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基礎審計是現代審計的又一革命

時間:2022-07-22 03:58:00

導語:數據基礎審計是現代審計的又一革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據基礎審計是現代審計的又一革命

數據基礎審計是一種嶄新的審計方式,它是以系統內部控制測評為基礎,通過對電子數據的收集、轉換、整理、分析和驗證,來實現審計目標的。相對于傳統的帳目基礎審計、制度基礎審計和風險基礎審計是完全不同的,它是在電子信息技術條件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方法和新手段,從而引發了審計整個業務發展過程的徹底變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拓寬了審計的思路

數據基礎審計的出現,最顯著的效果是使我們廣大審計人員沖破了“就查帳而查帳”“就事論事”的微觀審計思路,從傳統審計的束縛中徹底解放了出來,督促我們真正從被審計單位的整體出發,用系統論的觀點去分析、觀察、解剖審計對象,更進一步把握被審計對象的總體特征,抓住問題的癥結,使審計目標層次高了,重點更突出了。總之審計思路的拓寬,為有效地提高審計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更新了審計內容

數據基礎審計與以往審計方式相比,審計對象擴展為三個:一是電子數據;二是內部控制;三是信息系統自身。從審計對象的內容可以看出,數據基礎審計不再單純審計財務帳表和數據,也不孤立地去為評價內部控制制度而評價內控制度,而且還包括了信息系統自身的審計。審計內容不再是以財務帳表和內控測評為重心,而是以電子數據為直接對象。其審計的空間和視野既包括財務數據,也包括非財務數據;既有內部數據,也有外部數據。審計內容的更新,為深化審計質量和水平、提高審計工作效率搭建了新的平臺。

三、變革了審計方法

帳目基礎審計的方法是以詳查法和抽查法相結合為主的審計方式,重心在紙質帳表系統,制度基礎審計是以控制經濟業務的內部管理制度為切入點進行分析性測試,風險基礎審計則是在制度審計的基礎上引入了風險分析和風險控制。以上審計方式一個共同點就是整個審計過程都沒有脫離紙質環境。而數據基礎審計則完全改變了以上三種審計方式的基礎,以電子數據為審計對象,對被審計單位原生態的信息數據和信息系統進行審計,從而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審計方法。如:審計中間表法,它是利用被審計單位數據庫中的基礎數據,按照審計人員的要求,由審計人員自行構建,可供審計人員進行數據分析的一種審計技術方法。包括基礎中間表和分析性中間表兩種。再如模型分析法,它是按審計事項應該的時間或空間狀態(趨勢、結構、關系等),通過設定判斷和限制條件,建立數學或邏輯表達式的一種審計方法。包括法律法規型、邏輯關系型、對應關系型、經驗型等,另外,還包括運用系統論理論創新的多維分析法。在計算機條件下的一系列新審計方法的出現,既是審計人員在工作實踐中積極探索的結果,又將成為激發廣大審計人員勇于創新、不斷進取的動力和源泉。

四、強化了宏觀效果

數據基礎審計的實施,一方面使我們在以往手工審計條件下無法查出,或者想查出而因工作量大不可能查出的問題變成了可能。另一方面,也給我們深化審計內容,從總體上把握和評價被審計事項的效益性、效率性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使效益審計變得越來越容易。因為數據基礎審計與以往傳統審計相比,它實現了對被審計事項從孤立判斷到全面分析的轉變,實現了從憑經驗單純查帳到運用審計模型成批篩選的轉變,也實現了從“進點后摸索線索”到“帶著線索進點落實問題”的轉變,從而為強化審計的宏觀服務成果,使審計從體制和機制管理的層面上分析解剖問題、提出更高層次的審計意見和建議變得更加充實。

五、引發了管理創新

數據基礎審計的出現給現行的審計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因為數據基礎審計是在電子數據環境下進行的,而現行的管理制度和辦法都是在以往紙質環境背景下制定的,因此需要對現行的審計管理體系進行重新修訂和完善,以規范電子數據環境下的審計行為。如:電子數據的索取問題,特別是非財務數據的索取問題,都必須有法律的約束來保證。又如審計程序中的審計準備階段,由于工作量的變化,使審前調查的份量加重,即對電子數據初步的篩選分析都在這一階段完成。再如審計實施階段,由于電子數據分析過程中相當一部分工作是在審前調查分析中進行的,使現場實施時間大大縮短,甚至基本不需要到審計現場。這些變化都需要對我們現行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