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講話稿起草交流問題
時間:2022-10-20 09:06:00
導語:領導干部講話稿起草交流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講話,是擔任一定職務的領導同志在一定的時機和場合用以表明個人或組織的主張、見解、要求所作的演講。因為各級領導工作繁忙,講話稿不可能全部由他們親自撰寫,大多數要由機關干部代勞,所以起草領導講話稿是機關干部的重要職責之一。筆者認為,機關干部只有弄清楚以下十個問題,才能寫出領導滿意、機關認可、群眾喜愛的講話稿。
一、誰來講?由于領導的年齡、資歷、職務、崗位、性別有別,講話稿的內容、口氣、表達方式和要求也必然要有所區別。起草者只有站在不同領導的位置上,寫出個性風格來,寫出職務特點來,寫出崗位要求來,才能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誰的講話。軍事領導的作風雷厲風行,給他們起草講話稿結構語言要干凈利落;政治領導說話最講究沉穩嚴謹,給他們起草講話稿理論性、思想性要強一些。年齡大、資歷深的領導在單位一般具有較高的威信,給他們起草講話稿言辭可以嚴肅一點,口氣不妨強硬一點;年紀輕、資歷淺的領導一般都比較謙遜,給他們起草講話稿語氣要乎和,矗好不用強硬口氣,指出問題或批評人時更應注意使用大家易接受的語育。出身“老基層”的領導比較熟悉基層情況,經驗豐富,給他們起草講話稿要多用事實說話,特別要多寫一些他們熟悉的基層情況;出身“老機關”的領導因長期從事機關工作,對講話稿的寫作很內行,給他們起草講話稿一定要做到觀點鮮明、結構合理、材料恰當、事例典型、語言準確、文字流暢。
二、以什么身份講?領導在不同的場合代表的身份不一樣,講話內容也應隨其所代表身份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領導如果是以黨內職務身份在黨的會議上講話,稿子就要充分體現宏觀把握和指導的原則,主題要集中,不能鋪得太開,可以多說一些原則性的“大話”,多列舉一些對單位建設和發展有影響的“大事”;如果是以行政職務身份在行政會議上講話,就不能大而化之,而要事先對講話涉及的事項做充分調查,在分析研究后再開始起草講話稿,做到講情況有具體事例,講問題擊中要害,講原因有具體分析,講對策有可行方法,提要求責任明確;如果是以下級身份向上級領導匯報工作,起草者應仔細了解和掌握會議的有關文件精神、參加人員及中心議題等,講話稿要寫得簡潔明了、高度概括,不可長篇大論、旁征博引,篇幅也要根據情況有所限制;如果是以朋友身份對來賓講話,講話稿就不能拘謹嚴肅,而要既熱情洋溢體現誠意,又輕松活潑不落俗套。另外,還需要弄清領導是代表個人講還是代表組織講,代表個人就要體現領導個人的友誼和感情,代表組織就要體現組織的關懷和愛護,讓人始終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三、對誰講?領導講話的對象是在場的聽眾,因聽眾在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和身份、職務等方面存在差別,因此,對不同聽眾講話,講話稿也應有所不同。對思想水平不高、理解舶力較差的聽眾講話,講稿要盡量使用常用詞匯,句子結構要簡單,千萬不可咬文嚼字。反之,對思想水平高、知識較為淵博的聽眾講話,講稿就要特別注意文字的修飾和潤色,對所講的問題要有深刻分析和理論闡述,還可以引用名人軼事、箴言警句等。但無論哪個層次的聽眾都希望講話有新鮮的內容,有新思想、新觀點、新信息和新知識、新理論,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這就要求講話稿的起草者不僅要熟悉實際情況,還要善于文字表達。
四、什么時候講?即使是同一主題,領導講話時間不同,講話稿的撰寫要求也不一樣。比如,調研開始時的講話與結束時的講話就不一樣。開始時需要講目的、任務和指導思想,講需要做哪些工作、有什么要求,講得越細越好;結束時則側重于對所做工作進行講評,重點是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分析,多講對策辦法,多提指導性意見。白天講和晚上講也不一樣。白天的會議一般是事先安排的,領導講話可放開些,可以現場自由發揮;晚上的會議一般都是緊急會議,起草講話稿一定要簡潔明了,切中要害,切不可拖泥帶水,在時間特別緊急的情況下,可以在征得領導同意后只準備講話提綱,同時把有關文件和資料素材備好。
五、在什么場合講?領導是在小型會議上講話還是在大型會議上講話,是在機關講還是在基層講,是禮節性講話還是工作性講話,場合不同對講話稿的撰寫要求往往有所不同,這就需要起草者注意針對不同場合使用不同寫法。如果是禮節性講話,其場合一般較為隆重喜慶,講話稿內容通常是表示祝賀或祝愿,撰寫時應做到語言熱情、語調輕松;如果是工作性講話,講稿則要闡明會議的主旨,反映會議的中心議題或主要內容。
六、為什么要講?就是要在起草前弄清楚領導講話的目的。領導講話是表揚還是批評,是糾偏還是補救,是作指示還是總結工作,是禮儀性的應酬還是有實質性的意見,起草者一定要心中有數,這樣起草講話稿才能不偏離中心思想。寫表揚性或批評性的講話稿,起草者要在撰寫前弄清表揚或批評對象的基本情況,表揚或批評要達到什么效果,應該學習借鑒的經驗和教訓是什么等等;寫糾偏或補救性的講話稿,起草者先耍弄清需要糾偏或補救的背景,對問題進行剖析,創造性地提出可操作性強的意見建議;寫指示性或總結工作的講話稿,起草者要先弄清相關的上級文件,相關單位有什么經驗教訓,掌握了這些寫出的講稿才能達到“求之能給,問之能答,授以真知,解以真諦”的效果。
七、領導自己想講什么?就是要準確把握領導的意圖。領導意圖是講話稿的重心,稿子的中心內容、基本觀點、主要事例等等,都要以貫徹領導意圖為核心。對領導意圖把握得越全面、準確、深刻,講稿就越容易過關;否則,就可能要反復修改甚至推倒重來。通常領導對自己的意圖會有所交待,常見的有三種形式:一種是先由起草者寫出提綱或提出自己的構思,經領導認可就可以起草;第二種是領導交待一個大概的想法,其它的由起草者自己發揮;第三種是領導既交待總的思路,又同起草者一起商量詳細提綱,爾后由起草者起草。無論領導采用何種形式交待意圖,都需要起草者認真領悟、反復消化。
八、機關想讓領導講什么?弄清領導想講什么后,還需進一步了解機關想讓領導講什么,這樣起草的講話稿才有針對性。如果領導想說什么起草者就寫什么,只起到“傳聲筒”和“打字員”的作用,沒有半點自己的思想觀點和創新發揮,這樣的講話稿也許領導會滿意,卻不會被機關干部認可。通常情況下,負責起草講話稿的機關干部就是講話內容所涉及工作的分管人。對起草者來說,起草講稿也是爭取領導“關注”的極好機會,起草者想把工作中的難處、取得的成績、需要解決的問題滲透到講稿中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需要注意的是,起草領導講話稿是“代言”而不是“自言”,是充實完善領導意圖而不是自立題意,因此必須忠實地按照領導的意圖來思考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未經組織和領導同意一般不允許加進起草者個人的思想觀點和感情成分,更不允許任意發揮。
九、與會人員想聽什么?講話稿的質量如何,聽眾是最好的評委。機關干部起草領導講話稿之前,要深入到群眾中去做必要的調查了解,看大家希望從領導講話中了解什么信息和政策精神。只有摸準了群眾的需求才能寫出好的講話槁,讓領導把話講到群眾的心坎里。當然講群眾之所想,只能把群眾的口味和要求融合到領導意甲之中.不能與領導意圖發生抵觸。根據筆者多年的經驗,多數群眾喜愛這樣的領導講話:一是幽默風趣。善于講話的領導常用一些大家熟悉的成語典故以及歇后語、順口溜,有時還旁征博引加以發揮,使講話生動幽默、妙趣橫生。二是善于鼓動。即語言富于激情。謳歌贊美時氣勢昂揚,批評抨擊時正氣凜然,能吸引人、說服人、感動人、鼓舞人。三是通俗易懂。即善于形象地表述抽象的概念,通俗地闡述深奧的道理,簡要地說明復雜的事物,輕松地道破嚴肅的問題。
十、講話以后講稿千什么用?這是起草領導講話材料的“善后”工作。對講話稿是否另有他用,起草者事先也必須心中有數。如果要以文件形式印發或在報刊上發表,起草者在撰寫時就不能不考慮印發或刊發的要求。同時,在領導講話結束后要按印發或刊發要求對講稿做進一步修改,經領導審定后再印發或刊發。向新聞媒體提供的素材必須征得領導同意,千萬不可自作主張。起草者本人根據講話材料改寫的新聞稿件,也要呈領導審查,以防報道失實引發麻煩。所謂“領導文稿”,是指領導者在公務活動中使用的文稿。如:會議報告、演講稿、匯報材料、發言材料、致辭、調研報告、署名文章、信函、批示、序言、按語等等。領導文稿至少具有三大特性:一是權威性。主要來自于領導者的身份。二是公務性。領導文稿用于領導者的公務活動,必須符合領導機關公務文書的一般性規定,要求語言簡明、平實、莊重,使用的思維方式是邏輯思而不是形象思維。三是有個性。文稿要與領導者的職務、地位相符,與領導者個人素質、性格、習慣以及語言風格相符?;陬I導文稿的這些特性,要寫好領導文稿,主要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要準確領會領導意圖
文稿一般是授命寫作,也就是命題作文。文稿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于領導的認可程度和滿意程度。這就要求我們在文稿的立意上,要盡可能地領會領導意圖。具體來講,可能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把握:
1.換位領會。就是說在接受了起草領導文稿的任務之后,要迅速放大自己的角色,忘記自己的身份,從領導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2.溝通領會。領導在交辦起草文稿任務時,一般都對內容作出交代。有的意見比較具體、比較明朗,有的則比較原則,講的是一些大的觀點和思路。既交代總的意圖、大的框框,又講出比較成熟的具體思路,甚至成型的綱目,這種情況比較少。為此,要想更多地了解領導的意圖,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有三條:一是認真聽。傾聽領導同志講明意圖、闡述觀點,傾聽領導提出的大致思路及基本要求。二是主動講。講述自己的基本想法和寫作思路,并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觀點,讓領導來評判。三是互相議。找機會和領導同志一起議論文稿的核心和重點,對不理解或拿不準的問題當場請教,引發領導對其意圖進行更詳盡、更深刻的闡釋。
3.聯系領會。一是聯系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領會。因為領導意圖從本質上講是黨和國家與人民意志的具體體現,把握住這個時期的方針政策也就會把握住領導的總體思路。二是聯系一個時期領導的工作重點領會。要想一想近段時間,領導強調最多的是什么問題,大會小會講得最多的是什么問題,下去調研或平時交談中流露出來的想法是什么,從中悟出領導的思想軌跡。三是聯系領導思考的熱點問題領會。對領導日常談論的重要思路和觀點要認真地掌握,并對其連貫思索,這樣對領導的思想情況就會有系統、整體的理解。四是聯系領導的思維方式和講話習慣領會。文稿由于是領導親自講,因而就必須根據領導個人的思維習慣、講話習慣寫作,使文稿與講話者的特征基本吻合起來,以求達到更好的效果。否則,文稿與人的習慣特征不統一,領導和聽眾都會產生一種陌生感或不習慣的感覺,也就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要大量收集寫作素材
1.注重平時積累。要善于觀察,注意把聽到的情況記錄下來,把報刊的文章剪輯起來,把網上的東西下載過來。積累永無止境。有時積累的素材可能平時用不上,但在關鍵時候能用上一個觀點、一個事例、一句話,就實現它的價值了。
2.注重深入調研。通過調查研究取得的第一手材料往往具體生動、真實可靠,印象深、感受深。因此要提倡“開門寫稿”,走出斗室,深入調研。
3.注重總結提煉。我們平時收集、積累、掌握的材料,是感性的、零碎的、散亂的,是沒有規律的,必須對其進行歸納、消化、加工和升華,使其成為可用之材,而不是當“二道販子”,拿來就用。
三、要認真搞好布局謀篇
1.要設計好文章的結構。結構就是文章的骨架和脈絡。安排結構最基本的原則是不死板、不雜亂,做到綱目清楚,層次清晰,銜接緊密。
2.要組織好文章的內容。在文章的結構安排好以后,緊接著就是組織好文章的內容。文章的內容組織起來并不是太難,要說難主要就在于每次都要有創新。這是因為現在的領導講話的頻率比較高,每次講話都要有所不同,有時感到很難說出新的話來。怎樣做到每次都有所創新,我的體會是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著手:一是多選新材。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新情況、新經驗、新問題層出不窮,新素材比比皆是。我們文秘人員,要緊跟時代新潮流、緊貼上面新精神、緊盯基層新情況、緊追工作新要求,廣泛搜集新素材。二是老題新解。有些專題性的工作會議,前年開,去年開,今年照樣開。工作還是原來的工作,問題還是幾個老問題。要寫出新意來,就必須把老問題放到時代的新背景、發展的新形勢、上級的新精神上來審視,從而賦予新內涵、提出新要求。三是舊事新說。同一個事例在不同的背景中,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變通運用。以前曾經用過的素材、用過的觀點,現在仍然符合當前實際、仍然管用的,可以從多角度去分析它、把握它,從不斷變化中體現新境界、表達新觀點,從而做到“化腐朽為神奇”。
3.要運用好文章的語言。領導文稿語言講究平實、樸素,但平實不等于平淡,樸素不排斥生動。文章結構不能平直,內容不能平常,語言也不能平談。語言太平淡了,就好比唱催眠曲,不能提神起興。因此,起草文稿,要注重語言的錘煉,力求平實中見精彩,樸素中有韻味。一是要有靈氣。表現手法要靈活多變,不能每一篇文稿都用同一種句式,也不能一篇文稿從頭到尾都用一個語調,長句和短句、陳述句和對仗句要穿插使用。二是要有文氣。文稿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和文化品位,才有可讀性和吸引力。起草文稿,要精于修飾詞句,想方設法用短句、排比句增強氣勢,用比喻、擬人等體現氣韻,使人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舒心順耳。要有針對性,針對聽眾的不同身份,注意運用符合聽眾身份的語言。如對上的匯報,不講沒有做到的或做不到的話,不講夸大的話,不講過頭的話;針對骨干的講話,可以講究點文采,理論性、邏輯性可以強一些;針對基層干部和人民群眾,就要注意語言的平實,必要時可以引用一些民諺俗語,這樣才可能拉近與聽眾的心理距離,收到較好的效果。三是要有豪氣。領導文稿強調鼓動性,文稿語言最忌纏纏綿綿、有氣無力。遣詞造句,要落落大方、肯定果斷,讓人感受到果敢決斷的領導風格,不容置疑的領導態度。
- 上一篇: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工作總結2則
- 下一篇:村級小學教師教學工作匯報
精品范文
10領導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