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法治理念教育

時間:2022-08-06 11:32:00

導語:有感于法治理念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感于法治理念教育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全局出發,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為指導,在認真總結我國法治建設實踐經驗,借鑒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科學的、先進的法治理念,為當前和今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了正確的思想指南;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精髓和靈魂,是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法律監督等法治領域的根本指導思想。其基本內涵可以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等五個方面。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原創:這五個方面相輔相成,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一、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事業發展方向的必然要求。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對馬克思主義民主法治思想的新概括和新發展,是我們黨提出的一系列法治理論的升華和集中體現,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本規律,從根本上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加強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

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使我們檢察干警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檢察制度的合理性和優越性,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保持清醒的頭腦,原創:對于我們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政法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事業不斷推向前進,非常重要。

二、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深入實踐“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檢察工作主題的必然要求。

要堅持和深化新時期檢察工作主題,就必須在廣大檢察干警中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學習和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確立“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工作主題,圍繞這個主題提出了“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執法觀,“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的總體要求,加強法律監督能力建設的任務,以及以業務工作為中心、以隊伍建設和后勤建設為保障的工作格局,強調立足檢察職能,為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服務,強調著力解決業務工作與隊伍建設相關聯的突出問題,加強執法規范化、管理科學化、隊伍專業化建設,推進“三位一體”機制建設,從而形成了以主題為核心的新時期檢察工作的總體思路。

只有對照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新要求,我們才能不斷豐富檢察工作主題的內涵,進一步明確加強和改進檢察工作的努力方向,實現指導思想和工作思路上的與時俱進,使檢察工作更好地適應時展的需要,符合黨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三、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推動檢察工作和檢察隊伍建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們每名干警只有從內心深處真正地樹立起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并且自覺地用這個理念來指導執法實踐,就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檢察機關維護公平正義的職能作用,就能夠有效地防止和克服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就能夠從根本上保證檢察工作的先進性。

只有通過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才能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思想覺悟,樹立先進的、正確的執法指導思想和法治理念,按照羅干同志的要求,牢固樹立“七種意識”,即: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清廉從政的意識,牢固樹立一切從中國國情出發的意識,牢固樹立嚴格依法辦事的意識,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意識,牢固樹立平等保護的意識,牢固樹立政法工作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的意識,牢固樹立黨性意識。解決好為誰執法、為誰服務等重大問題,始終保持檢察隊伍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才能適應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改進執法作風,規范執法行為,提高法律監督能力,更好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推動檢察工作健康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