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發展與思想政治關系
時間:2022-10-11 03:55:00
導語:網絡發展與思想政治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總書記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信息技術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我們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現代化的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間和渠道。”他強調:“要重視和運用信息網絡技術,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時效性,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網絡這一載體,既傳播信息又傳播思想,成為新時期特殊的思想陣地。如何開展網絡上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各級黨組織面臨的新課題。
一、網絡的發展給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作為一種客觀進程和必然趨勢,網絡所具有的及時性、綜合性、開放性和虛擬性等特點,對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首先,網絡是一個超越地域和國界的人類信息傳播交往空間。能否在信息全球化條件下及時地捕捉信息,準確地掌握人的思想變化,將影響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時性和針對性。其次,網絡的信息傳輸幾乎綜合了報刊、廣播、電視、圖書、錄音錄像、戶外宣傳等其他現有眾多媒體的所有優點,具有整合優勢并采取相對獨立的形式。網絡上浩如煙海的信息,內容涵蓋全球的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等各個領域,極大地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和思路。能否在西方強勢文化占據網上主流地位的情況下,發揮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導作用,將決定網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命運。第三,網絡無國界,人們在任何一個網絡的終端都可以自主地、隨心所欲地“周游”,真正實現“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的理想。信息全球化條件下各種社會力量都力圖在網絡上占據一席之地,各種思潮紛至沓來。由于人的自主性空前提高,從而思想認識、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的個性化、多元化、復雜化特征也更加明顯。能否改進工作方法,將影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第四,網絡交往在今天很大程度上是匿名的,相互交往的人往往并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這種交往具有很強的“虛擬性”。各種“虛擬”的或電子的共同體可以在網絡上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對社會其他群體和機構、政黨甚至政府組織的政策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網絡世界互動關系的虛擬性,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強了人們感性上的隔膜,思想波動性大,政治意識、階級意識,甚至國家、民族意識淡化。能否保證人們具有健康的人格,將關系到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基礎。
二、探索開展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思想領域的陣地馬克思主義不去占領,非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的東西就必然會去占領。由于網絡作為影響廣泛的傳播媒體正日益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西方反華勢力企圖利用網絡通過各種方式對我國進行政治滲透和文化侵略,國內一些不法分子也乘機作亂,網絡上同樣存在著思想斗爭和政治斗爭。如何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間與渠道,創造更為新穎更為有效的、適應現代人信息交流特點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應是我們必須著力研究并著手解決的一個緊迫課題。
開展網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在堅持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
1.觀念創新。網絡媒體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其運作觀念、手段、方式都日新月異,思想政治工作的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必須跟上時代的前進步伐,增強創新意識,使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和創新中不斷加強。
2.制度創新。要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責任制,特別要抓緊培養和造就一支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懂網絡技術的新型政工隊伍。這支隊伍應當具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較高的網絡技術水平、快速的反應能力和強烈的開拓進取精神。
3.思路創新。要適應時展的要求,在網絡上建立具有鮮明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絡系統。這方面已有不少思想政治工作者作了有益的探索。石家莊鐵路站段黨委書記王躍勝在因特網上建立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站,設有“形勢報告、政治論壇、黨的建設、領導言論、理論學習、研究探索、鐵路政工、愛我中華、企業文化、專題學習”等40多個欄目。當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站系統建設,應當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統一與多樣相結合、中央與地方相結合的原則,在全國構建“大政工”的網絡格局。
4.方法創新。積極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加強網民的素質教育,增強他們自身的抗干擾能力和“免疫力”。網民既是政治污染、信息污染的接受者;同時,政治污染、信息污染的制造者、傳播者也可能來自網民。要以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網上思想政治工作,注意提高他們對信息的識別能力和政治敏銳性。要教育網民遵守網上行為規范,控制自己的行為,做到不制作、不傳播污染信息、垃圾信息。
- 上一篇:干部進行年度綜合考評通知
- 下一篇:區管干部進修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