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歷史新篇章的政治綱領
時間:2022-07-23 05:06:00
導語:譜寫歷史新篇章的政治綱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所做的報告,旗幟鮮明、求真務實,是中國共產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譜寫歷史新篇章的政治綱領。我感到可以抓住四個關鍵詞認真學習,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執政黨建設。它們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辯證聯系,整體包含著極其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系旗幟問題和道路問題。十七大報告高瞻遠矚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這面旗幟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造,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偉大貢獻。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時代的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既指科學理論,又指偉大實踐。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最根本的原因,歸根到底,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踐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和發展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
科學發展觀,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同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展。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歷史性巨變。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贊嘆:“以一個發展中國家的身份,中國成為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長的主力,這在現代經濟發展史上是少見的。”但是,必須清醒認識到,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并沒有改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主要矛盾并沒有改變。科學發展觀就是立足對“一個巨變”“兩個未變”的國情認識,運用世界歷史眼光,將“國情”與“世情”相結合,既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又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它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我們只有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才能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階段性目標。十七大報告提出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新的理念,并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拓展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13億人民的幸福息息相關。從“全面”性要求出發,十七大報告將經濟“翻兩番”由過去的國內生產“總量”,變為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年翻兩番”。強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除了物質生活方面,還應包括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質;加快發展社會事業,體現“共建共享”原則,努力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以及建設生態文明。報告特別突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和諧社會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雖然會面對矛盾和困難,但是只要堅持改革開放不停頓,我們對這一階段性目標的實現充滿信心。
執政黨建設,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保證。十七大報告從世情、國情、黨情的實際出發,指出必須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提出了五方面的重點: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和干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我們完全相信,這些重要舉措的落實,一定能保證中國共產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務真求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