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黨員干部經驗交流
時間:2022-10-16 03:33:00
導語:培訓黨員干部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以來,**市市級機關工委根據中央和省、市委關于大規模培訓干部的要求和部署,以服務“兩個率先”為目標,以提高機關干部綜合素質為重點,采取有力措施,積極組織機關黨員干部理論培訓,取得了顯著成效。3年多來,市級機關工委在指導各單位按計劃施訓的同時,以工委黨校為陣地,以機關處級干部為重點,認真抓好培訓任務的落實,先后舉辦各類理論培訓班56期,培訓人數4016名。其中處級干部700名,其他黨員干部3300多名,已完成所承擔任務的72%。
一、組織培訓機關黨員干部的主要做法
1、明確工作職能,實施分層次培訓。我市市級機關(含直屬事業單位)共有處及處以下干部1.1萬多人,培訓任務十分繁重。為落實中央“大規模培訓干部”的戰略部署,實現“五年輪訓一遍”的目標要求,我們主動把機關黨員干部培訓列為機關黨建工作重要任務,并會同市委組織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對市級機關處科級干部進行大規模培訓的工作意見》,就機關黨員干部培訓工作作了總體安排,并對培訓任務作了區分:明確了除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調訓的處級干部以外,機關工委負責對設置機關黨總支、黨支部單位的處科級干部和設置機關黨委單位的部分處科級干部進行政治理論和新知識的培訓,業務技能由各單位組織培訓。設置機關黨委的單位負責對其余處科級干部進行政治理論、新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培訓。由于分工明確、職能清晰、任務具體,確保了整個培訓工作有序推進和深入開展。
2、精心設計內容,開展針對性教學。在組織培訓中,我們堅持以需求為牽引,緊密聯系國內外形勢的發展、緊密聯系我市改革建設發展的實際、緊密聯系黨員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實際,不斷創新培訓內容,有針對性組織培訓。一是根據形勢發展要求安排培訓內容。我們堅持把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作為黨員干部培訓的基本教材。2003年以來,先后安排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等重大戰略思想的學習,并邀請駐寧高校的專家教授為學員進行專題輔導。今年,又安排黨建理論研究方面的專家就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的形成背景、科學體系、精神內涵作了全面輔導,幫助大家系統地學習和把握黨的最新理論,引導理論學習向廣度和深度拓展。3年多來,中央提出的涉及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等方面的重大戰略思想,都作為主課在各個培訓班進行了系統學習。二是根據工作任務需要安排培訓內容。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推進“兩個率先”這一戰略任務和機關工作實際,精心設置培訓課題,做到中心任務與教學重點相一致、機關需要與培訓目標相一致。譬如,為幫助學員拓展推進加快發展的思路,專門安排了中央關于“十一五”規劃建議、**“十一五”規劃等內容的學習輔導;為提高我市城市管理和城市現代化的水平,開設了城市化與城市現代化課程;針對機關作風建設存在問題和處長擔負的職責,把機關處室作風建設列入培訓內容,等等。類似的學習占到每期培訓課時的30%,深受學員歡迎。三是根據黨員干部需求安排培訓內容。為使培訓工作更加貼近實際,富有針對性,我們堅持干什么就訓什么、缺什么就補什么的原則,按崗施訓、按需施訓,確保培訓效果。每年,我們都根據崗位要求、業務特點,組織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專題的培訓班,并采取模塊化方式安排培訓內容。今年上半年,我們就分別開辦了處級干部理論培訓班、紀檢干部培訓班、機關專職副書記培訓班、新黨員培訓班和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等各類培訓班16期,并針對不同培訓對象,安排了不同的培訓內容。大家普遍反映,這樣的培訓與工作和思想實際結合得緊,學習的東西實在管用,非常解渴。
3、突出實踐環節,實行基地化培訓。為增強培訓效果,我們不斷創新培訓方法,把組織課堂教育與實地學習考察結合起來。近年來,我們先后在井崗山、南昌、延安、西安等地建立了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在上海浦東、江陰華西等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立了考察學習基地;在靜海寺、**江東門紀念館、雨花臺烈士陵園、梅園新村建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初步實現了培訓工作的基地化。為了強化培訓的實踐環節,我們把整個培訓分為**集中學習輔導和基地學習考察兩個階段,運用各種培訓基地延伸課堂教學,深化理論學習。前兩年,圍繞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組織學員赴井崗山參觀學習;圍繞加快發展問題組織學員到蘇南、上海浦東學習取經,使參訓的處級干部受到深刻教育。今年,又以“學習發揚延安精神、推進**‘兩個率先’”為題,分4批組織210名處級干部赴延安學習。在延安參觀學習中,我們組織學員到楊家嶺、王家坪、棗園等革命紀念地進行參觀,組織了向楊家嶺希望小學捐款、請老紅軍講傳統、在張思德紀念碑前舉行重溫《為人民服務》學習會、祭掃“四•八”烈士墓等活動。同時,還邀請延安干部學院的教授就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實踐活動和如何弘揚延安精神進行輔導。通過尋訪革命足跡、學習革命傳統、探尋革命真諦,使大家心靈受到了強烈震撼。許多學員紛紛撰文談收獲、談感受、談理想,有的還創作了飽含深情的詩歌作品。
4、加強組織領導,推行規范化管理。培訓工作是否有效,關鍵在加強領導,從嚴治學。我們堅持“虛”事實做,堅持嚴格管理,確保培訓質量。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工委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培訓工作,并明確一名領導主抓培訓工作,負責每期培訓的開班動員、跟班管理及外出考察帶隊等方面工作。每年年初,工委書記辦公會都要專題研究培訓工作,在同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搞好協調的基礎上,制訂具體實施計劃,發出“安民告示”,便于各部門早作安排、早定人員,確保學員能按時參訓。二是優選教學隊伍。聘請省委黨校、在寧高校知名教授和市級機關有關領導擔任機關理論培訓教員,并實行淘汰輪換制,重要課程邀請中央黨校教授來寧輔導。目前,機關工委黨校已有30多名教授職稱的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保證了教學需要。三是建立監督機制。一方面將各部門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參加培訓情況,作為年度機關黨的建設的一項重要考核內容。另一方面加強對學員的管理,嚴格培訓紀律,并要求每名學員結合培訓撰寫一篇體會,凡是沒完成培訓內容或在培訓期間請假超過一天的視為不合格。3年多來已對20多名干部作了培訓不合格處理。
二、組織培訓機關黨員干部的實際成效
經過多年的積極探索和不斷完善,我市機關黨員干部培訓已初步形成了“教學實踐基地化、師資隊伍網絡化、內容設置模塊化、培訓管理規范化”的培訓模式,走出了一條適合機關黨員干部特點的培訓工作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益和示范效益,已成為深受機關黨員干部歡迎的響亮的工作品牌。
一是帶動了全市干部培訓工作的展開。通過組織大規模培訓,機關黨員干部的整體素質和駕馭全局的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對推動全市各個方面的培訓產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同時,通過認真總結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培訓工作的成功經驗,大力宣傳培訓工作對教育黨員干部、提高黨員干部素質、促進三個文明建設中所起的積極作用,在全市營造各級各部門重視培訓工作、各級干部重視學習教育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強化了抓培訓就是抓人才、抓培訓就是抓發展的觀念,充分調動了各部門的參訓積極性,實現了“要我培訓”向“我要培訓”的重大轉變。同時,還激活了全市整個培訓工作,機關各部門堅持把培訓工作作為加強機關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來抓,分別制定下發了《“十五”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規劃》、《關于大規模開展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大規模培訓黨員干部的工作思路和目標要求。在積極完成市級機關組織的調訓任務基礎上,各部門、各單位還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和黨員干部的需求,組織了不同層次、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進修班、培訓班、輪訓班和研討班,全市已形成了上下聯動、分工協作、整體推進的培訓工作格局。
二是促進了機關黨員干部的學習。大規模培訓機關黨員干部,是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的戰略之舉、應時之舉、有效之舉。在組織培訓中,由于我們十分注重培訓內容的設計、培訓方式的創新,積極引導大家從歷史傳統中汲取精神營養、在發展的實踐中學習理論、在解決現實問題上提高認識,不僅很好地解決了黨員干部的思想觀念和理論認識問題,而且培養了大家的理論興趣和學習熱情。許多長期從事專業工作的業務干部,過去對理論學習的興趣不大、熱情不高、鉆研不深,通過培訓,感受到了理論力量,理論學習的熱情空前高漲。在今年8月份組織的“學習延安精神和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研討會上,市級機關有129名處級干部撰寫了研討文章,許多論文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在獲獎的40篇論文中就有半數以上出自專業技術干部之手。在這些黨員干部的帶動下,市級機關形成了“想學習、要學習、思學習”的良好氛圍,有力地推動了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機關、學習型城市建設。
三是提升了機關黨員干部的素質。通過對機關黨員干部進行培訓,著力提高理論素養、加強黨性修養、優化知識結構、開闊認識視野,機關黨員干部的理論思維能力、服務發展能力、工作創新能力、破解難題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在推動全市城鄉經濟發展、城市規劃與管理和招商引資等重大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許多黨員干部積極把學習成果直接服務于社會、運用于實踐,緊緊圍繞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創新思路、謀劃工作,提出了一系列促進我市“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新辦法。在近兩年,我市組織的市級機關“干部創新獎”、“辦實事十佳項目”評選中,有100多個處室、1100多個項目參與審報,長江隧道工程項目法人投標實踐、**“數字房產”共享網絡平臺、特殊藥品電子監控網絡系統等一大批創新項目受到市通報表彰。
三、對機關黨員干部培訓工作的幾點思考
1、創新培訓方法,提高培訓的教學水平。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適合機關黨員干部特點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培訓效果。一是積極探索個性化選學。要以學員需求為導向、以精學管用為原則,實行個性化、差別化培訓,探索適應機關黨員干部專業化、多樣化、多層次學習需求的教學組織模式,如推行“菜單式”教學,讓學員“吃什么、點什么”、“需要什么,就學什么”,更好地滿足學員的學習需求,解決過去教學中存在的“一鍋煮”的現象。同時,研究制定“學分制”管理辦法,對機關黨員干部學習培訓實行動態化管理。二是探索互動性教學。大膽借鑒現代培訓教學新理念,不斷改革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積極運用“討論式”、“答疑式”、“辯論式”、“案例式”、“情景模擬式”等教學方法,變單向灌輸為雙向互動,充分調動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三是探索課題式研學。堅持讀書學習與研討問題相結合,理論灌輸與調查研究相結合,組織黨員干部結合工作實際開展課題研究,幫助大家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培訓工作由知識灌輸向提高能力轉變。
2、改進培訓手段,提高培訓的信息化水平。在組織調訓的基層上,我們將積極整合現有網絡資源,推進機關黨員干部“在線學習”,為機關黨員干部搭建終身學習和崗位自學平臺,努力實現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手段的現代化。在“十一五”期間,我們將以工委“機關建設”網站為依托,建設內容豐富、方便快捷、覆蓋面廣的機關“網上黨校”,吸引全市機關黨員干部參與“在線學習”。要充分利用轄區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機關多的優勢,聘請一批實踐經驗豐富、理論水平較高的專家、教授、領導擔任兼職網上教師,并有計劃地安排上網授課、輔導、答疑,滿足大家的網上學習需求。要進一步加強工委黨校資料庫建設,力爭在“十一五”期間,建設一個藏有各類電教片達萬部的音像資料庫,并通過工委《機關建設》網站供片信息,免費提供服務,以滿足機關各部門、各單位對不同人員進行教育、培訓的需求。
3、建立評估機制,提高培訓的管理水平。要進一步建立、完善培訓督導評估體系,提高培訓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一是要加強對培訓內容的評估。要圍繞是否適應形勢發展、是否結合工作實際、是否滿足學員需求,及時對黨員干部培訓內容進行評估,不斷地調整、改進和優化培訓內容,切實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二是要加強對培訓師資的評估。在擴大師資隊伍的同時,由受訓學員和工委黨校對師資水平、授課質量等進行跟蹤評估,建立淘汰機制,建立動態化的兼職教師隊伍,確保授課質量。三是要加強對培訓效果的評估。在完成培訓課程后,要采取問卷或座談會的方式,組織受訓黨員干部對課程內容、課程安排、教學方法、講授質量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并依據評估結果改進培訓工作。通過進行有效的培訓評估,不斷地改進培訓工作,不斷地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