生等部門聯編了“婚育新風進農家”、“關愛女孩行動——控輟保學文藝節(jié)目”,下鄉(xiāng)巡回演出,令群眾喜聞樂見,深受群眾的歡迎,使宣傳教育的內容更富有針對性,更富有實際效果,全縣廣大群眾的政策知曉率達95%以上,婚育新風深入人心。

十、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統計和管理服務水平得到提高

我縣把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作為提高計劃生育統計和管理水平的突破口來抓,先后投入資金70多萬元,為縣、鄉(xiāng)兩級配置了微機等現代設備,并建成縣級局域網和縣、鄉(xiāng)廣域網,目前,各鄉(xiāng)鎮(zhèn)都開通了寬帶(或撥號)上網,縣、鄉(xiāng)(鎮(zhèn))之間可通過網絡上報和下傳各種數據、文件材料,初步實現了無紙化辦公和網絡化辦公,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統計信息的準確性。

回顧過去,碩果累累,展望未來,任重道遠。在新的形勢下,**縣委、縣人民政府正積極搶抓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新階段扶貧開發(fā)和新農村建設的機遇,銳意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深化改革、狠抓落實,為推進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跨越發(fā)展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