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創新精神新局面思考
時間:2022-10-23 09:22:00
導語:改革創新精神新局面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最近,全國黨的建設研究會在北京召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研討會”。與會同志圍繞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課題,進行了深入研討。現將會議的主要觀點綜述如下:
一、深刻理解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與會者一致認為,十七大提出的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一重大戰略任務,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
黨的建設改革創新,是時展進步的迫切要求。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黨的性質、宗旨和歷史使命決定了黨既要敢于和善于在自己所領導的偉大事業中堅持改革創新,又要敢于和善于在自身建設中堅持改革創新。我們黨在長期執政中積累了治國理政和加強自身建設的寶貴經驗,同時在深刻變化的社會環境中也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課題新考驗。只有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黨才能始終站在時代前列,黨的建設才能更加富有實際成效。
黨的建設改革創新,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黨的建設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人為本、尊重黨員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堅持用統籌兼顧的方法來推進,著力轉變不適應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黨的建設越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我們黨就越能保持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黨的事業就會無往而不勝。
黨的建設改革創新,是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不斷開創偉大事業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在新的發展階段,黨必須準確把握所處的時代條件、內外環境以及社會思潮發展變化對黨的建設的影響,勇于創新。要用改革的思路研究黨的建設的新情況新問題,用創新的辦法破解黨的建設中的難題,不斷推進黨的建設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工作創新和方法創新,推動黨的各方面工作與時俱進。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全黨的創新活力,更好地凝聚全黨的意志和力量,為實現黨的路線、綱領和目標而團結奮斗。只有這樣,黨才能更好地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擔當起執政興國、執政為民的歷史重任。
二、深刻理解十七大關于黨的建設的總體部署
與會同志指出,黨的建設的總體部署概括起來就是:明確一條主線,突出五個重點,實現一個目標,落實六項任務。“一條主線”,就是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全面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五個重點”,就是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一個目標”,就是把黨建設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六項任務”,就是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著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繼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著力建設高素質領導班子;積極推進黨內民主建設,著力增強黨的團結統一;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著力造就高素質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全面鞏固和發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著力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切實改進黨的作風,著力加強反腐倡廉建設。
會議指出,黨的建設的總體部署,堅持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統一、全面推進與突出重點的統一、發揚優良傳統與堅持開拓創新的統一。要認真落實這個總體部署,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動黨的各方面建設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不斷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領導核心。
三、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內民主建設需要重點突破、整體推進
與會同志認為,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內民主建設,要求我們認真領會十七大和全國組織工作會議提出的推進黨內民主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通過以點帶面,實現整體推進。
在保障黨員民主權利上有新的突破。尊重黨員主體地位,最根本的是要認真落實黨章及黨員權利保障條例等黨內規章賦予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被選舉權和監督權等各項民主權利,使黨員真正發揮主體作用。要加強對黨員的權利和義務教育,切實增強黨員維護和保障自身民主權利的自覺性和責任心,提高黨員主體的素質。要積極拓寬黨員行使權利、發揮主體作用的渠道和方法。通過營造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的良好環境,創新黨員活動載體,打造黨員行使權利、發揮作用的平臺,使黨員的創造活力得到充分發揮。要不斷完善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的制度和機制,通過建立健全黨員參與黨內事務機制、黨內監督機制、黨員激勵約束機制、侵害黨員民主權利的責任追究制度等,切實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激發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在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和黨的地方委員會工作機制上有新的突破。落實十七大的要求,進一步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和委員會制度,需要在四個方面有所作為。制定和完善實行黨代表任期制的具體意見;繼續選擇一些縣(市、區)試行黨代表大會常任制;科學界定和規范全委會、常委會的職責權限;健全黨委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
在改革黨內選舉制度上有新的突破。要在三個方面進行探索,力求取得突破。一是改進候選人提名制度,進一步完善上下結合的提名方式,采取組織推薦、黨員推薦、群眾推薦和個人自薦相結合的辦法,真正把大多數群眾的意愿作為推薦候選人的基礎。二是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直接選舉范圍,精心組織好在基層黨組織進行的“公推直選”試點。三是規范選舉程序和方式,完善候選人介紹辦法,適當擴大差額的比例和范圍。
在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上有新的突破。要認真貫徹十七大提出的“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方針,落實廣大干部群眾對干部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增強干部工作的透明度,讓選人用人在陽光下運行,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鉆營者得利。要不斷提高擴大干部工作民主的質量,通過規范提名制度、完善考核制度、加強監督制度等措施,在體現群眾公認上下功夫,防止“公認”不“公”的問題,以提高人民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滿意度。
在探索擴大黨內基層民主的多種實現形式上有新的突破。大家認為,近年來在發展黨內民主上探索最深入、實踐最廣泛、經驗最豐富的是在基層。進一步探索擴大黨內基層民主的多種實現形式,當務之急是要對這些豐富的實踐進行總結、提升和規范。對已經成熟的做法,要形成可操作的意見和辦法;對不太成熟的做法,要加強指導,進一步試點,取得經驗,逐步推開;對存在明顯問題的做法,要適時加以規范,引導其健康發展。