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交流
時間:2022-10-20 02:01:00
導語: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是一個完整的科學思想體系,“以人為本”是這一思想體系的本質和核心。全面把握“以人為本”的科學內涵,對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意義重大。
●從人與自然的關系著眼,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人對物質成果的支配和共享為本
物質生產活動是人與自然聯系的中介,由此自然被納入人類認識和改造的范圍。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物質生產活動中,人通過制造和使用勞動工具,創造出一個屬于人的世界,在物質產品中深深打下了人的烙印。物質成果被創造出來后,一部分以消費的形式滿足人的生活需要,另一部分以積累的形式用于延續和擴大再生產。可以說,沒有物質成果的創造和積累,就不會有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但是,與作為主體的人相比,物質成果只具有次要的意義,只是人類求生存與求發展的手段與條件。因此,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物質生產活動中,人必須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創造者應當支配和占有物質成果,既不能讓創造者與勞動成果相分離,更不能讓物成為奴役人的異己力量。
從現實情況來看,由于客觀原因,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仍然存在著重物輕人、甚至見物不見人的某種偏向。“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實質上是對這種偏向的校正與超越。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在抓好發展的同時,進一步突現創造者的主體地位,使人民群眾真正共享發展成果,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此,在發展理念上,要把發展的任務與發展的目的結合起來,不是為了積累物質財富而追求發展,而是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而實現發展;在發展方式上,要從過度依靠物質資源的投入向注重人力資本的開發轉變,主要依靠并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和聰明才智;在成果分享上,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努力顧及人的多樣化需求;在價值導向上,打破或淡化金錢至上的神話,引導人們更加追求人生價值的實現。
●從人與社會的關系著眼,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制度安排對人的個性的激活和對人的能力的開發為本
制度是人與社會連接的紐帶,借助制度可以把不同階級、階層與利益集團的人們整合、凝聚在一起,使彼此之間的復雜關系和多樣化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由此達成一定的公共秩序。制度安排體現了科學性和價值性的統一,既以遵循客觀規律為基礎,又以反映主體的利益和意志為導向。它對人發揮著約束與激勵的雙向功能。從理論上說,只要制度安排側重于約束人,社會必定處于保守僵化甚至停滯倒退的狀態;相反,凡是制度安排側重于發揮激勵功能,必定是社會處于上升與進步的時代。因此,從歷史進步的視角看,在人與社會的關系中,制度安排應當越來越有助于激活人的個性、開發人的能力、挖掘人的潛能。
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需要進一步加大建立和完善激勵性制度的力度,使制度安排充分發揮激勵人與激活人的功能。一是進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的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積極推進知識、技術、信息、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改革。二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健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憑業績選人用人的競爭機制,努力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社會氛圍。三是健全與完善人才獎勵機制,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堅持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原則,形成以政府獎勵為引導、用人單位獎勵為主體、社會力量獎勵為補充的多元化格局。四是進一步改革戶籍管理等制度,打破城鄉壁壘、身份限制和觀念歧視,鼓勵人們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流動,在自由流動和充分競爭中為社會發展創造財富和價值。
●從人與人的關系著眼,堅持“以人為本”就是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體的切身利益為本
利益是人與人之間聯系的基本紐帶,由此人們發生與擴展著經濟的、政治的、精神的交往關系。對于個體來說,總是先追求最基本的物質利益的實現,然后才去追求政治利益與精神利益;對于社會來說,既要協調好個體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又要平衡好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從理論上說,人人都應當具有追求和實現自身利益的平等權利,社會也必須把人們之間的利益矛盾與利益沖突控制在一定的“秩序”范圍內。隨著新舊體制的轉軌、社會變革的加速推進,人們的利益關系在調整和再調整中發生了新的分化、產生了新的矛盾,收入差距的拉大直接造成了某種社會不公平現象。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著力點,不僅要妥善處理好富裕群體與困難群體的利益關系,而且要切實強化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從富裕群體與困難群體的關系著眼,堅持“以人為本”就必須以維護困難群體的切身利益為本,讓所有社會成員都能分享到改革發展的成果。要把工作重點放在扶助困難群體方面,努力增強其發展能力,設法提高其收入水平,不斷改善其生活質量。要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統籌城鄉發展,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積極促進和擴大就業,著力解決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大力加強社會保障工作,解決城鄉困難群眾的生活問題;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發展教育、衛生等事業,努力解決城鄉群眾上學難、看病貴的問題;進一步加大扶貧工作力度,積極發展社會慈善事業。
從領導干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著眼,堅持“以人為本”就必須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本,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真心誠意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始終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