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改制思想政治交流

時間:2022-10-05 10:39:00

導語:重組改制思想政治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重組改制思想政治交流

**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公司東部事業部長慶物探處是從事石油、天然氣勘探企業,依靠科技創新和艱苦奮斗精神為長慶油田油氣勘探開發及長慶大氣田的發現建立了卓越功勛;有12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省部優秀成果獎;先后榮獲“全國職業道德先進單位”等國家級模范榮譽4次,榮獲“文明單位”等省部級模范榮譽16次,產生“全國勞動模范”等全國模范先進10人,省部級模范先進18人;有1個政研成果獲全國政研會優秀獎,3個政研成果。3個成果推廣應用報告獲物探分會一等獎。

1999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對全行業進行重組改制。這是對石油企業傳統經營管理體制進行的一次脫胎換骨的改革,所引發的矛盾是全局性的、深層次的,給企業、職工帶來的影響也是前所未有的。面對這一深刻變革,如何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如何解決好各種利益重組問題,為重組改制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確保大局穩定,推動重組改制工作順利進行,這是我們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長慶物探處以此為課題,圍繞這場改革進行了跟蹤性和前瞻性的研究。

一、重組改制給職工思想帶來的影響

(1)職工對企業市場競爭力信心不足。重組改制后,長慶石油分為兩個“獨立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核心與非核心企業,使長慶物探處和油田公司由“一家人”變成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甲乙方關系,長慶物探由原來“吃皇糧”變為到市場上自己“找飯吃”。特別是隨著長慶市場的逐步開放,職工深感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對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信心不足。

(2)存續企業負擔過重,關聯交易價格低,職工對企業未來發展擔憂。重組改制后,存續企業僅占有1/4的資產、卻保留了原企業3/4的人員,包袱很重,還承擔著教育、衛生、治安保衛等多項杜會職能,企業辦社會負擔更重。改制后存續企業和油田公司形成了關聯交易,但交易價格以長慶局“過緊日子”的1998年的工程價格為基數,普遍偏低,形成了“大市場、低效益”的局面。為此,職工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和個人收益普遍擔憂。

(3)企業減員增效使職工思想上產生畏懼。重組后,冗員基本留在存續企業。為了求生存、圖發展,存續企業必然要在企業內部進行機構改革和結構調整,減員增效勢在必行。因此,職工在重組改制中擔心失去工作崗位,特別是內部退養及有償解除勞動合同等政策出臺后,一些職工的思想處于極度矛盾中,對下崗分流產生畏懼。

(4)企業分開、分立,職工從感情上一時難以接受。重組改制前,核心企業、存續企業職工同是“石油人”,在幾十年的找油、找氣中結下了深厚的感情。特別是90年代以來,數萬石油工人共同努力,在鄂爾多斯盆地找到了我國最大的陜北大氣田和蘇里格大氣田,實現天然氣輸送北京,長慶油田進入了歷史發展的快車道。重組后,一家人變成了兩家人。當了幾十年的石油工人。一夜之間卻成為石油企業的“打工仔”,職工缺乏應有的思想準備,從心理上、感情上很難接受。

(5)甲、乙方關系確立后,職工缺乏角色轉換的意識,重組改制前,廣大石油工人同為祖國找石油,都是“油老大”。重組改制后,存續企業被推向市場,必須通過為油田公司提供工程技術服務求得生存和發展,存續企業和油田公司形成甲乙方關系、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因此,必須轉換角色,樹立乙方意識,以優質、靠前的服務贏得甲方的信任。然而,有部分職工依然以“油老大”自居,缺乏服務意識,缺乏角色轉換的意識。

綜上所述,由于重組改制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給職工思想帶來深刻的影響和沖擊,這就凸現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二、加強和改進重組改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鄧小平曾指出:“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講艱苦奮斗,都很必要,但只靠這些也還是不夠,最根本的因素,還是經濟增長速度,而且要體現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好起來。”因此,我們認為,加強和改進重組改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解決思想問題,又要解決實際問題。

1.與時俱進、轉變觀念是企業重組改制的思想保證。實踐證明:思想的僵化、觀念的滯后是企業重組改制和企業發展的最大障礙,也是職工利益受到影響的重要原因。我們只有堅持與時俱進,促進職工思想觀念轉變才能確保重組改制順利進,推進企業快速發展,從而實現職工利益的最大化。結合企業的實際,我們在以下五個方面進行轉變觀念的引導:

引導職工樹立市場競爭意識。重組改制將企業無情地推向了市場。物探市場是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板塊,隨著國內物探市場逐年萎縮,全國地震隊伍嚴重過剩,市場競爭進入了白熱化的狀態。我們引導職工認識:企業必須面對市場競爭的現實,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市場,拓展企業發展的廣闊空間;市場競爭雖然無情,但只要樹立了市場意識,依靠實力努力拼搏,就不愁沒有飯吃,不愁沒有活路。這叫“敢拼才能贏”。

引導職工樹立質量意識。企業生存發展靠市場,開拓市場靠質量,只有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才能贏得用戶,在競爭中取勝。引導職工牢固樹立“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的觀念,最大限度地滿足甲方對我們找油找氣提出的“不僅要找到酒瓶子,還要知道酒瓶子里有沒有酒,是不是茅臺酒”的要求,以優質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贏得市場、贏得甲方。

引導職工樹立服務意識。重組改制后,物探處與油田公司的關系屬于甲乙方關系,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們注意引導教育職工樹立服務意識。一要樹立乙方意識,放下“油老大”的架天找準自己的位置,主動圍繞甲方開展服務。二要堅持“地震勘探有期限服務沒有期限”的原則。貼近服務。超前服務,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甲方各方面的需求,甲方想到的我們要提供服務,甲方沒有想到的也要提供服務,努力提高我們的合同履約能力。

引尋職工樹立改革意識。重組改制在職丁群眾中引發新舊觀念的沖撞,原因是一些人長期安于計劃經濟下的“大鍋飯”,求穩怕變。因此,我們把教育引導職工樹立改革意識作為促進思想觀念轉變的重要內容。改革意識的樹立,一靠教育,對職工進行不間斷的宣傳引導;二靠改革的具體實踐來拉動。近幾年來,我們在企業內部實行經營承包責任制,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實行設備專業化管理,有效地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職工收入也有較大增長。使職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帶來的好處和改革的必要性,極大地促進了職工思想觀念的轉變。

引導職工樹立“雙贏”意識。重組改制把原來的一家人變成兩家人,絕不是只讓一家受益,而是要達到雙方共同受益,發展的目的。如果把油田公司比做“心臟”,把存續企業比做“肌膚”的話。那么“先活心臟,后養肌膚”就是我們共同遵循的原則。我們逐步引導職工深刻認識,沒有油田主業的發展,“心臟”不活,存續企業這一“肌膚”就沒有保障,反之,存續企業的發展也必將為油田主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證。油田主業和存續企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因此,只有樹立“雙贏”意識,才能振興自己,有利他人。

2.發展是解決重組改制中各種問題的關鍵。重組改制中,如何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二者之間的關系至關重要。改革是發展的動力,穩定是發展和改革的前提,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中,發展始終處于第一位。無論是重組改制,還是企業穩定都離不開企業快速的、持續的經濟發展。重組改制中因利益格局調整出現的諸多矛盾,如:企業效益,職工收入、人員分流等,依靠簡單的說教難以奏兒必須依靠企業的發展來解決,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因此,這幾年,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促進發展,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作為根本著眼點。與此同時,注重了以下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用企業的發展凝聚人心,構筑共同愿景。重組后,存續企業人員多、資產少,與油田公司相比處于相對發展弱勢。由此,職工對企業信心不足,產生各種擔憂也是必然的。關鍵是存續企業必須盡快適應新機制。制定明確的企業發展目標,以全新的企業理念實現企業的更大發展。通過發展,減輕和消除職工的精神、心理壓力。從而增強職工隊伍的向心力。

二是用企業的發展解決重組改制中出現的諸多矛盾。重組改制后,機構臃腫、富余人員多、職工收入低等矛盾和問題在存續企業體現得尤其突出。解決這些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問題,一要靠改革,二要靠發展。企業只有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經濟效益不斷提升.才能為重組改制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發展可以為職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發展可以提高職工的收入水平,發展可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最終要靠發展來解決。企業和職工的具體問題解決好了。職工中由此引發的諸多思想問題也迎刃而解。從這一點講、發展是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重組改制后,我們物探處加大內部改革力度,積極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工作量持續穩定增長,經濟效益不斷攀升,在此基礎上。我們更新設備,加大科研投入,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從根本上提高職工對存續企業生存發展的信心,進一步穩定了職工隊伍。

3.保護好、實現好職工群眾利益是重組改制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終落腳點。重組改制是對中國石油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必然涉及到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終落腳點必須放在保障最廣大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的實現上,這關系到大局和職工隊伍的穩定,也關系到重組改制的順利進行。

改革要得到大多數職工的理解、支持和參與。一是重組改制方案的制定,反復調查研究,廣泛聽取職工群眾意見,使之最大限度地代表廣大職工群眾的利益。二是重組改制方案實施前利用一切手段對職工進行廣泛宣傳,將政策交給群眾使之家喻戶曉,人人皆明,從而統一思想,提高職工群眾對重組的認同感,積極投身改革。三是在重組改制實施過程中,始終貫徹有領導、有步驟、有秩序、分層次漸進式推進的原則。

改革要充分考慮廣大職工的承受力。國有企業要解決機構臃腫、人員負擔過重的結構性矛盾,精簡機構、分流富余人員勢在必行。但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引發職工隊伍的不穩定。因此,在實施減員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職工群眾的承受力,確保每一名職工有飯吃、有崗位。即使有些職工確實沒有了崗位,也要千方百計為他們尋找新的出路,“挖好渠,再放水”,決不將他們推出不管。

改革要確保讓大多數職工受益。分配制度改革是重組改制中企業內部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按照崗位差異、貢獻大小,拉大職工收入差距,使分配向管理和科研崗位傾斜,是分配制度改革的具體化。這種改革涉及每一名職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把握三條原則:一是拉大職工的收入差距決不搞簡單的“加”與“減”,不以犧牲大多數人的利益為代價。二是拉大職工收入差距不搞一步到位,分步推進,給職工一個適應,接受的過程。三是拉大職工收入差距選準時機,依靠發展,在職工利益普遍提高的基礎上逐步到位。

改革要真心實意解決職工的實際問題,為職工辦實事。想方設法解決職工的實際問題,真心實意地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這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凝聚企業人心,增強職工隊伍整體戰斗力的客觀要求。我們從“暖人心,聚人心、穩人心”入手,堅持“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原則,采取“既講道理,又辦實事,辦了實事又講道理”的工作方法,做好職工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對職工中存在的問題,能解決的盡快解決,沒有條件或不可能解決的,也實事求是地向職工講清道理。

改革要關心弱勢群體。在重組改制過程中,企業有一部分職工由于年齡偏大、技能偏低、學歷不高、競爭力較弱等,處于相對弱勢地位。還有一部分特困職工。職工遺屬生活困難。需要企業幫扶。因此,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好他們的工作:一是加強對他們進行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生存和競爭能力,提高他們的職業再生能力,為他們有一個穩定的崗位創造條件。二是加大對困難職工的幫扶力度。設立“送溫暖基金”和“助學基金”,對特困職工救貧救急。三是認真落實“兩個確保”、切實解決特困職工的基本生活問題。

三、重組改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簡要體會

(1)重組改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牽住“牛鼻子”。牽“牛鼻子”就是抓事物的主要矛盾。重組改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牛鼻子”就是職工利益問題。我們緊緊牽住不放,因而使得改制工作順利進行。

(2)重組改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貫徹以人為本。廣大職工是重組改制的主體。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以職工為本,“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才能見到實效。

(3)重組改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我們體會重組改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要跳出從“政工”到“政工”的自我循環小圈子,善于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事半功倍。

(4)重組改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在繼承中創新。在重組改制中,只有適時順勢,體現時代精神,突出時代特點,唱響改革和發展的主旋律,在繼承中不斷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才有強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