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優美示范縣城創建交流材料

時間:2022-01-05 11:28:58

導語:環境優美示范縣城創建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優美示范縣城創建交流材料

在爭創“五十百千環境優美示范縣”的工作中,縣把軟環境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確宣傳任務、突出宣傳重點、廣泛發動、深入宣傳、扎實教育,充分發揮宣傳思想工作的輿論引導作用,全面打響城鄉環境長效治理宣教戰,形成全民動員,家喻戶曉,各方支持、參與、融入、推動的良好創建格局,確保了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取得實效。本縣“一城一鎮十六村”成功入圍全省首批“五十百千示范工程”,2011年6月14日,正式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環境優美示范縣城”,也是我市唯一的環境優美示范縣城。在此實踐過程中,我們得到眾多經驗和啟示。

一、主要做法

一是電視報刊新聞媒體宣傳并重,積極唱響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主旋律。組織廣播電視臺(有線臺)制作出一整套時間連貫、內容詳實、形式多樣,具有較強宣傳性、總結性的影音數據資料,如統一調整版面,開設“全民參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創建省級環境優美示范縣”專欄(專題),迅速傳達縣委、縣政府的決策和部署,集中宣傳創建現實意義和要求、滾動播(刊)發“除陋習、樹新風”活動公益廣告和標語,并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各界展示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成果,增強群眾對創建的自信心和對美好前景的心理預期,讓全縣群眾充分認識到此項工作是改善人居環境、創造發展優勢、提高生活質量的惠民工程。據不完全統計,在創建過程中,縣電視臺、《周訊》、縣政府網和黨政網發稿動態新聞3000余篇,制作訪談節目和刊播(載)評論20余期,推出各類先進典型40余個,在市級媒體刊播新聞50余篇,省級媒體發稿30余篇,《日報》、《農村日報》、《日報》頭版頭條對我縣創建工作給予了綜合報道。

二是傳統形式與現代通訊手段共用,吹響社會群眾廣泛參與創建的集結號。為了發動全縣人民參與創建的積極性,我們充分利用會議、標語、宣傳欄、廣播車、廣告牌、手機短信、顯示屏、走村串戶、展板等宣傳手段,營造社會氛圍,統一思想、凝心聚力,取得群眾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我縣在政府門戶網頁上建立一個爭創“五十百千環境優美示范縣”網絡宣傳板塊。通過這一平臺,從政策規定、工作動態、鄉鎮、行業、部門進展等多角度、多層次對“五十百千環境優美示范縣”建設情況,特別對成功入圍的“一城一鎮十六村”進行宣傳。通過移動、聯通、電信等三大通訊公司開通了36500部固定電話接聽宣傳鈴聲,每周一次按時向42多萬部手機發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宣傳短信;在全縣80輛出租車車頂電子顯示屏持續滾動播放宣傳標語。據不完全統計,在宣傳動員階段,全縣共召開職工會、村社干部會、報告會、形勢宣講等會議1240余場,舉辦大型簽名宣誓大會30余場,懸掛宣傳標語1640余幅、電桿廣告200余幅,設置專欄櫥窗650個,發放宣傳單30萬份、倡議書3.4萬份,開展問卷調查1.5萬份,走村串戶2萬余次。

三是現場宣傳與群眾性教育相結合,打響城鄉環境長效治理宣教戰。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是一項綜合性工作,也是一項繁重的任務,只全民積極行動起來,扎實推動,才能達到預期。要把爭創“五十百千環境優美示范縣”的工作引向深入,就要大張旗鼓、旗幟鮮明地搞好宣傳發動。各鄉鎮和縣級各部門走村串戶宣講我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指出我縣爭創的意義和優勢,教育引導群眾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最大限度地取得群眾的理解,贏得群眾的支持,獲得群眾的信任。在全縣開展“除陋習、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將創建工作宣傳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環節,充分調動城鄉居民和人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推動創建工作不斷縱深開展,實現了由“我要創”向“齊參與”大轉變。

二、幾點啟示

啟示一: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堅持“三貼近”原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宣傳思想工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途徑和工作原則,其實質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此,我們把基層和群眾視為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主體,形成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全社會參與的局面,將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優良傳統與創建融為一體,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把工作觸角延伸到基層,上下聯動,充分考慮群眾的參與率和認可度。縣委宣傳部及時組織相關單位成立創建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創建宣傳教育工作方案和宣傳報道方案,豐富宣傳內容,形成了強大的輿論宣傳態勢;廣大干部群眾積極響應,掀起了深入開展“愛我、樹我形象、建我家鄉”的熱潮。

啟示二: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堅持正確導向。在目前社會思想文化多元化,價值趨向多樣性的今天,堅持正確導向,意義極為重大。在創建宣傳中我們始終堅持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宣傳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和文化,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努力在創建中營造一種正確的、健康向上的氛圍,推動創建工作順利開展。我縣如何圍繞中心工作、重點工作搞宣傳,始終唱響主旋律,為創建鼓與呼。尤其做好正面引導、典型示范的工作,充分發揮廣大群眾的主體性作用,在切實調動和激發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上下了真功夫,從而增強了創建活動的內在活力。

啟示三: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堅持創新宣傳形式和載體。隨著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思想文化領域發生了深刻變化,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長,呈現出多方面、深層次、高要求的特點。只有準確把握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特點和規律,選擇最好的宣傳方式和載體,才能增強宣傳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增強思想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此,創建中我們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站等各種宣傳載體和資源,努力拓寬宣傳渠道,通過靜態、動態和文字化、數字化、網絡化的全方位、立體式宣傳,在全縣形成了關心、參與、支持“五十百千環境優美示范縣”創建和美化環境、愛護環境、建設環境的良好氛圍,激發和催生了全社會的文明意識和良好風尚,城鄉村鎮環境煥然一新發生了根本轉變。

啟示四:宣傳思想工作必須注重特色,講求實效。宣傳思想工作涉及面廣,必須突出重點,注重特色,講求實效,力爭“少而精”、“少而優”。既體現時代精神,又展示地域優勢;既彰顯內容上的豐富多彩,又呈現形式上的生動活潑。創建宣傳中,我們堅持不小打小鬧,不搞花架子,不搞曇花一現,而是及時宣傳報道各級各部門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重要舉措、進展情況,跟蹤報道當前群眾反應的環境治理熱難點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曝光依法處理“五亂”陋習的典型案例,大力宣傳各級各部門在創建過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形成廣視角宣傳、全覆蓋報道、重典型引導、強輿論支撐的宣傳格局。同時,集中力量實打實地抓了幾項有影響、有特色的活動,讓干部群眾受感染、明事理、得實惠,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提升了文明素養,有力地推動了“五十百千環境優美示范縣”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