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富一方群眾思考
時間:2022-10-22 12:05:00
導語:帶富一方群眾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新港鎮興聯村地處鎮域南部、芙蓉北路延長線兩廂的城郊結合部,占地4.5平方公里,1700余人,是區、鎮拓展城區面積的重要區域,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的推進,開發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村域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格局逐步打破。面對新的形勢,作為區級黨建示范點,近兩年來,興聯村支部在區委組織部和鎮黨委的組織指導下,努力探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加快經濟發展的新路子,積極結合村情,深入開展以“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為主題的“雙培雙帶”先鋒主題活動,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的積極性,形成了新形勢下農村經濟和農村黨的建設互聯互動,相互促進的良好格局,走出了一條抓黨建促經濟“雙贏”發展好路子。
一、積極抓基礎,建立活動縱深責任保障機制
為了切實推進“雙培雙帶”活動,保障活動得到深入持久開展,并取得實效,村黨支部一班人積極從機制入手,切實夯實活動基礎。
一是明確任務,健全目標體系。村黨支部積極結合村情,反復研究,認真制定了“雙培雙帶”工作詳細計劃,并在深入對村組黨員、農戶組織摸底的基礎上,明確重點培養對象、方向,建立從支村兩委到農民黨員的“雙培雙帶”目標管理制度。二是嚴格考核獎懲,建立責任體系。村黨支部對村、組黨員干部參與“雙培雙帶”活動情況定期進行考評,實行活動積分制,作為黨員評選評優、民主評議、村級年度獎勵及確定建黨積極分子、發展吸收新黨員的標尺和依據;同時落實了從村黨支部書記到村民組長、黨員骨干、協會、領辦、幫辦、自辦“雙培雙帶”工程示范項目的責任制,建立了縱深推進的責任體系,形成了齊抓共推“雙培雙帶”活動的工作合力。三是整合教育資源,優化培訓陣地。支村兩委積極爭取區、鎮兩級的大力支持,先后籌集資金20余萬元,建起集教育、培訓、網絡信息、觀模于一體的多功能現代遠程教育A級站,建成了上下貫通縱橫相連的黨員干部培訓和黨建信息傳輸網絡,形成了以遠程教育播放點為依托的遠程教育培訓體系。從而為深入有效的推進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突出抓培養,壯大發展農村經濟的先進群體
著眼于提高農村黨員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力和面向市場大膽創業,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切實加強教育培養力度。
1、結合村情抓培養教育。針對村域地處城郊結合部,開發建設項目逐年增多的實際情況,組織黨員進行國土、規劃和拆遷補償安置政策的學習和發展形勢分析教育,提高廣大黨員的思想覺悟,使廣大黨員帶頭認清形勢顧大局,服務開發促發展,營造以開發促發展的良好氛圍。針對村域拆遷面積大,失地農民增多,以糧為主的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格局被打破的形勢,教育黨員轉換觀念,更換腦子,樹立面向市場創業求發展的觀念,培育提高黨員非農業生產技能。一是走出去學。組織村支兩委成員、黨員和村組骨干到經濟發達地區和城郊農村開發建設取得成功的地方參觀學習,走出家門學經驗,開拓視野活思路;同時制定激勵政策,鼓勵黨員和積極分子到學校參加專業學歷教育,并利于市、區開展“一村一大”的契機,選送村組骨干黨員走進校園學專業,提高素質學本領。二是請進來教。積極爭取市、區、鎮各級的支持,請來各方面的專家教授講座、授課,講解科技知識,提高經營素質和非農業生產作技能。三是依托陣地抓培訓。依托遠程陣地,開辦黨員創業培訓、農村養殖、防疫、生態休閑農業技術培訓班,失地農民電腦維修、電器維修、家政服務、建筑裝飾、勞動法規培訓班。通過走出去學、請進來教、依托陣地辦班培訓等辦法,全村50多名黨員中,70%的人掌握了1-2門實用技術,黨員戶的人均收入高出全興聯村人均收入200多元,30%的黨員戶家庭購置了汽車,40%的黨員戶率先達到了寬裕型小康水平。依靠黨員帶頭、政策引導、技術支持,逐步培育起了以養豬、休閑農業、汽車運輸、超市經營、餐飲娛樂、建筑等經營為主的黨群共富的產業群。
2、突出重點抓培養。村黨支部積極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成份多樣化發展的新形勢,把體現和擴大黨員的階級基礎的新要求,貫徹落實在“雙培雙帶”活動中,把培養發展重點放在致富帶頭人中的先進分子這一群體上,堅持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思想上幫助的方針,從他們提出加入黨組織的要求開始,就進行系列化教育培養,接納為黨員前嚴把培養教育關,接納為黨員時嚴把審查考核關,接納為黨員后嚴把公示回訪關,使他們具備黨章規定的黨員標準后,及時接納到黨內來,并繼續加強扶持和培養。一方面,突出重點在黨員中培養致富能人。如:井坡組致富能人黃啟,早年還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在村支兩委的教育下,主動要求進一步,于**年參加村治安巡防隊,由于在工作期間努力上進,在**年光榮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入黨后,看準了興聯村的大好局面,利用近年來開發項目多、征地拆遷面積廣的實際情況,大力發展建筑行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以建筑行業為突破口,全面帶動其他行業發展,**年開始,他積極投入土石方運輸和綠化工程建設,在村支部兩委大力支持下,主動與項目單位和開發商接洽,承包了周南中學綠化工程,并以此為起點,**在母山安置小區的上方工程招標中奪得頭魁。一舉中下近300萬元的工程,成為興聯村黨員中的致富能人。致富后,他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利用自己的工程項目建設,先后幫扶解決了多名村民的就業問題。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帶頭作用。另一方面,將表現良好的致富能人培養成黨員。新入黨的李輝,作為新生力量的代表,開動腦筋謀出路,近幾年,他積極籌集資金,自主創業。村黨支部十分重視,積極鼓勵支持他承包村上的門面,抓住興聯村開發建設的大好時期做顏料、油漆等裝修化工產品經營,生意蒸蒸日上,取得良好成效。同時,支部委派專人加強聯系,培育引導他積極靠攏組織,主動創造條件加入組織,經過兩年重點考察、培養,使他于**光榮地加入到黨組織的行列。通過突出重點抓培養,近兩年來,興聯村支部50多歲黨員有10多名黨員成了名符其實的致富能人,同時有18名非黨致富能人向組織提交了申請書,并有5名同志光榮地加入到組織的行列。
三、著力抓帶動,加快黨員群眾共富的步伐
興聯村黨支部切實把握加強組織建設與促進村域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把發揮黨員和致富能人作用,促進村民共富作為落腳點,積極開展“富而思進,致富思源”思想教育,引導他們正確處理個人富裕與共同富裕的關系,在政治上積極要求進步;開展“干事想著黨員身份,致富不忘周邊群眾”的教育,引導村支部黨員進一步發揮好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作用。在加強思想教育的同時,村支兩委從創新黨群共富載體入手,把黨性實踐活動滲透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之中,充分發揮黨員在產業發展中示范帶動作用,加快了黨群共富的步伐。形成了支部牽頭、黨員帶頭,帶動群眾共同致富的強大活力。一是依托項目帶動。充分依托近年來落戶村域的各類開發建設項目,村支部組成成立了建筑工程公司和土石方公司,積極引導和組織有經濟能力、設備條件的黨員和村民牽頭,通過承包項目建設土石方拖運、項目配套工程建設和村民安置房屋建設,帶領有泥木工、裝飾、油漆技術和有勞動能力的失地農村黨員村民積極參與,在參與和服務重點工程建設中賺取合法收入,年增收總額達300余萬元以上。二是依托協會帶動。針對村域內養豬基礎較好、養殖積極性高的優勢,成立村級養豬協會,通過協會,加強技術指導和技能培訓,降低養殖成本,建立聯絡組織,暢通銷售渠道,增加養殖收入,帶動小戶養殖戶的發展。三是拓展就業帶動。在加強對村域失地農村黨員、群眾教育培訓、更新觀念、提高農業生產技能、提高創業就業競爭能力的基礎上,成立勞務輸出服務中心,及時加強與落戶村、鎮的項目單位銜接安排就業;積極爭取區、鎮各級支持參加就業推介;主動依托遠教站點網絡收集資料,提供信息,推介失地農民黨員、群眾外出務工就業,近兩年來,先后組織技能培訓約300余人,通過鎮、村建設項目單位解決就業80多人,通過推介和組織外出務工年均近百人。四是黨員示范帶動。依托集體資源(如:池塘、門面、河灘)和開發建設聚斂起來的人氣,鼓勵支持黨員帶頭面向市場,自主經營創業,村支部書記龍自運、支部黨員李增紅等先后辦起了休閑生態農家樂、餐飲業;老共產黨員袁興恒在村支部的支持下,帶領兩名村民合伙,集資100多萬元辦起了沙石場,年贏利達80余萬元。在黨員致富能人的帶領和支持下,支部黨員和群眾紛紛走上了經營創業的道路,全村以周南小區為中心,依托池塘、門面、河灘,通過合資、租賃、自主籌資經營等方式,近兩年來開辦建筑、文具、化工、沙場、超市、餐飲娛樂等各類門店近60余家。**人均年收入達7000余元。通過依托實際情況,創建機制抓帶動,有效解決了經濟結構調整中農民想干不會干,會干不敢干,敢干無力干的問題,形成了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富的局面,促進了農村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加快了黨群共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