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推進人民政協自身建設

時間:2022-08-08 04:49:00

導語: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推進人民政協自身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推進人民政協自身建設

一、加強學習培訓,提高委員整體素質

建立經常性培訓制度。在每年政協全會的預備會議上舉辦專題講座,邀請有關領導、專家作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政協章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等方面的輔導講座。利用政協常委會議、專門委員會會議和委員聯絡組活動等時機,組織委員集中學習統戰、政協理論知識。通過建立經常性的委員培訓制度,提高了委員理論水平和參政議政能力。

為委員學習創造條件。免費為委員訂閱政協報刊,辦好《南明政協》刊物,整理編輯《文件選編》,召開政協理論研討會,舉辦學習論壇,開展學習中央《意見》知識競賽等,積極為委員學習創造條件,激發委員學習統戰、政協理論知識的興趣,提高了委員對人民政協性質、地位、作用的認識,增強堅持基本政治制度的自覺性。

將學習納入考核范疇。建立了委員履職考核登記表,將委員參加全體會議、常委會議、專委會會議、聯絡組學習等情況記入委員考核表中,作為考核委員履職情況的一項重要依據,使委員學習從一項軟任務變為一項硬要求。

二、搭建知情平臺,創造委員履職條件

完善工作情況通報,使委員熟悉“上情”,為委員知情明政創造條件。每年全會、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和專題協商會上,請黨政領導、有關部門負責人通報工作,接受咨詢,為委員了解區情創造條件。圍繞全區工作中心,舉行區長與政協委員座談會、政協委員為“十一五”規劃建言獻策專題議政會、“建設生態經濟強區”、“建設平安南明”委員主題座談會、專題聯組討論會等,為委員咨政建言暢通渠道。

深入開展調研視察,讓委員掌握“下情”,為委員知情議政創造條件。有針對性地組織委員深入到社區群眾中,體察民情,了解民意,開展“百名委員進社區,為利民工程作貢獻”、“走進基層、走進困難戶家庭,了解社情民意”等主題活動。近年來,委員們結合調研視察的情況,撰寫了調研報告37份,視察報告50份,在此基礎上形成了13份常委會和主席會議建議案,得到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作為黨政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如《關于加快環衛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文明品位的建議案》,區政府高度重視,將環衛設施建設列為政府實事認真辦理,財政投入843萬元,建成120座獨立式公廁、垃圾轉運站和垃圾收集間,方便了市民群眾,提升了城市文明品位。

組織外出學習考察,讓委員了解“外情”,為委員知情參政創造條件。組織委員到發達地區學習考察區域經濟發展、農村城市化進程、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城市管理、社區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參加全國二十一城區政協工作聯系會、全國十四城區政協工作研討會,學習借鑒外地政協履行職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經驗和做法,使委員的協商議政更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三、拓寬履職渠道,發揮委員主體作用

在調研視察中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我們每年精心選擇一些具有綜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要問題作為調研課題,向委員公開,擴大委員參與課題調研面。依托專門委員會,發揮界別優勢,組織委員開展專題重點調研視察,形成高質量的調研、視察報告。保持與委員經常性的溝通聯系,為委員調研、視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委員們建言立論、獻計獻策,許多意見建議被區委、區政府納入決策程序,調研成果得到有效轉化。如《由小木工廠消防安全隱患引發對全區安全生產的思考》的調研報告,引起區政府高度重視,專門研究部署,對全區174家小木工廠依法取締和搬遷,及時消除了事故隱患。我們編印了《調研建言》一書,收錄文章61篇,20余萬字,集中展示了我區政協委員調研視察、建言獻策的成果。

在提案工作中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每年在全會召開前都將提案參考選題、撰寫要求寄送委員,引導委員多寫事關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的提案,充分發揮委員提案在促進發展、構建和諧中的積極作用。邀請提案委員參加提案現場協商辦理、重點提案督辦和提案跟蹤辦理等,切實提高提案辦理的質量和效率,調動委員撰寫提案的積極性。如通過辦理《將社區居委會委員納入社會保障體系,為其解決后顧之憂》、《進一步提高社區居委會委員待遇》的委員提案,促成區委、區政府研究制定下發提高社區居委會委員補貼標準、退養辦法和養老保險等文件,穩定了社區居委會委員隊伍,推進了社區工作開展。

在反映社情民意中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把關注民生,反映社情民意作為政協履行職能的著力點,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區政協八屆二次會議期間,組織委員走出會場,走進社區,關注民生,了解社情民意,僅此一項活動,委員為社區經濟社會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40余條,反映社情民意11條,走訪52戶困難家庭,121名政協委員為困難群眾捐款、捐物達25000余元。各街道(鄉)政協聯絡組組織委員開展“向愛心超市捐物”、“向愛心書屋捐款”、“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等活動,增強了委員的社會責任感。在全區兩個鄉、140個社區設立“政協委員信箱”,聯絡組委員共同負責信箱信件的協商辦理,發揮了委員整體優勢,更好地協調關系、化解矛盾。

在促進社會和諧中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在委員中開展“引進一個項目、參加一次調研視察活動、撰寫一份提案、反映一條社情民意、辦好一件實事”的五個一活動,倡導委員做“社會發展的推進者、社會穩定的協調者、社會文明的倡導者、社會公平的維護者、社會形象的塑造者”,激發委員履職資政和干事創業的熱情,為創建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五年來,政協委員為南明區經濟發展引進項目412個,引進資金35.45億元;為基礎設施建設捐款2000萬元;向省光彩事業基金、省慈善總會、團省委、貴陽兒童村等機構捐款89.5萬元;支援新農村建設、資助貧困學生、修建希望小學等捐款捐物231.9萬元。

四、完善管理機制,增強委員隊伍活力

突出績效管理。用制度規范委員的履職行為,用制度調動委員參政議政的積極性。我們制定了《區政協委員參加會議和活動的有關規定》、《常務委員參加常委會會議的有關規定》、《充分發揮政協委員主體作用的意見》、《進一步發揮政協界別作用的意見》、《開展街(鄉)政協委員聯絡組工作的實施辦法》、《政協委員信箱管理暫行辦法》等10多項規章制度,對委員學習培訓、考核、獎懲和日常管理等作出了具體規定。制定了《評選表彰優秀政協委員的辦法》、《評選表彰優秀提案、先進承辦單位辦法》,每兩年表彰一次優秀政協委員、優秀提案和提案承辦先進單位,五年來,共表彰了55名優秀政協委員、28件優秀提案和30個提案承辦先進單位(個人)。大力宣傳委員事跡,在各類報刊上宣傳了熱愛政協工作、履職成效顯著的80名政協委員的風采,發揮了激勵示范作用。

實施動態管理。將委員參加學習和政協活動的情況記入履職考核登記表,建立委員工作情況數據庫,作為政協委員履職考核、評定優秀的重要依據。規定委員參加會議和活動的出勤要求,定期通報委員履職情況。委員在每屆任期內,無故不參加全體會議2次以上的,無故不參加調研視察和專題座談會等活動累計3次以上的,常委無故不參加常委會議3次以上的,依據有關規定作出人員調整。密切與委員所在單位和黨組織的聯系,一方面支持委員在本職崗位上發揮作用,盡職盡責,作出貢獻。另一方面,積極爭取委員所在單位大力支持委員參加政協活動,保障其各項待遇不因參加政協活動而受到影響。

加強聯動管理。堅持每年舉辦兩次大型“委員日活動”,加強政協各參加單位、各界別委員之間的聯誼,聯絡感情,增進友誼。以街道辦事處和鄉為單位,在全區建立16個政協委員聯絡組,制定政協領導聯系聯絡組工作制度,下撥委員活動經費,指導聯絡組深入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實行縱向聯動。以專門委員會為基礎,建立12個界別活動組,制定專門委員會聯系界別活動組工作制度,組織界別活動組開展專題議政討論和調研視察活動,以界別的名義反映委員的意見建議,實行橫向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