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現狀思考
時間:2022-09-29 11:16:00
導語:安全文化現狀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安全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1992年國際核安全咨詢組織的《安全文化》小冊子被譯成中文到現在已經6年,在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安全
文化定義上出現了廣義說和狹義說,在建設方面,出現了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安全文化模式;在傳播方面,出現了全民安全文化。在安全文化的器物層次、制度層次、精神智能層次和價值規范層次,都取得了很多新成果和新理論。
1.安全文化范疇
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個分支,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安全文化在工業領域應用就成了企業安全文化,與行政或管理工作相結合就成了安全管理文化。把安全文化的內容引入不同的領域,繼承和創造保障人的身心安全與健康,并使其能舒適、高效活動的物質存在和精神作用,均可稱之為某領域的安全文化。與文化范疇一樣,由于人們的認識和應用范圍不同,安全文化也有不同的定義。綜合我國在安全文化理論研究的成果,可歸納出4種安全文化定義。
(1)安全文化定義A。1988年國際核安全咨詢組提出了安全文化(SafetyCulture)這術語。在1991年INSAG一4報告即《安全文化》小冊了中給出的安全文化定義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單位和個人中的種種素質和態度的總和,它建立一種超出一切之上的觀念,即核電廠的安全問題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個安全文化的定義表明,安全是有關人的態度問題又是組織問題,是單位的問題又是個人的問題.建立一種超出一切之上的概念,即安全第一的概念,是安全生產的根本保障,特別是核電廠的安全運轉需要,必須保證安全第一。
(2)安全文化定義B:英國保健安全委員會核設施安全咨詢委員會(HSCASNI)組織認為,國際核安全咨詢組織的安全文化定義是一個理想化的概念,在定義中沒有強調能力和精通等必要成分,提出了修正的定義:“一個單位的安全文化是個人和集體的價值觀、態度、能力和行為方式的綜合產物,它決定于保健安全管理上的成諾,工作作風和精通程度。具有良好安全文化的單位有如下特征:相互信任基礎上的信息交流,共享安全是重要的想法,對預防措施效能的信任。”
(3)安全文化定義C。我國學者曹琦通過研究我國安全管理模式分析了在國內安全法規難以認真執行,安全制度難以全面落實,安全方針難以深入貫徹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各層次人員的安全素質較低。在分析了企業各層次人員的本質安全素質結構的基礎上,提出了安全文化的定義:安全文化是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的總和。安全價值觀是指安全文化的理層結構,安全行為準則是指安全文化的表層結構。并指出我國安全文化產生的背景具有現代工業社會生活的特點,現代工業生產的特點和企業現代管理的特點。
(4)安全文化定義D。作為我國安全文化研究重要成果之一,1994年12月以來,《中國安全文化建設系列從書》陸續出版。該系列叢書對安全文化的定義進行了科學論述,最終給出的安全文化定義為:在人類生存、繁衍和發展的歷程中,在其從事生產、生活乃至實踐的一切領城內,為保障人類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適、高效地從事一切活動,預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災害(自然的、人為的或天災人禍的);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諧、協調的環境和匹配運行的安全體系;為使人類變得更加安全、康樂、長壽,使世界變得友愛、和平、繁榮而創造的安全物質財富和安全精神財富的總和。
分析以上4種安全文化的定義,可以看出有如下相同點:
(1)安全是一種超出一切之上的觀念,強調各層次人員的本質安全素質和結構,因此都具有“安全第一”的哲學思想。
(2)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單位和個人的,是一個綜合件系統工程。
(3)安全文化是以具體的形式、制度和實體表現出來的,并可分不同的層次。
(4)安全文化具有社會文化的屬性和特點,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屬于文化的范疇。
(5)安全文化把企業要實現的生產價值和實現人的價值統一起來,以保護人的安全與健康為目的,實現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的統一。
這4種定義的不同點有:
(1)D定義既包括了安全物質又包括了安全精神。從文化屬性上,D定義屬于安全文化的廣義定義;A、B、C定義指出安全文化用于管理文化,強調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法律屬性和安全管理模式,因此A、B、C屬于安全文化的狹義定義。
(2)D定義指出在人類生存、繁衍和發展的歷程中,安全文化存在于生產、生活的一切領域,強調安全文化既有歷史繼承性,又有強烈的時代特征。A、B、C定義明確安全文化以現代工業為基礎,強調是在現代工業社會生活、現代工業生產和企業現代管理特點的背景下產生的。
(3)A、B定義的安全文化實質上是某一企業或某一行業的安全管理手段,如A定義是指核電廠安全管理的一種手段;B定義雖然已經拓延到航空航天、兵器工業等領域,但仍沒有超出企業和行業的范疇。因此A、B定義的是一種企業安全文化。定義C、D既指企業安全,又包括社會基礎性文化,指出安全文化建設包括全民安全文化建設和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兩個層次,因此c、D定義的是全民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與文化一樣具有精神性、群眾性、環境制約性、動力支配性、連續性、廣泛性等各種屬性。目前我國安全文化各種屬性的特點體現在以下各方面:(1)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安全第一”的哲學思想;
(2)開展群眾性的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普及安全知識;
(3)創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生活環境,充分發揮主人公精神;
(4)逐步建立、健全各級文全管理體制,強化安全管理,加強安全監察;
(5)逐漸健全各項安全標準法規和規章制度,加強安全法制管理;
(6)進行安全科學技術研究,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安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7)逐步健全專業化和全民的教育體系,提高全民的本質安全素質;
(8)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安全文化的關系,建立全民安全文化模式。
2.中國安全文化現狀
安全文化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在我國處于市場經濟的轉軌時期,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個體企業、三資企業并存,加之人們對安全文化的認識不同,安全文化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單位的發展不平衡。中國安全文化現狀是:
(1)勞動部十分重視安全文化的研究和發展,持別是國家高層領導多次指出倡導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質;
(2)安全文化研究成果顯著;
(3)典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取得初步成果,全國范圍的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尚未普及;
(4)安全文化宣傳教育成果顯著,全民安全文化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5)城市居民的安全文化素質高于鄉鎮居民;
(6)國有企業的安全文化普及好于集體企業,個體企業是死角;
(7)安全文化公益事業剛剛起步,要解決的問題較多;
(8)全民安全文化模式正在形成,有待國家政府部門的正確指導。
- 上一篇:電力安全管理思考
- 下一篇:三個代表與安全生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