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化建設交流

時間:2022-10-05 02:04:00

導語:網絡文化建設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文化建設交流

在當前形勢下,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客觀趨勢。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所形成的網絡文化正對傳統文化產生巨大的沖擊,并逐步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們要制定文化發展戰略,就不能回避網絡文化的發展與挑戰。

一、捍衛社會主義國家文化主權的迫切需要

從90年代開始,風靡全球的計算機信息網絡以神奇的力量把人類推入嶄新的網絡時代,把不同國家、種族和地區連接起來,使人產生一種“四海之內皆近鄰”的感覺。這種感覺使人振奮與自豪,同時也讓人感到憂慮和不安。因為網絡時代給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但是,由于各個國家和民族的經濟實力和科技發展水平極不平衡,落后國家參與網上文化競爭的能力非常有限,加上文化霸權主義對社會主義文化的一貫敵視和排斥,所以網絡時代的到來更使發展中國家的文化主權受到嚴重挑戰。這些威脅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1)是網絡邊緣文化的威脅。伴隨網絡上英語語言的統治,美國等西方國家必然會依據其信息量的絕對優勢,向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進行文化覆蓋。因為互聯網上90%的信息都是英文信息,非英語國家的民族文化都被淹沒在茫茫的英文信息之中,不可能成為網上的流行文化。所以,在激烈的網絡文化的競爭和沖突當中,非英語國家的民族文化將受到文化霸權主義的嚴重威脅。不論是避免被英語世界的“文化同質”所取代,還是避免被淪為網絡時代的邊緣文化,都將面臨一場艱苦的斗爭。(2)是網絡“文化殖民”的威脅。一方面,由于互聯網的控制權掌握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手里,他們自然而然要把以美國主導的西方發達國家的文化以其信息優勢作為Internet上的主導文化,并對其他地區和民族的文化實行封鎖和制裁。另一方面,由于英語作為全球計算機的通用語言,它承載計算機技術最發達國家以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為基礎的文化,本身也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和滲透力。當Internet把西方發達國家的優秀文化精神帶入千家萬戶的時候,西方社會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觀、價值觀等也被無意識地模仿,并逐步由感性的欣賞變為內在的理性追求,使一些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發生扭曲和錯位,甚至崇拜西方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成為“西化”的俘虜。“文化殖民”的結果是造成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混亂,以消解其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精神支柱。

面對這些威脅,如果不積極采取措施加強社會主義網絡文化的建設,就不能發揮社會主義網絡文化的優勢,也就等于自動放棄在網絡文化領域里的競爭,讓“文化殖民”肆意踐踏自己的文化主權。因此,加強社會主義的網絡文化建設,努力爭取網上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勢在必行。我們制定文化發展戰略,也必須站在國家和民族的高度來考慮這個問題。

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迫切需要

Internet是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后的一種新的傳播媒體,被稱之為“第四媒體”。隨著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斷延伸和個人電腦的廣泛普及,Internet在思想文化宣傳乃至整個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強。這是網絡時代思想文化宣傳新的重要陣地,也是進行精神文明建設新領域。這樣的陣地,這樣的領域,如果先進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領,落后的思想文化就會去占領;如果社會主義思想文化不去占領,非社會主義的思想文化就會去占領。因此,為了加強占領這塊陣地,為了在網絡時代取得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動權,就必須切實加強社會主義網絡文化的建設。

加強社會主義網絡文化建設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1)網絡文化是以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為物質技術基礎,以發送和接收信息為核心的高科技文化。進行社會主義的網絡文化建設不僅可以從根本上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科技水平,而且可以不斷保持先進性的本質。(2)Internet是一個超越地域和國界的人類信息傳播交往空間,它使得“地球村”的理想逐步變為現實。它的全球性和開放性的特點,不僅可以方便我們學習和借鑒國外優秀的文明成果,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同時也有利于擴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世界影響,在國際社會充分展示社會主義國家的良好形象。(3)網絡文化是高時效性文化,網上具有快速傳播、快速更新的特點。隨著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同步交流、信息檢索、現實虛擬、游戲娛樂、電子商務等功能的廣泛應用,網絡媒體功能越來越多,給社會主義的新聞事業和宣傳思想工作的發展創造了許多有利條件。通過網上新聞的“即時播發”和滾動播出,可以極為有利地宣傳主旋律、弘揚主旋律,提高新聞的時效性和影響力,鞏固社會主義的輿論陣地。(4)網絡文化具有交互性的特點,每個人都可以進入虛擬的空間參加“無領導”的平等而自由的討論。通過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網絡論壇進行討論和交流,有利于在網絡條件下實現“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戰略任務,增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輻射力、吸引力、感染力。(5)網絡文化具有資源共享性,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以最經濟合理的投入來建設社會主義的網絡陣地,避免重復建設;同時可以充分利用全球網絡資源來加快社會主義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三、用社會主義文化爭奪青少年的迫切需要

網絡文化畢竟是網絡時代的產物。如果說網絡時代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新時代,是歷史進步的新階段,那么網絡文化也應該屬于文化發展的新形態,是文化進步的新趨勢。所以,對網絡文化的產生和發展不能忽視、不能回避,更不能否定。馬克思主義者要成為先進文化的代表,就更應該站在時展的前列,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一新時代和新文化的到來。對于網絡時代的到來,反映最強烈的是青少年,因為他們思想活躍,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善于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有人說“年輕人是網絡的主人,網絡世界是年輕人的世界。”這話不是沒有根據。然而,網上世界是一個言論信仰自由化的花花世界,各種文化類型、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生活準則、道德規范,均可在網上找到立足之地。青少年如果在網上長期得不到先進思想文化的正確導引,就會因此喪失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誤入歧途。由于青少年是一個可塑性很強的特殊群體,所以各種勢力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總是想方設法在爭取他們、利用他們。網絡時代更是如此。西方敵對勢力曾揚言,要讓共產主義的后代跟著西方的樂曲跳舞,所以他們會充分利用網上的優勢和便利的條件,讓我們的青少年接受他們的東西,動搖社會主義的信念和愛國主義的精神;形形色色的犯罪團體、非法幫會組織也利用各種詭秘網站,大量反動、黃色、淫穢信息,引誘青少年與他們同流合污。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從這個意義講,加強社會主義的網絡文化建設關系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未來,絕不能等閑視之。當前要用社會主義的網絡文化教育和引導青少年,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要盡快建設一批受青少年歡迎又具有鮮明社會主義文化特點的宣傳網站,擴大社會主義文化在網絡上的宣傳陣地,努力改變當前健康的青少年網站嚴重稀缺的狀況。讓青少年不僅有自己喜愛的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要求的網站可上,而且可以隨時在網上獲取豐富的先進思想和教育資源,接受生動形象的社會主義的思想文化教育。

(2)要加大軟件開發的力度,大力開發有利于青少年進行宣傳教育的中文軟件。因為在Internet上的中文信息本來就偏少,而對青少年進行宣傳教育的信息更是微乎其微,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打破西方文化特別是英語文化在網絡世界一統天下的局面,就迫切需要通過制作、傳播集思想性、知識性、藝術性、娛樂性于一體的中文宣傳教育軟件,讓中華民族古老而璀璨的優秀文化在網絡中發揚光大。所以,當前組織有關專家研究和開發這方面的宣傳教育軟件已是燃眉之急。

(3)要加大網上宣傳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力度,幫助青少年提高自我抵制網絡文化中不良因素影響的能力。因為網上世界是非常復雜的,網絡文化是一個由形形色色的文化交織在一起的萬花筒,令人眼花繚亂。為了讓青少年能夠出污泥而不染,就必須在網上加強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宣傳和教育,幫助他們提高免疫力。所以,要積極采取措施大力鼓勵和支持從事社會主義文化宣傳、教育的專家和學者上網。讓專家、學者,特別是教師,經常關注網絡動態,并能夠針對網絡上傳播的各種錯誤思想和言論,發表有權威的、有說服力的、能起導向性作用的意見,及時引導青少年分清網上是非。

(4)要加強對網絡文化的管理,努力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氛圍。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成立由文化管理部門和公安部門共同負責的網絡置控中心,要提高對Internet的控制力和對有害信息的過慮能力,有效抵制西方意識形態在網上的滲透和消極腐朽文化在網上的傳播。同時,堅決打擊網絡犯罪,消除網上文化垃圾,規范網上行為,盡量為青少年提供一個良好的網上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