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籌城鄉發展交流
時間:2022-10-21 02:58:00
導語:科學發展觀籌城鄉發展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統籌發展是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增長方式轉變、創新能力增強、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實現現代化的要求,也是科學發展觀的體現。未來我國經濟整體水平的提高和競爭力的加強,以及社會發展,都將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統籌城鄉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一、進行城鄉統籌的基本原則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在東中西部地區表現出來的不平衡,以及在城鄉上出現的差異,要求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行城鄉統籌和區域統籌發展。
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進行城鄉統籌。經濟建設是城鄉統籌的基礎和根本保障。要為分布在農村的各項產業、民營經濟和個體私營經濟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提供金融、財政稅收和其他相關政策服務,加強農村經濟與城市經濟的有機互動,推動農村與城市的共同繁榮與發展,并縮小城鄉差距。
2.堅持以優化發展環境為前提進行城鄉統籌。以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為代表的發展環境如何,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優化發展環境要進一步完善城市空間布局的建設,對鄉村空間布局進行統一規劃。村莊基礎設施建設,例如公用設施、廣播電視、能源供應、鄉村道路和公共交通體系等,要納入到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給予考慮,實現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延伸。并且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為農民增收提供物質基礎和保障。
3.堅持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為目標進行城鄉統籌。統籌工農業發展,建立工業反哺農業的機制并實現農業產業化。加快國有企業轉制的改革步伐,鼓勵發展民營和個體私營經濟。統籌城鄉保險事業發展,對農業企業和農民實行農業保險補貼政策,降低農業生產風險,保障農民收入有一個安全和穩定的增長環境;統籌城鄉財政補貼政策,加大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取消各種涉農收費,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建立并完善城鄉一體的勞動力市場,統籌城鄉勞動力技能培訓,加大對城鄉勞動力生產技能培訓的投入,提高城鄉勞動者生產技能,為增收奠定技術基礎;積極開拓增收渠道。積極扶持發展加工業和流通服務業,提供更多的就業選擇。
4.堅持以維護城鄉居民的基本權益為宗旨進行城鄉統籌。要消除阻礙城鄉居民獲得基本權益的體制性障礙,為實行城鄉一體化的就業、養老、失業救濟和社會保障奠定基礎;要深化改革,建立城鄉一體化的行政管理、戶籍、就業體制,保證農民獲得與城市居民同等的民生權;要逐年加大財政對城鄉、尤其是鄉村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社會保障向農村覆蓋,逐步建立以鄉村居民為主體、覆蓋全部鄉村的新型合作醫療、養老保險、低保和社會救助體系;要有重點的進行統籌建設,把最需要統籌的社會群體放在優先位置,化解社會矛盾。
二、城鄉統籌發展要從規劃入手
要深化經濟社會各項改革,通過科學求證,大膽突破,積極探索解決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有效路徑,做好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各項規劃。
1.科學構建城鎮體系,充分發揮城鎮體系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科學構建城鎮體系,充分發揮城市增長極的作用要做到以城市化發展為核心,以功能劃分為依據,構建城市、縣城、重點集鎮和重點村莊的城鎮村城市體系。通過城鎮村體系的建設,加強城市對縣市、集鎮和村莊的輻射帶動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在縣市、集鎮和村莊的支持下,合理配置各種建設資源,更大程度上發揮城鎮村體系在推動地區發展上的作用。
2.促進城鄉產業融合,為城鄉統籌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調整產業結構,推進城鄉產業融合。一是促進種植業生產與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主的工業生產進行融合,通過延長農業生產鏈條,增加農民收入和非農就業崗位,緊密城鄉關系。二是通過城鄉產業的緊密型分工布局,實現城鄉經濟與社會的互動和共同發展。
3.大力發展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實行城鄉一體的就業體系。一是大力發展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實行城鄉一體的職業教育,辦好現有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尤其要辦好職業高中;鼓勵大型龍頭企業開門辦學,利用社會各種資源,廣開職業技術教育辦學門路,最終形成城鄉勞動力的終身教育。二是實行城鄉一體的就業輔導,不僅在城市,更重要的是要在農村開辦就業輔導站,向各類勞動力提供就業前的輔導和就業信息,幫助他們實現就業。三是實行城鄉一體的平等就業。
4.加大財政投入,建立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根據國民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情況,逐步加大對城鄉社會保障的投入,建立城鄉統一、相互協調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會保障覆蓋率和保障標準;將失地農民的養老和醫療保障放在社會發展首位,將城鄉所有勞動者及困難群眾納入醫療和養老保障范圍,進一步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建成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