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發展問題思考
時間:2022-08-31 06:23:00
導語:民營經濟發展問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為本地經濟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但近年來,民營經濟經營規模偏小、發展速度偏慢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與沿海及周邊先進地區的差距偏大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不解決這些矛盾,將會阻礙全市民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一、存在的問題
(一)觀念落后,創業意識不強。受以往自然經濟和計劃經濟的雙重影響,一些民營企業主思想觀念保守,小農經濟思想嚴重,冒險精神不夠,創業動力不足,小富即安,不求進取。
(二)發展環境不優,支持力度不夠。一是落實政策難度大;二是政策穩定性不夠;三是政策及制度的透明度不夠;四是政策與市外其他地區比較沒有特色,導致某些政策執行起來變形或走樣;五是某些政策客觀上對當地民營企業的發展考慮較少,甚至還存在某種歧視,沒有給予與本地民營企業同等的“國民待遇”,造成“外地來的是爺、本地的是孫子”的狀況。本地民營企業希望在稅收等優惠政策方面與外地投資商在本市所辦的民營企業有一樣的平等待遇,創造公平公開的競爭環境。
(三)起點較低,人員素質不高。民營企業鑒于自身特點,大多數具有先天不足,主要表現為:一是起步水平較低,原始積累不足,低水平重復投資較為普遍;二是投資盲目性較大、追求目標短期化;三是發展缺乏長期戰略和長遠眼光,企業往往呈現快速膨脹和快速衰退的現象;四是大多數民營企業在人才儲備上明顯落后于發達地區,存在“三缺”,即“缺管理人才、缺技術人才、缺營銷人才”。
(四)融資渠道不暢,資金短缺嚴重。民營企業整體發展水平低,優質企業偏少。對于管理不規范、風險不確定、經營狀況一般的民營企業,金融部門無法從容放貸,由此形成了企業“貸款難”與銀行“難貸款”的兩難境地。大部分民營企業的信息披露、統計、財務管理制度不規范,盡管自身盈利水平可能較高,但是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企業統計、財務報表的真實性與時效性無法保證,給銀行貸款帶來了難度和潛在風險。
(五)科技含量不高,特色產品偏少。民營經濟選擇的多為技術門檻和管理門檻相對較低的領域。除少數企業外,多選擇技術要求不高且勞動密集型的行業。這樣,一方面,本地民營經濟的技術水平總體上低于發達地區經濟水平,另一方面,企業缺乏長期固定的具有高新技術能力的人才,導致民營經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特色產品少、大路貨產品多,名優產品少、低檔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少、資源性產品多,精深加工產品少、粗放型產品多。民營企業同行業之間為搶奪市場,往往展開惡性競爭,導致特色產業規模不大、質量不高、品牌不響。
(六)管理方式落后,做大做強困難。私營企業在創業初期,以業主個人產權為基礎的家庭、家族式管理是大多數民營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其產權制度具有明顯的家族化傾向。對于民營企業來說,這種模式在創業初期也許是可行的,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企業已走出原始創業階段,這種家族式的管理已顯得越來越難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落后的管理方式,必然阻礙民營企業的發展。
(七)企業設立不規范,發展后勁不足。一是國有企業改制不徹底,產權不清,出資不到位,造成“先天不足”,致使民營企業發展不起來。二是虛假注冊,虛假出資,造成股東之間分紅不均,矛盾重重。如原赤峰市基建物資總公司,由七個自然人出資530萬元購買全部凈資產后,設立了赤峰市盛成物資有限公司,而公司在注冊時,卻注冊了80萬元、4個股東。因此,股東之間發生股權糾紛,案件訴至內蒙高院,在訴訟期間,一股東被兇手連刺五刀,至今沒有破案。目前,原效益非常好的這一民營企業舉步為艱,很難繼續經營下去。
(八)民營企業信用缺失,阻礙發展。一方面,有的民營企業有約不履、拖欠貸款、逃廢債務、偷漏稅收;有的民營企業造假仿冒、產品質量低下;有的民營企業只顧經濟利益,忽視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造成重大事故;有的民營企業經營者違法違規,嚴重影響了其他民營企業信用形象。另一面,一些地方信用環境差,信用體系不健全,缺乏民營企業信用監管,對誠實守信經營的民營企業保護不力,助長了部分民營企業的失信行為,造成了部分民營企業不依法經營的僥幸心理,不僅損害了地方投資環境,而且也影響了整個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建議
(一)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絕不是簡單的量的擴張,應該把產品上檔次作為不懈的追求目標。要在重視創新和質量、重視服務和信譽的市場觀念引導下,力推名牌,力創精品。自始至終注重培育特色產品、形成特色產業、構筑特色群體。一是大力發展以農產品加工轉換為支柱的特色民營企業,要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和引進新的民營骨干企業。二是大力發展以旅游業為支柱的特色民營企業。赤峰市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但由于資金及交通方面的制約,許多旅游資源長期得不到有效開發和利用。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更加優惠的政策、更加大膽的步伐,大量吸引民間資金,以各種方式投入到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來。三是利用本市豐富的礦產資源,大力發展礦產開發和深加工等民營企業。
(二)要對民營企業主進行“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科技教育”,使廣大民營企業家誠實守信、明理懂法、經營有方、致富有道。要幫助民營企業提高科技水平和員工素質,積極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與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進行聯合,一方面加大對員工的業務素質培訓,另一方面大力促進技術引進,加強聯合攻關,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和產品的技術含量,走“科技興企”之路。
(三)不斷加大監管力度,全面實施企業分類監管,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實行重點巡查和監管,尤其是對虛報注冊資本、制假售假、有約不履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予以堅決打擊,堅持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處、有處必果,從根本上提高民營企業在市場經濟領域中的地位,堅決把一些影響民營企業聲譽的“害群之馬”清除出民營企業隊伍。
(四)暢通融資渠道,多方面彌補民營企業資金不足問題。一是通過銀行貸款、企業相互拆借、吸收民間資本等多種方式,補足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所需資金,促其加快發展,做大做強。二是將企業融資與信用建設結合起來,對信用好的企業,主動為其提供資金,扶持其發展狀大;對信用差的企業,加以限制,促其誠實守信,規范發展。
(五)實施商標發展戰略,打造品牌產品和名牌企業。鼓勵早、支持規模較大、效益較好的民營企業注冊商標,爭創知名、著名、馳名商標,在申請注冊、商標設計、商標等方面給予幫助和引導,創出自己的品牌產品,擴大企業社會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六)制定優惠政策,扶持民營企業加快發展。一是降低準入門檻,在經營范圍、注冊資本、登記條件等方面予以放寬,方便民營企業快速入市。二是減免稅費,對新開辦或經營初期的民營企業,在稅收和行政性收費上給予照顧,做到“放水養魚”,扶持其發展狀大。三是減少檢查,避免各部門多頭檢查、重復檢查給民營企業帶來的不便。四是堅決制止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三亂”行為,減輕民營企業負擔。
- 上一篇:干部實績考核工作思考
- 下一篇:鄉財政困難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