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優質服務交流

時間:2022-10-10 01:26:00

導語:中醫藥優質服務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藥優質服務交流

近年來,**市中醫醫院在各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結合醫院實際,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地探索如何挖掘中醫潛在優勢和特色,積極開展重點專科專病建設,適應市場、適應病人,減輕病人負擔,努力提升中醫藥服務病人的能力,積極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一、發揮中醫特色優勢,走重點專科專病發展之路

醫院在客觀現實面前積極尋求人有我優新、人舊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專的發展空間,把建設有中醫特色的重點專病專科作為中醫院可持續發展的載體。

醫院在堅定不移地走一條“以傷骨科為龍頭,以專科專病為特色”的生存與發展之路的基礎上,為適應本地區群眾對中醫中藥的需要,從20**年起,醫院選準自己的發展方向和定位,以突出中醫特色,發揮中醫優勢,中西醫結合為一體,出臺了重點專科建設申報和重點專科扶持若干規定的措施、制度。一是重點抓好傷骨科、肛腸、針灸、腎病、頸肩腰腿痛等具有優勢的專病專科建設,并按照這些專科的建設程度、質量、市場前景等綜合指標進行量化考核,先后授予“重點專科”或“重點專科建設單位”牌匾,實行每月專科建設情況專報和與每月綜合考評結合考核的措施;二是積極引進人才和鼓勵技術含量高、治療效果好的治療技術創新,如傷骨科采用微創手術+手法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在臨床上既填補了西醫純手術或中醫純手法推拿的不足,縮短病人住院日和減輕醫藥負擔,深受病人歡迎;三是下功夫狠抓臨床重點專科的科研開展,積極從資金、人才、設備、場地等給予優惠扶持,對凡是通過市以上科研成果鑒定并獲得科技進步獎的,醫院給予同等金額獎金獎勵。迄今,已有1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市、省以上科技進步一、二、三獎,從根本上改變了中醫院“三個指頭一個枕頭,只開中藥方不搞科研”的被動局面。

在“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的夾縫中如何求發展。我們主要從幾方面抓起:一方面我們堅持傳統中醫優勢的繼承和創新。我院傷骨科在粵東地區享有較高的聲譽,我們除了堅持老一輩骨傷科專家必須做好傳、幫、帶,傳授傳統中醫精髓外,新分配或是中青年骨干醫生必須在醫院傷骨科系統輪科學習。堅持請進來走出去,通過汲取先進經驗,注入生機活力,培養一批能夠適應競爭需要的中青年骨干醫生。經過幾年來的努力,醫院的重點專科建設形成基本規模,傷骨科先后開展了股骨頭全髖置換、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等難度較高的骨傷手術及治療方法。另一方面是通過努力挖掘中醫傳統醫學治療骨傷疾病的精華,如手法推拿、牽引、中藥蒸薰、針灸等解決部分病人害怕手術的需要,以不同的治療手段適應不同骨傷疾病的治療及康復,形成了中醫傳統療法與先進的骨傷外科診治技術相結合、優勢互補的治療手段,深受群眾歡迎。目前醫院的三個傷骨科病區的治療水平并駕齊驅,各有特色,住院病人率達到90%以上,個別病區經常是在100%以上,傷骨科的專科特色越來越顯現和發揮了其龍頭專科的作用。幾年來,傷骨科有5個科研項目被**市列為重點科技計劃項目,并獲得科研經費資助,如《紅樓消腫膏治療骨傷科疾病的臨床研究》目前已結題并申報科技進步獎。

與此同時,我們積極鼓勵科研、創新,提高專科質量,在人、財、物上支持有科研、有創新技術的專科建設。如給予重點專科的設備折舊、人才的引進培養、專科建設啟動經費等優惠政策。醫院的針灸科針對針灸治療疾病的特性,自年以來,經深入研究并結合現代解剖學說,根據不同的病理變化,不同的癥狀及不同組織的解剖位置,對常規的針刺療法進行重新組合,針對性地探索了塔式刺法、排刺、骨面刺、環刺滯針牽拉法四種刺法運用臨床,對治療各種不同病位勞損病變取得較好療效,為此,醫院在醫療用房嚴重緊缺的情況下,今年仍積極想辦法解決了針灸科開展新業務用房需要,保護和支持專科科研、創新技術業務的發展。

醫院不孕不育專科經過醫院幾年來加大力度支持該專科科研工作,建立了研究室,生殖醫學實驗室及專門的診療室,20**年該專科的實驗室通過了省級驗收,授予“國家二級中藥助孕實驗室”,幾年來該專科在省科委、省中醫藥管理局、**市科委立項的《促孕方為主治療內分泌不孕不育癥臨床研究》等科研課題,其成果先后獲得**市科技進步一、二等獎。

二、以人為本,改善環境,努力提升中醫藥服務病人的能力

幾年來,醫院在財政撥款逐漸緊縮的情況下,為保持仍能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價格合理,服務優良”的醫療衛生服務,始終牢固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改善服務態度,提高醫療質量,改善醫療服務環境,克服醫院自身底子薄、基礎差的客觀原因,努力解決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難點問題。

一是改善醫療服務環境,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醫院在克服經濟困難的情況下,20**年改建了門診綜合大樓,解決了門診部原來狹窄、破舊的格局。建成后的綜合大樓配套有層式中央空調、學術報告廳、示教室、計算機網絡管理室等;門診科室采用開放式辦公,透明、方便。西、南、北樓之間采用天橋聯通,樓頂蓋有風雨遮陽蓬,使病人在就醫時免受雨淋日曬之苦,方便病人就醫。大廳配置有電子大屏幕,方便病人就醫時及時了解醫院的專科、專家特色和醫療動態。與此同時,我們克服了20**年基本靠自給自足經營管理的困難,在財政沒有一分錢撥款的情況下,勒緊腰帶,依靠全院干部職工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投資一千多萬對已使用了十多年的住院部、手術室進行修繕改造。改造后的手術室的配套設施基本達到國家要求的使用標準,住院部則從方便病人為出發點,全部對格局進行調整,配套有中央空調、中央冷熱水系統、中央吸氧系統、病人衣物柜、電視、冷熱飲水機等,每間病房基本配有衛生間,地面采用塑膠地板減少對病人休息的影響。環境改善了,但是我們的整體收費卻大幅度減低,滿足了更多經濟困難無法住院治療的病人的需求,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

二是以發揮中醫中藥的優勢為載體,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簡、廉、便、效”的特點,堅持先中后西,能中不西的原則,切實減輕病人看病貴。作為以傷骨科為龍頭的中醫院,骨傷住院病人占了住院病人三分之二多,因此,我們在為骨傷病人的治療上做到“量體裁衣”,即需要手術治療的,但病人經濟又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則采用療效既肯定,又能減低經濟費用的傳統保守復位固定方法,同樣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加強臨床醫生對治療藥物使用的監管,堅持能用國產藥的決不用進口藥,能用便宜藥治好病的決不用貴重藥。醫院業務部門也嚴格加強對臨床科室醫藥費用的控制管理,對特殊病人或醫療費用超標的,要書面報告。同時,我們也嚴格控制一次性無菌物品的使用,能使用可回收器械的盡量不使用一次性器械,控制醫療費用成本,減輕病人負擔。如換藥包,自20**年下半年使用以來,每個月均可節省近2000個一次性換藥包,可為病人節約費用近一萬五千元。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我們償到重視專科專病建設為病人帶來的實惠和為醫院創造的社會效益。據不完全統計,幾年來,我們的門診量、出院人數年均保持10%左右良性增長,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均保持在16天以下,人均每門診費用均保持在100元左右,住院病人人均每床日費用均在380元左右。“物美價廉”的醫療服務受到廣大群眾的好評和信賴。

幾年來,我們努力做到“讓病人看得起病、用得起藥、治得好病”,但比起許多先進的兄弟單位,我們還遠遠落在后面。我們將虛心學習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努力研究發掘中醫中藥對專科疑難疾病的獨特療效,進一步提高專科建設的科技含量,提高服務病人、關愛病人的能力,探索在新形勢下醫院發展的新思路、新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