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如何實現資源共享

時間:2022-02-24 10:15:00

導語:老年教育如何實現資源共享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年教育如何實現資源共享

我國老年教育資源不足,如何實現資源共享,是各級政府主管部門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筆者長期在教育部門任職,近些年又從事老年教育工作,實踐中,深深體會到目前我國老年教育的資源既匱乏又不盡合理,理應進行整合。面臨的問題是老年教育資源由誰來整合?怎樣整合?筆者以為當務之急,首先應為老年教育定位和明確歸屬,這個問題搞清楚了,資源整合就能順理成章地進行。本文就此談一點己見。

老年大學迄今已有22年歷史。在這期間,各地的老年大學和老年學校發展趨勢強勁,深受老年朋友們的愛戴,贏得了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領導及社會各界的肯定和好評。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曾欣慰地說過:“老年大學要多辦。據我了解,這個老年大學的學員沒有一個練‘’的。我主張對老年大學,政府要給政策,要給投入,但要社會辦?!睍r任中國老齡協會會長張文范在其提交全國政協審議的《關于大力發展老年學校教育的提案》中稱:“老年大學、老年學校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和鄧小平理論、學習科學、增長知識、反對迷信的堅強陣地。實踐證明,它是實現‘老有所教、老有所學’的行之有效的最好組織形式。當前,要提高對老年教育地位、作用的認識?!碑敃r中央還分工由文化部來主管老年教育工作。記憶猶深的是,2000年11月6日至9日,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艾青春同志,曾在杭州市召開的老年教育工作座談會暨老年大學經驗交流會上動情地說過一番話: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凈化心靈,完善品格的一次機會。他表示一定要盡心盡力地抓好老年大學工作。此后,文化部經過調查研究,制訂了一個《中國老年教育工作條例》(討論稿),遺憾的是至今沒有下文。筆者對由文化部主管老年教育工作有些后慮,曾上書李嵐清副總理,建議應有教育部主管、文化部等協助,因為教育部一貫主管普大、函大和電大,理應出面管理“老大”。李副總理委托國家信訪局的同志回電說,先由文化部管著,視今后的發展再議。后因人事變動,未能如愿。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同志,在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召開的第七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出:“文化、教育等部門要把老年文化教育列入重要日程,作為一項長期而重要的任務來抓。要辦好各類老年大學和老年學校,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蔽依斫?,這是說,老年教育的歸屬應該是國家教育部。事實上,不少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門,如上海、天津、武漢等市,老年大學已經由教育部門主管;福建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等亦明確提出教育部門要把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著手規范和指導各級各類老年學校教育,積極推進老年教育的發展;天津市人大常委會還為老年教育立法。筆者所在的臨海老年大學,一開始就是經教育部門批準,并由其主管,因此比較順手。由此可見,由國家教育部主管老年教育工作已是眾望所歸,堅信教育部定能義不容辭地擔起這一重任。

老年教育資源整合問題,確是一個亟待解決的棘手問題。20多年來,由于歸屬沒有理順,無章可循。說句實話,目前全國究竟有多少所老年大學和老年學校、到底有多少學員在讀?過去由于政出多門,一直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全國老年大學協會張文范會長在全國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指出,中國老年教育發展到現在,已達到26000多所,有230余萬老年人在老年大學這塊園地生活和學習。而國家民政部在《中國老年報》上公布的數據則是:到2004年底,我國有老年大學8521所、學員124.5萬人;老年學校35460所,學員313.8萬人。老年大學與老年學校合計為43981所,學員438.3萬人。上述數據不知是否包括目前在上海市、浙江省等地辦得很紅火的老年電視大學在學人數。筆者以為,所謂各類老年大學,應該包括老年電視大學等。盡管如此,這畢竟是我國老年教育歷史前所未有的飛躍,功不可沒。然而,從我們這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的社會主義大國來說,上老年大學(學校)的人數,無論是230余萬人或438.3萬人,僅占全國老齡人口總數1.4億的1.6%與3.13%,這只能說屬于起步階段。就老年大學(學校)的規模來說,全國平均每校僅88.5人;而按8521所老年大學算,平均每校也只有146人。由此不難看出,現有的老年大學和老年學校,本身的教育資源就蘊藏著可持續發展的巨大潛力。完全可以接納更多的企業退休人員、社會老人和老年農民入學。就那些已經初具規模的老年大學而言,如若不是因主管部門的職能所致,也應該向所有老年人開門,但現實情況事與愿違。例如屬于老干部部門主管的老年大學,有些班級學額明顯不足,而且現有的多數學員多是學了多年的老面孔,完全可以調整充實學額,但因為不是離退休干部,不屬老干部部門管理,即使空著位置,也不能讓其他人入學;有的雖然在當地就近辦起老年大學分校或老年學校,入學人數雖然統計上報了,但管理一直無著落。就浙江省來說,縣級以上的老年大學,幾乎清一色屬老干部部門主管;而創辦于1998年的浙江老年電視大學,至2005年入學的老年人已達19多萬,遠遠超過老年大學的學員總數,本來完全可以相輔相成,聯手辦學,優勢互補,但因為它是屬于各級老齡部門主管的,因而,只好各干各的。我們臨海老年大學,因為是民辦的,同是老齡部門主辦,教育部門主管,故很快就實行聯手辦學,獲得雙贏效果。還在省老年電大表彰會上介紹過經驗,受到與會者的肯定和鼓勵。由此可見,老年教育的資源,只有由教育部門統一管理后,才能得以共享。

再則,教育部門本身,還具有獨一無二的豐富資源。利用大學、中學、小學、幼兒園等一些教學機構的空閑時間段,開展老年教育活動,相信能滿足不少老人學習的需求。由于多年來實行計劃生育的國策已卓有成效,加上國民教育被列為富國強民的戰略決策,多數學校的校舍煥然一新。目前不少地區的校網不斷調整,閑置下來的校舍用作老年教育基地,讓更多的為此出過力、流過汗的老年朋友作為上學場所,更具有現實意義,何樂而不為呢?

特別應當指出的是,教育部門長期以來,富有管理教育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實踐經驗。諸如選任校長,調配師資,統一制訂教育計劃,統一組織編寫教材和教學大綱,統盤安排教育經費,統一調整校舍設備,以至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等。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些則是目前老年教育所缺乏的資源,一旦發揮效益,讓所有老年朋友共享,就會如虎添翼,新興的中國老年教育必將以嶄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東方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