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要求做好“十一五”專項規劃編制工作
時間:2022-08-05 08:04:00
導語:科學發展觀要求做好“十一五”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編制“十一五"規劃的重要指導思想,不僅要落實到總體規劃中,也要落實到各個部門編制的專項規劃中。負責編制專項規劃的各有關部門,包括行業協會、規劃院所、咨詢機構等,都要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時間還不長,如何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十一五”規劃工作才剛剛破題。
一、轉變規劃編制理念,增強規劃的全局性。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要轉變規劃觀念。要從重物輕人,轉向以人為本,重視解決擴大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健全公共服務、保護資源環境等與人的全面發展密切相關的問題。這些雖然不是一個五年規劃能解決的,但要有這種意識,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出來。要從重經濟、輕社會,轉向經濟與社會并重,在注重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注重提高社會效益,實現經濟與社會共同進步;從城鄉分割、以城市為中心,轉向城鄉統籌規劃和協調發展,逐步緩解城鄉二元結構的矛盾;從地區分割的行政區經濟,轉向區域經濟,以區域規劃統領全局,實現地區間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新格局;從重國內、輕國際,轉向統籌考慮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既要積極擴大開放,也要注重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從不顧及甚至破壞生態環境,轉向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同時,努力營造一個青山綠水的美好家園,實現可持續發展。
要樹立國家規劃的概念,轉變部門規劃的思想。過去一些專項規劃的部門色彩較濃,規劃內容往往重點放在本部門或本系統問題的解決上;規劃的編制過程,大都局限在部門內部,封閉起來,自成一體。各部門編制的規劃,都是國家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都代表著中央政府指導某一領域發展的政策意圖,經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部門批準后,各部門都應當切實貫徹實施。
要站在全局立場上考慮規劃內容。比如,擴大就業涉及方方面面,各部門都應在各自的規劃中重視解決這個問題。又如“三農"問題,不僅農業主管部門要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管理部門也要考慮如何改善農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社會發展管理部門要考慮如何加強農村教育、科技、衛生事業的發展,工業主管部門要考慮解決農副產品的深加工,勞動和城市管理部門要考慮農民工進城就業問題。再如,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不只是環保、國土、人口等少數部門的工作,需要各部門共同努力,要體現在各部門制定的專項規劃之中??傊鰪娨巹澰诮鉀Q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上的合力。
二、切實加強規劃前期工作,增強規劃內容的深度。規劃是統領各項工作的龍頭,是政府履行宏觀調控、經濟調節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是各部門重要的行政工作。要按照全國“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從本部門實際情況出發,盡早制定工作方案。不僅要有一個總體的時間安排和進度要求,而且要將時間安排具體落實到規劃編制的前期工作、立項、起草、銜接、論證、批準、公布等各個環節,明確各環節的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對專項規劃的編制領域、編制主體、編制任務等,都要早做研究。
要重視開展規劃的前期研究工作,重視規劃內容,做深做實,增強規劃的可操作性,使之切實成為政府審核項目、安排投資的依據,并切實能為企業決策、引導社會資金提供參考。本屆政府決策建設項目的一個重要原則是規劃先行,通過編制重要領域的專項規劃,引導社會投資,審核重大項目。這是政府職能從項目管理轉向規劃管理、從微觀管理轉向宏觀管理的體現,符合發展市場經濟的方向,有利于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大家比較重視規劃了,但在某種程度上也出現了一些不好的傾向,如為批項目而“湊"規劃,規劃編制隨意性較大,規劃的質量堪憂。編制規劃,不是簡單地“寫”一個規劃,更重要的是調查研究,摸清情況,深刻了解國情。編制規劃是全面和深入了解國情的過程,是研究思路、反復思考的過程,是明確發展方向、堅定信心的過程。所以,要深入研究規劃編制的必要性、作用,以及規劃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理清發展思路。對規劃布局的重大項目要深入論證,為做深做實專項規劃打好基礎。
三、重視規劃過程,增強規劃編制的民主性和科學性。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決策機制,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規劃編制過程是協調各市場主體利益,統一認識的過程。增強重大決策過程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使政府決策更好地反映民情,順應民意,既是加強民主建設的需要,也是提高政府決策科學性的重要途徑。
編制以人為本的規劃,必須堅持開門編規劃,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能動性。發改委對重大研究課題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就是利用社會力量、開門編規劃的一個途徑。規劃最終要靠人來實施,如果編制規劃的人與實施規劃的人缺乏溝通和交流,規劃實施主體對規劃毫不知情,規劃也就失去了實施意義。因此,在規劃編制過程中,除涉密的規劃外,各部門要采取適當形式廣泛聽取有關方面的意見,特別要注意傾聽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建議。
要切實發揮專家、中介機構的作用。在規劃編制方案中,要為有關方面的專家、學者、機構,參與規劃的編制留有時間和空間。要改進規劃評估論證的方法,參與評估論證的專家,不應僅是本部門、本系統的專家,要注意吸收相關部門的專家參加評估論證。
四、加強規劃的銜接協調,促進相關領域協調發展。統籌協調是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協調是指各個方面的發展要相互適應。這方面有大量的協調工作要做,如:煤炭與鐵路、港口、電站,鐵路與綜合運輸體系等都要協調起來。如果不重視規劃編制中的銜接協調,各個部門的規劃都自成體系,專項規劃之間、專項規劃與總體規劃之間、專項規劃與區域規劃之間互不銜接,目標相互矛盾,發展重點相互錯位,支撐條件互不配套,規劃就難以形成合力,也會影響協調發展。因此,在“十一五’’規劃編制中,要切實加強規劃之間的銜接協調。
首先,在確定專項規劃編制領域時就要銜接協調,看看規劃涉及哪些部門,別的部門是否已經編制類似的規劃,避免同一領域多部門重復編制;如果必須編制,一定要與相關部門充分協商溝通,減少重復勞動。在這個階段.盡可能把規劃關系理清楚,不要大家都干重復的工作。這里不涉及權力的問題,而是更有效地工作。要盡早確定哪些規劃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需要有關部門共同做。要把責權聯系在一起,分清職責。其次,銜接的重點是重大基礎設施布局、重要資源開發、區域發展方向、投資安排、土地供應、城市建設等方面。第三,銜接協調的形式有多種多樣,各部門可以根據本領域的特點自行確定??梢酝ㄟ^及時交流信息,征求有關部門意見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成立跨部門的規劃編制小組,請相關部門參與規劃編制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多部門共同組織規劃論證和審批的形式。我委將進一步做好服務,為統籌協調好各部門的專項規劃履行好我們應盡的職責。我們準備在各部門提出的擬編制的專項規劃目錄基礎上進行充分協調,提出國家“十一五”專項規劃編制目錄、分工和進度安排的意見,并采取座談會、協調會等方式進行協調,還將采用簡報、電子郵件等形式及時有關信息,供各部門參考。
五、增強專項規劃對區域發展的指導,使專項規劃落到空間。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樹立空間均衡的理念,高度重視人的發展空間和經濟布局問題,促進人口與經濟的協調分布,并與區域的資源環境相適應。專項規劃既要發揮對主要行業發展的指導作用,也要發揮對區域發展的指導作用。這不僅是確保區域統籌協調發展的需要,也是使專項規劃落到實處的重要措施。
各部門在編制專項規劃的過程中,要進一步突出指導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的內容,因地制宜地指明不同區域基礎設施、環境資源、公共服務以及重要產業的發展方向和調控原則。如電力專項規劃,不僅要規劃電力建設的總規模,而且要根據各區域的經濟發展和資源情況分區域明確發展重點和建設規模,統籌電源和輸電網絡。電網規劃要明確哪個區域有多少電力需求,哪個區域有多少電力送出,如何建設輸送網絡;電源規劃要考慮每個區域有什么樣的自然資源、又有怎樣的運輸條件,在區域內不同類型的電源應該形成怎樣的互補關系。鐵路、公路和民航規劃,不僅要有全國的發展規劃,而且要根據每個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確定每個區域的運輸方式和布局。如鐵道部在路網規劃中提出要建設三大區域城際高速網,交通部也提出制定三大區域公路規劃,兩者之間需要充分銜接,才能發揮整體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