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苗木未來發展經驗交流
時間:2022-08-18 10:14:00
導語:綠化苗木未來發展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危機,林學院包曾說過:危機。有危險也有機遇。就像股票投資一樣,6000點進入比2000點風險要大,現在正是苗木產業的2000點時代”做苗木的中長線投資現在一個很好的點位。希望并且相信:杭州綠化苗木產業在各種危機的震動下,能夠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抓住發展機遇,變“危”為“機”實現可持續發展。
以超出人們想象的速度,樓市萎縮、股市跳水、入口銳減…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蔓延為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國也同樣遭受重大沖擊。此背景下,綠化苗木產業蓬勃發展的腳步也應聲放緩,一股寒流考驗著花木企業和廣大苗農的耐冬性”以及對“危機”應對能力。
金融危機影響下的綠化苗木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正如省林業廳廳長所講的當前綠化苗木產業發展形勢是寒流中的暖意、危機中的商機”所謂“危機”指危險與機遇相伴而生。也就是說。
主要是因為當前綠化苗木產業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之所以講當前綠化苗木產業正遭受“寒流”沖擊。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首要問題是生產相對過剩,特別是房地產及市政工程對苗木的需求嚴重萎縮,苗木的銷售量急劇下滑。前幾年大量發展起來的苗圃因原先粗放發展,發生了苗木生產結構性過剩的問題,經濟低潮期,這個矛盾日益顯現。尤其是低品質的苗木銷售比較困難,銷售困難情況出現以后,苗木種植就容易出現擠壓現象,產品也容易滯銷且積壓起來,由此也就會發生苗木供需之間矛盾。其次是市場對品種的要求更高更嚴,因為金融危機下市場相對低糜,消費也相對低下,苗木市場已經由原先的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勢必對苗木品種及質量提出更高更嚴的要求。而當前種苗市場中仍以中低檔產品為主,且缺乏統一的規格規范和質量要求,精品、新品、亮品匱乏。第三是市場競爭更為激烈。金融危機最明顯的影響是優勝劣汰”也就是說危機過后市場的競爭將在相對強者之間展開,原先靠廉價勞動力、激進生產經營方式獲取的弱微優勢已難以在市場競爭中立足。第四是基礎建設縮減影響著綠化苗木產業的做大做強。尤其是去年以來,一些城市為了防止經濟過熱,縮減了鄉村基本建設投資,特別是大中城市房地產行業的不景氣限制了綠化苗木產業的發展空間。第五是金融危機一定水平上也降低了人們信心指數,大興土木”已成往昔,信貸融資”也較以往更為艱難,勢必造成綠化苗木企業在信息鏈、人流鏈、物流鏈和資金鏈上的問題。
但所謂“否極泰來”金融危機影響下的綠化苗木產業有“危”也有“機”主要是以下五個方面:
鄉村化的加快和工業化的污染,一是應對全球氣候變暖需要大力發展綠化苗木產業。近年來。世界各大城市和郊區產生了熱島效應”且造成“全球氣候變暖”自然生態系統遭受破壞,對對人類生存發展也產生了重大危機,因而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生存環境等問題。而園林綠化不只能夠營造優美的鄉村景觀,為廣大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間,而且可以改善大氣碳氧平衡、降溫、增濕、滯塵等。
國家主席提出在2020年前建造4000萬公頃森林,不久前舉行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這一舉措會帶動大量苗木銷售。可見,園林綠化是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但整個產業還是往前發展,二是應對金融危機勢必推進整個綠化苗木產業的轉型升級。盡管當前綠化苗木市場生產相對過剩、產品出現囤積現象。也就是整個綠苗木市場供求是呈螺旋型結構的即:市場規模擴大以致生產過剩,冷淡一段時間后,市場需求又會有所增加,綠化苗木市場又會發生供不應求狀況,進而促進生產。如此循環往復,這是市場規律。關鍵是供過于求階段,也就是生產過剩了如果不進行產業升級,不創新生產技術,不提升產品檔次,經營效益就不會提高。而在供不應求情況下,產業要升級是不可能的因為什么苗都能賣得掉說明效益很好,就不可能再開發新品種了由此可見,金融危機也能促進產業升級。
4萬億的基本建設投資,三是鄉村化步伐加快為綠化苗木產業帶來新的商機。國家及各級黨政部門應對金融危機最重要的政策是擴大內需。肯定會帶來城鎮建設的復蘇,自然也為綠化苗木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發展空間。同時,隨著“城鄉統籌發展”要求的提出,近年來很多地方對鄉村化及新農村建設非常重視,而綠化覆蓋率是鄉村化及新農村建設中一項舉足輕重的指標。像重慶正在建設森林鄉村,昆明開展了見縫插綠”工程,開展了千村示范、萬村整治”活動,福建正在做的種植珍貴樹、建設新農村項目。低碳、生態、環保的綠色”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并且已經納入城鎮規劃和城市發展的重要范疇。
每年在林業方面的投入資金都相當可觀。以防護林工程為例,四是林業工程建設方興未艾有利于綠化苗木產業的繼續發展。國歷來十分重視林業發展。包括沿海防護林、長江防護林等,去年四季度國家就增加了35億投資,僅省就有9000萬,新增了將近1億株苗的銷售量。再比如油茶產業的發展,現在國家正在啟動油茶發展,油茶發展的苗木市場也非常巨大,僅僅云南一個省就要發展1000萬畝,也就是10億株、10多個億的市場,目前也有很多油茶企業在發展,這對綠化苗木企業來講是一個非常利好的信息。
人們對生活品質越來越關注,五是社會轉型期也催生了綠化苗木產業文化。近年來。反映在居住上就是對樓盤品質及居家環境的越來越講究。例如:樓市新政的影響下,建筑品質、園林綠化和文化營造已經成為開發商提升品牌的主要手段。開發文化和社區文化上的競爭將是下一輪樓市競爭的焦點,而住宅景觀和綠化帶建造將成為焦點的焦點。開發商對綠化品質的要求不時提高,導致市場對綠化苗木特別是精品大苗的需求增加。就蕭山來說,約有25%苗木是供應房地產項目的政府在調控房價過快上漲的同時,也在推動各級政府加大土地供應,督促開發商加快存量土地開發,加快保證性住房建設。由此推斷,房地產投資開發量仍將堅持適度增長,此外,住宅小區的綠地率要達到30%一直是政府的硬性規定,這給園林綠化行業的銷售增長提供了保證。這其中,有人也擔心,樓市新政的提出,房價進一步走低勢必會導致開發商削減綠化配套的投入,其實,綠化投入與房價高低不存在肯定聯系。按目前的情況計算,綠化投入占樓面售價的比例很低,容積率為3樓盤占比僅在2%左右。而且綠化可以美化小區,提升樓盤品質,開發商輕易不會削減綠化配套的投入。相反,為了推動銷售,開發商更愿意加大綠化投入,以提升或保證銷售。隨著綠色環境消費觀念深入人心,不管是高檔小區還是安居工程,綠化苗木行業有大有可為。此外,近年來還出現了三臺”園藝,就是充分利用陽臺、窗臺、樓臺來種養花卉苗木,這是一個巨大的潛力,還有功能植物,像有些植物可以吸收一些有害氣體,再有就是樹木的美好寓意,如櫸樹寓意“中舉”銀杏寓意“短命”等等,將會擴大苗木銷售的受眾群體。
對綠化苗木行業來說,由此可見。當今社會呈現的種種危機好比一把把雙刃劍,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綠化苗木產業要在危機中尋求商機,做到居安思危、臨危不亂、轉危為機”實現綠化苗木的可持續發展。結合近幾年來在綠化苗木產業界探索發展的艱辛歷程,認為在后金融危機、社會轉型以及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綠化苗木產業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應當重點強化以下三項措施:
疏通信息、形成合力。金融危機迸發以來,一是加強引導、堅定信心。雖然苗木產業暫時遇到一些困難,但是其前景非常廣闊。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政府大規模的投資計劃,都將重振苗木綠化行業。正如總理所講的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危機面前我要牢牢掌握宏觀政策及產業發展規劃透露進去的無限商機,堅定產業發展信心。同時,要時刻掌握產業信息,及時種植、營銷適銷對路的產品,防止一轟而上、盲目跟風。此外,也建議更多的生產者能夠組織起來形成產業聯盟,擴大現有產業協會的覆蓋面。
提高品質、擴大份額。高品質苗木是提升綠化工程品質的關鍵,二是注重創新、講究戰略。原來我品種主要主要靠引進,技術也主要靠引進或者模仿,依賴性比較強,抗風險能力比較弱。因此必需注重自主創新,著力開發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著力開發適合國情和適合自然條件的新技術來推動這個市場,由數量擴張為主轉向追求精品為主。同時,應當遵循市場發展規律,以市場需求作為決策經營的依據,建立市場預示機制,做好營銷工作,以銷售促進產業發展,改善苗木的市場體系。要扎實推進電子商務、網絡銷售,充分發揮骨干苗圃、園林工程公司和花木城、花木節等在蕭山花木銷售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時擴大市場份額。
挖掘文化、樹立品牌。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三是練好內功、優化服務。綠化苗木產業在全國范圍出現過剩現象,這個情況下必需提升產品的競爭力,以質優價廉去占領市場;必需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產品結構,鼓勵差異化發展;必需培育多元化的產品,培育大型市政和房地產綠化用苗為主的前提下,注重拓展庭院綠化、居民個人消費等潛在市場,培育一些造型精致的產品。同時,要通過服務來鞏固市場。當前買方市場形勢下,苗木銷售不只僅是賣苗木,還包括種植、養護、設計、技術指導、配送服務等等,做好產業鏈文章。
- 上一篇:表揚信材料參考7篇
- 下一篇:五高打造三產交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