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評估效率思考

時間:2022-09-06 06:42:00

導語:納稅評估效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納稅評估效率思考

隨著征管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稅務管理逐步邁向更高的臺階,征管分工進一步細化,“科技加管理”的征管體系正在逐步建立,管理分局的職能向“管理服務”轉變已經確立。納稅評估作為稅務管理事中監督的重要手段,正在實際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對于震懾稅收犯罪,遏制虛假申報,及時發現、糾正和處理納稅人在申報中的錯誤,都發揮著積極作用,許多基層管理分局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管理效果。毋庸置疑,納稅評估作用由于受到眾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其工作效率,產生的效能遠遠未達到我們預想的效果。

一、影響納稅評估工作的重要因素

(一)會計信息失真是影響納稅評估工作效率的最主要的因素。會計是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及處理經濟信息的一個信息系統。從理論上講,會計信息既要符合國家宏觀管理和調控的需要,又要滿足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還要滿足企業相關各方面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需要。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在經濟轉軌時期的許多不規范的經濟因素存在,市場經濟利益進一步多元化,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受到質疑,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內部缺乏管理制度的制約,外部監督不力,致使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大量的納稅人存在著財務核算水平不高,聘用財務人員責任心不強,帳簿設置不健全,特別是企業大量的現金交易,以及庫存商品的核算不準,給評估分析帶來難度。日常管理中,我們經??梢钥吹剑撼闪⒁粋€企業,聘用一、二個會計人員建立一套完整的帳簿內容,往往是根據企業主的需要而進行的,來應付稅務部門的要求。稅務部門做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其采集的信息就失去了真實性和應有價值,納稅評估就失去了基礎,這是影響納稅評估效率的最根本的因素。

(二)數據采集不完整,信息采集質量不高,各種應用軟件相互獨立缺乏統一性和系統性,致使數據采集不夠系統、完整是影響納稅評估效率的一重要因素。我省目前統一使用的征管軟件,包括高平臺征管信息系統、金稅工程系統、網絡申報系統、重點稅源調查系統、出口企業信息系統、稽查評稅系統、增值稅稅源調查系統等,包括一些地方開發的管理軟件,達十幾種之多,函蓋了征收管理的全過程,為日常征收管理工作帶來的許多方便。但這些信息又是零散的,各系統之間,開發平臺不統一,數據接口不統一,給數據的轉換和應用帶來諸多問題。資源不共享,重復勞動多,對納稅人的數據資料不能進行綜合分析監控,如:高平臺征管系統與金稅工程仿偽稅控系統信息不能供享,數據間邏輯關系無法核對,而我們目前使用的納稅評估系統的數據來源是高平臺征管系統,其產生結果的全面性、可用性大打折扣。在實際納稅評估中,通過數據分析產生了大量的可疑戶,而經過實際評估,才發現許多疑點是由于數據采集不完整和采集錯誤造成的。數據采集錯誤的原因大體看三個因素:一是納稅人申報錯誤。二是稅務人員操作失誤。三是系統頻繁的升級、數據遷移帶來的錯誤,等等這些問題,都使后期的評估工作的效率下降無效勞動增加。

(三)標準數據制定不科學,影響納稅評估的效能。標準數據制定的是否科學與合理,直接影響到納稅評估數據分析的結果,即評估對象的產生。在目前條件,各種經濟成份,企業經營規模、行業分布狀況、經營地點差異、地區間經濟發展差異等等,都是影響標準數據制定的客觀因素。據不完全了解,各地使用的納稅評估系統的參考標準數據與實際評估結果都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不僅影響了納稅評估的工作效率,也使納稅評估的嚴謹性遭到質疑。由于評估分析產生指標與實際評估指標結果差異較大,而達不到實際的評估效果致使納稅人產生反感思想,稅務干部容易產生應付、走過場的心態,使納稅評估的作用與效能嚴重降低。

(四)現行的納稅評估規程嚴重缺少可操作性,納稅評估的方法缺少規范性、科學性影響納稅評估的效率?;谝陨蠋醉椈A性工作存在較多的問題,《江蘇省國家稅務局增值稅納稅評估工作規程》以下簡稱《規程》,并未針對以上問題進行有效的預計。恰恰相反,《規定》的出發點是建立在會計信息真實可靠,采集信息完整正確的基礎之上,因而造成《規程》的具體操作內容與實際工作產生較大的悖離。評估對象的確立條件缺少針對性、評估分析的方法表述含糊。《規程》第十九條:評估分析運用“一定的方法”對列入評估對的納稅人的申報信息進行分析,在實際工作這種“方法”是很難掌握的。筆者在查閱相關的納稅評估資料、經驗介紹及評估案例中,作者大都回避了評估分析的方法問題。從其列舉的評估結果看只有通過稽查的方法才能被發現。納稅評估做為征管的一個獨立管理層次被提出,它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怎樣做好納稅評估,怎樣在管理中體現服務,在服務中體現監督,應當是納稅評估工作解決的問題,作為稅務機關,就應當探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評估規范及操作方法,避免把評估搞成變相的稽查。

(五)評估人員缺乏思想能動性、評估監督體制不完善,影響納稅評估的效能。納稅評估是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稅收征管的細化和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而被提出的。在納稅評估工作中,計算機在納稅評估的各個環節都揮著其重要的作用。而現階段,我們的計算機應用水平還很低,軟件的開發還非常不成熟,許多稅務干部的計算機應用水平不高,因而,在具體評估實踐中,而又過分依賴于計算機,結果往往把人變成操作機器的“機器”,喪失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同時軟件的不完善也成了部分干部推委工作、推卸責任的“法寶”。納稅評估作為一項新事物,我們更多的關心的是它的工作效果,而保障其實施效果的監督體系相對滯后。對評估過程的監督,不同于對稽查的監督,納稅評估沒有一個明確法律地位,其工作程序并不向稽查程序那樣規范。因此,對納稅評估過程中,評估實施者應當做什么?應當怎樣做?怎樣避免走過場?應達到怎樣的工作效果?出現問題應承擔怎樣的責任?等等,都是我們急需進一步研究解決的課題。

二、完善納稅評估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會計信息管理監督建立納稅信用體系。這是稅務機關實施有效管理與監督的基礎性工作?!稌嫹ā贰ⅰ墩鞴芊ā穼ζ髽I的財務管理都進行了規范。在執行中存在對部分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存在“遷就”思想。久而久之,使會計喪失職業準則,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因此,要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必須嚴格執法。對做假帳者予以重罰,通過行政手段,對參與造假的會計人員永久性取消其會計資格。

(二)整合現有征管應用軟件,加快納稅評估系統開發與完善。這是納稅評估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稅收的信息化,目前,建立一套規范、統一的征管系統、為納稅評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就我市和征管軟件應用狀況,開發新的管理系統,明顯會造成巨大的浪費,而將現有各管理系統進行整合,通過數據接口轉換,將各系統采集的信息進行二次轉換,實現數據統一、信息共享,為納稅評估提供數據基礎。目前使用的納稅評估系統存在問題太多,有必要進行“大手術”。

(三)提高數據采集質量。這是納稅評估的基礎性工作,在整個稅務征管中,數據的確是一個比較簿弱的環節。在我市正在使用的征管軟件中,對稅務登記信息、申報信息專用發票的數據收集是相對完整的,而可用于納稅評估分析的重要指標,許多則要來自企業的報表,銀行結算等方面,對這些信息的采集,我們前期網絡申報已做了大量的基礎性工作,下一步的稅銀聯網工作要進一步規范和應用。同時加快本地區通用評估標準參考數據的調查與制定,為納稅評估工作提供依據。要進一步細化《規程》,使之更適應實際工作的要求,增加對納稅評估監督的相關內容,切實保證稅評估的工作質量。另外,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高新時期干部服務水平,進一步理順“管理與服務”、“服務與監督”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